最近监管部门对6家国有银行及其理财子公司的理财产品做出了指导: 大行理财产品9月1日后所配资产不得采用成本法估值! 具体来看,进行了两项重要安排: 1、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后(年末),不得再存续或新发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定期开放式理财产品; 2、除严格按照现行监管规定使用摊余成本计量外,理财产品(除现金管理产品)自年9月1日之后新增的直接和间接投资的资产,均应优先使用市值法进行公允价值计量,暂不允许对除未上市企业股权外的资产采用成本法估值,已适用成本法估值的理财产品存量资产,应于今年10月底前完成整改。 Wind数据显示,目前6大国有行合计存续产品达只,净值型产品数量为只,占比为20.47%。 在监管要求下,6大行剩余近多只理财产品向净值化转型有望加快。 01 监管再次强调: 银行理财存在风险 要弄清监管背后释放的信号,就得先了解摊余成本和市值法。 摊余成本,简单来说就是按照买入成本+利息计算每日净值, 假设你买了一个块,年息4%的银行理财产品,持有满一年的话,本息和块,用4%除以,乘以元,就能算出每天的收益; 但这样一来,即使理财产品的底层资产有波动,在净值曲线上是体现不出来的。 市值法,理解起来比较简单,就是净值会按照实际价格走。这样每天的收益就不是固定的了,直接反映资产价值每个交易日的涨跌。 总体来说,市值法的使用更有利于大家认识到产品潜在的波动和投资的风险。 之后那些“伪净值”的银行理财产品会逐步整改,投资端底层资产的波动要在产品端展示出来,更真实地反映出底层资产的市价变化,产品的净值波动也会更加明显。 在打破刚兑、非净值型理财产品加速退场的同时,监管的各项动作也意在强调,即便是银行理财产品,也是存在风险的。 02 警惕高风险银行理财产品 当然,这不是让大家不投资银行理财产品,而是调整对这些产品的风险预期,明白风险自负的道理,同时需要更警惕高风险的银行理财产品。 很多人都会觉得银行理财最大的优势就是安全性高。 一方面是因为银行是资金雄厚的正规金融机构,只要不是买到假理财,不会出现卷款跑路风险;另一方面觉得其投资对象多为安全性较高的资产,实际上亏损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银行确实也有高风险的理财产品,对于这类产品,还是要小心谨慎,做到与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 怎么识别高风险的理财产品呢? 1.看风险等级标识 银行理财有R1、R2、R3、R4、R5几个风险等级,数字越大风险越高。在R4以上的,就是中高风险理财了,基本上都会直接投资股票或基金、海外市场或其他金融衍生品。 2.看过往收益 所谓盈亏同源,一般中低风险的银行理财,收益率都不可能超过10%,以当前的市场行情来看,甚至超过6%的都极少。如果一款产品过往收益超过这个区间,基本上风险都较大。 3.看投资标的 银行理财的产品说明书中都会有投资方向说明,有些可能不会直接指明投资股票或基金,但会说是投资权益类资产,而权益类资产意思就是股票及与股票相关的资产。另外一些投资外汇、原油、期货或其他金融衍生品的,风险就更高了,甚至可能用上高杠杆。 03 我们的钱还有哪些稳健的好去处? 凭借着刚兑而迅速壮大的保本型银行理财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我们的钱还有哪些低风险的好去处?1.货币基金 货币基金是一种风险性很低,流动性很高的投资品,且投资门槛低,安全系数高,申赎无手续费,不少支持T+0快速赎回到账。 目前银行活期利率是0.35%,货基用于日常现金管理的优势很明显。针对单只货基单日快速取出额度只有1万的情况,可以多买几只货币基金解决。 (谱蓝定投APP) 2.债券基金 债券基金是主要投资于国债、金融债、短期融资券、企业债等固定收益债券的基金,这个投资比例会占到基金资产的80%以上。相对于债券,债券基金的流动性较好。 债券基金的收益高于货币基金,自身波动较低,适合中长期的闲置资金,追求稳定收益。从历史收益来看,%投资债券,不碰任何股票的纯债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在4%-6%。 短债基是债券基金里比较特殊的一类,因为投资的债券剩余期限短,大部分是一年以内的债券,意味着投资组合净值波动更低。 虽然从风险性上说,短债更安全,但行情好的生活,长期债基能获得更高的收益。 什么时候买短债,什么时候买长债?我们可以看一个指标——10年期国债收益率。 10年期国债利率在3.5%以上,建议投资中长期债券基金; 10年期国债利率在3.0%-3.5%之间时,适合投资短债基金; 10年期国债利率低于3%时,适合卖出长期债基,理论上仍然可以投资短债基金, 但此时债券基金的风险收益比已经很低了,与风险几乎为0的货基收益相差无几。(目前,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在2.8%左右) (图片来源:英为财情) 债券基金并不承诺在任何时候都不发生亏损,当债券市场出现波动,基金的净值也会出现下跌。 如果买了没几天看到浮亏立马赎回是非常不明智的,持有不足7天,还会有惩罚性赎回费率,即使是短债基也尽量持有三个月以上。 3.“固收+”策略基金 当前市场下,债基收益率走低,大家也可以尝试”固收+“策略基金。 这类基金把大部分资产投资于债券资产中,在稳健收益的基础上,加入市场中的其他投资机会,如参与个股配置、新股打新、可转债、股指期货、期权等投资,提高整体收益。 符合“固收+”策略的基金,包括偏债混合型基金、二级债基和量化对冲基金。 ”固收+“的本质决定了这类基金的波动情况要明显高于纯债基金, 今年春节之后市场下行,截止4月超过35%的偏债混合基金和二级债基出现了亏损,不少产品回撤甚至超过了10%,一下子就从“固收+”变成“固收-”。 但总的来说,“固收+”可以买,不需要择时,但投资时间偏向中长期,挑选产品也必须慎重。 除了从业绩、净值波动情况、综合实力这几个方面把握外,最重要的是看最大回撤,回撤在10%以上基本就跟“稳健”不沾边了,控制在2%-4%为宜。 4.理财型保险 还有一类比较特殊的产品,就是理财型保险。比如年金险、增额终身寿险。虽然不能自称保本保息,但每年保额增值的利率都是白纸黑字写在合同条款里。 而且保险这个行业在我们国家属于强监管的,即使哪家保险公司真的经营不善要破产倒闭的,旗下保单都会被监管指派给其他保司接手,国家保险保障基金也会进行理赔金上的兜底。安全性还是很高的。 目前理财型保险的最高预定利率为3.5%。 如果你不会理财,只想强制储蓄,为某个阶段的用钱需求攒钱,那可以考虑年金险,比如教育年金险、养老年金险; 如果你看重资产灵活性,想随取随用,且自控能力较强,有明确的的理财规划,可以考虑增额终身寿。 04 写在最后 随着刚兑的时代结束,净值型理财时代到来,银行理财市场风险和机会同时放大,而我们无论何时都要遵循本金安全第一,适度收益的基本原则。 对于个人和家庭理财来说,我们一定要改变过去银行理财刚性兑付的惯性思维,根据个人实际风险承受度,做出合理的理财规划。 免费领书 送书福利仍在继续!本《小狗钱钱》免费送!是的,没有捆绑销售,不是抽奖!完全免费,还包邮!别以为这只是一本通俗易懂的儿童财商书籍,里面很多对于理财的观念和方法,是很多大人都缺乏的、必须具备的,非常适合父母和孩子一起学习!点击《免费送书:用最生动有趣的方法,给你和孩子最深刻的理财启蒙教育》,了解更多关于免费领书活动与书本介绍!也可扫描下图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ngqiuzx.com/sqsh/8891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