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由来 今年4月份,河南商丘因为空气污染,被国家环保总局约谈了,约谈之后也没什么动静,但是7月14号,国家环保总局督察组驻进了河南商丘,限令整改。 这次被中国国家环保局限期整改以后,就出了一个特别奇怪的新闻,就是当地政府环保部门在一瞬间关闭了非常多的饭馆,第二天,就很多正常营业的工厂,结果也被关闭了。 商丘的限令整改,一时间关闭了这么多的饭店与企业,已影响了城市生活的正常运转,有群众反映,现在上班途中经过的饭店都停业了,买馒头都不方便,需要跑到郊区才能买到,而超市排队的人多了起来,菜价和物价都有一定程度上涨。这种突击整改,暴露了商丘平时大气污染防控工作的欠缺,在中央环保督察组的“倒逼”下,却又想猛药去疴,不被中央环保督察组追究大气污染防控的责任。 这样的做法,不仅像是一种被动而为,还不免让人担心在中央环保督察组撤离河南后,商丘大刀阔斧的整改也会随之偃旗息鼓,而且这样的做法,也让人感到是矫枉过正,对当地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转造成了不良影响。这已经称不上是执政为民,而是执政扰民了。 部分文稿摘要为什么中国政府老是出现“扰民”为什么中国的官员会出现这种扰民的现象?说起来很复杂,其实特别简单,就是中国有很多的宣传口号,其中有一个口号叫做执政为民,执政当然是为人民了,人民政府怎么会不为人民呢?但实际上很多官员,不是执政为民。中国的官僚阶层是这样的,随着公务员队伍的增大,表面上他吃着纳税人的薪水,要为老百姓解决问题。 但实际上有很多机构庞大臃肿以后,它的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老百姓。比如说这次商丘的突袭整改事件,那按说环保部门是为了老百姓,就要控制无污染,你首先应该调查污染源,如果是因为饭馆导致污染,那全国每个城市都没办法生活了,如果跟工业部门有干系,那环保部门应该公布哪些企业在污染。 而现在环保部门纯粹是为了应付检查。那应付检查的本质是为了谁,那就是为了自己所谓的官帽子。谁污染他不管,但是如果空气污染指标没降下去,他的帽子会被撤掉,那这是可以铁定的话题了。为了自己部门的利益,可以让整个全市人民吃不上馒头。中国这些地方政府,真的特别神奇。 地方政府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很多时候既不听上级的,他也不听老百姓的。如果仅仅完全治老百姓的利益于不顾,还可以理解,最恐怖的是完全置上级政府的利益于不顾。他只是为了保自己的帽子,以打着上级的旗号为部门的谋私利而已,比如说这次商丘的这次事件。从中央政府来说,空气污染太严重,必然会给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受到影响,那么国家环保总局一定是处于对老百姓利益负责的角度来检查商丘。但是商丘的环保局它就不这样看了,他就会认为是找他茬,这3天应付检查,一刀切把工厂饭店都关掉。中央政府的初衷完全被歪嘴的和尚给念歪了。 地方政府处于中间层。他的执政行为,要么受上级的监督,要么是老百姓的监督。现在看来,中国的官员接受老百姓的批评,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但上级监管,地方政府也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应建立政府和人民理性沟通的平台所以这个问题怎么办呢?难道地方政府真的就为所欲为,无法无天了吗?我建议在中国可以有一个刚性的规定,决策任何一个过程,能不能把决策人和决策的过程公布到网上去。 政府遇到这种大的事情的时候,你的决策人,你的决策过程,你的决策依据应该在网上公布一下。中国现在每一个级别的政府、公安、交警城管都有自己的小所谓网站,但是我们所有的网站都变成荣誉榜,都变成夸自己的一个网站,从来没有人敢把自己的决策的过程给大家看一下。实际上你如果把决策过程发给大家看一下,专业人士就会在网上告诉你,哪些会导致污染,哪些不会,也不用这样简单粗暴。 每件事只关涉到民生的事情的时候,把你的决策依据、决策过程、分析论据和你的决策人会议的方式,包括你的分析的文件公布到网上去,让老百姓从简单地对政府抵制、辱骂吐槽,变成我们去讨论决策本身的正确、本身的依据是否合理。 如果一个国家老百姓和政府之间能够开始进行理性的探讨,就事论事地探讨的话,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会减少这么多粗暴,减少这么多误会,增加一些谅解。 北京中科医院假焦性没食子酸法治疗白癜风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ngqiuzx.com/sqzx/8223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