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应天府书院就设立在商丘的繁华闹市中

应天书院,又名睢阳书院、南京书院位于商丘县城南因为商丘在唐供称为睢阳,北宋景德三年(1006)升为应天府,大中祥符七年(1014)又升格为南京,为当时四京之一商丘濒临汴水,交通方便,商旅辐辏,隋唐以来,已发展成为一方都会应天书院位于商丘旧城州之东其前身是后晋时杨悫所办的私学,后经其学生戚同文的努力,得以发展,学子们“不远千里”而至,“远近学者皆归之”北宋政权开科取士,应天书院人才辈出,百余名学子在科举中及第的竟多达五六十人 宋真宗时,因追念太祖自立为帝,应天顺时,将宋太祖赵匡胤发迹之处宋州(今商丘)于1006年改为应天府,1014年又升为南京,处陪都地位l009年商丘市应天高级中学,宋真宗将该书院正式赐额为“应天府书院”宋仁宗时,又于l043年将应天书院这一府学改为南京国子监,使之成为北宋的最高学府之一,相当于现在的社会科学院 后该书院在曹诚等人尤其是应天知府、著名文学家晏殊的支持下,得以大的扩展宋仁宗初年,著名文学家晏殊出任应天知府,聘请著名学者王洙为书院“说书”,王洙博学多才,应天府书院在他主持下“其名声著天下”仁宗景祐二年(1035),应天府书院改为府学,晏殊又聘请因服丧而退居睢阳的范仲淹执教,任教期间,范仲淹撰写《南京书院提名记》当时的应天府书院,是中州的一大学府,据《宋史》记载:“自五代以来,天下学校废,兴学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自殊(晏殊)始”从大中祥符以后的二十余年间,应天府书院的学生“相继登科,而魁甲英雄,仪羽台阁,盖翩翩焉,未见其止”明正德六年迁城,应天书院也迁往今地——城内中山东二街路北现存有大成殿、明伦堂、月芽池等建筑原大成殿内立有孔子和其弟子的牌位,明伦堂为学堂这两座建筑均为歇山式建筑大成殿为祭孔之地,明伦堂为应试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现正在重建中


江西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是否传染用什么药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ngqiuzx.com/sqzx/43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