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它最大的价值体现,却是作为一本乡土地理读本,要把这些知识材料都展现给我们襄城的孩子们看,让他们从小就了解和熟悉家乡一人一物、一山一水,从而增加内心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进而在未来能为家乡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冯增年,男,1971年10月生1994年毕业于平顶山师专地理教育专业,2003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地理教育专业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1994年8月至今从事初中地理教学从教以来,成绩优秀 ,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师,河南省骨干教师,河南省最具创新力榜样人物、市教学标兵,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2003年任学校校长,先后经过校长岗位培训,提高培训和高级研修培训,掌握了一整套科学系统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理论被评为河南省课改名校长、许昌市首届名校长,并特聘为商丘市人民政府市长河南省民办教育研究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和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基础教育工作委员会副理事长 序 第一作者 《襄城地理》是依据《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关于“乡土地理”部分的指导思想,秉承“以人的发展为本”理念,融资料性、科学性、教育性、学习性为一体,力求为广大襄城县中小学师生提供一本具有可读性的教学参考书 这本《襄城地理》的出版,旨在用准确的数据,明晰的图片,丰富的史料,生动的语言文字来阐述襄城悠久的历史文化,描绘襄城蓬勃发展的今天,展望襄城灿烂的明天 第二作者 摘要:黄帝采首山之铜,铸鼎於荆山下襄城有着2500多年的历史,传承和保护这些优秀的古老文化,建设幸福美丽襄城,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结合教商丘市地图高清版育部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三级课程体制,利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时间,使得在课堂上学习乡土地理保证编写乡土 (作者系襄城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百年大计,树人为本我们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是德、智、体全能的优秀人才,而热爱家乡也正是衡量一个人品德的重要因素可以肯定地说,一个对自己家乡都缺乏了解、缺乏热爱的人,他在自己的人生和事业上会留下缺憾的我想这也正是这本《襄城地理》的编写意义 襄城县有悠久的历史,有灿烂的文化,有和谐的乡情,有富饶的土地,也有勤劳的人民我在襄城工作了十四年,历任襄城县委副书记,襄城县人大常务委员会主任虽非襄城籍,但从内心深处,也早已把襄城当做了自己的第二故乡经十四度春秋,我目睹了襄城翻天覆地的变化商丘市近期天气预报,城乡建设旧貌换新颜,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节节攀升,民富殷实,和谐幸福这一切,在这本《襄城地理》中都有详实的说明 博古可以益智,明史可以修身察古圣贤志士,无不具有朴素的民本与乡土情感,所以我们今天才有幸读到了他们“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悲怆,读到了“日暮乡关何处是”的哀愁,以及“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无奈,和“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慨叹“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话虽浅薄,但实也证明了古人对于家乡、对于自己的根所怀有的特殊情感传承至今,余光中先生就把这种乡愁直接比喻成了一枚小小的邮票,一张窄窄的船票,一方矮矮的坟墓和一湾浅浅的海峡,是这些东西隔开了他和他深爱的家乡;于右任先生也有诗曰:商丘市地图高清版“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见兮,永不能忘” 从这些古今先贤志士身上,我们不难发现一个道理,爱家才能爱人,爱家乡才能爱国,才能得到家国人民丰厚的滋养无疑,了解家乡的经济文化、历史渊源,不仅可以培养热爱家乡的感情,而且对于一个人才情和智慧的增进也有着重要的帮助意义 2014年3月 合作编写人员简介 2014年春,几位襄城教育工作者找到了我,央我为他们编写的一本乡土地理读本作个小序在认真地拜读了他们作品的内容后,我欣然应允,因为我在这本书里不但看到了他们对家乡深厚的热爱之情,同时也感受到了他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所具备的高度责任感他们旨在通过这个读本,向社会以及我们襄城商丘市广大的青少年学生来推介宣传我们美丽的襄城 广大作者历时四年时间,悉心搜集资料,分类、精选、编辑、润色,形成本书希望能够让家乡人通过本书进一步认识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经济发展,文化历史的发展脉络等正确树立乡土环境观、资源观、价值观、发展观等,并能激发家乡人对家乡的经济、文化建设,对家乡自然环境与生态、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思考从而激发家乡人热爱家乡、开发家乡、建设家乡的愿望,努力学习增强改造家乡的本领 襄城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周海黎作序: 王双民,男,1965年3月生1987年毕业于许昌师专地理科,1994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地理教育专业中学高级教师,1987年---1995年从事高中地理教学,1995年8月至今为襄城县教体局教研室地理教河南省商丘市邮编研员从教以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锐意创新,教法灵活,成绩优秀,被评为“县优秀教师”,“市骨干教师”,“市教学标兵”等从事教研以来,钻研理论,更新观念,深入实践,积极思考和创新,撰写20多篇教育教学文章发表在学术期刊,多项课题获河南省二等奖以上,辅导的教师多人获河南省地理优质课一等奖教研成果显著,被评为“市优秀教师”,“市学科带头人”,“市优秀学术技术带头人”,多次被评为河南省基础教研优秀教研员等 “黄帝采首山之铜,铸鼎於荆山下”襄城有着2500多年的历史,传承和保护这些优秀的古老文化,建设幸福美丽襄城,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结合教育部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三级课程体制,利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时间,使得在课商丘市睢阳区地图堂上学习“乡土地理”保证编写乡土读本是希望我们年轻一代,能够关注家乡,回到生活,在生活中学习,用家乡的地理文化精髓滋润自己,为自己的成长积蓄力量因此选定了乡土读本这种形式,将襄城的历史、地理、文化、经济融入课堂教学,即是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其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的一种很有效的手段为此,由王双民、冯增年两先生担纲主编,部分襄城县优秀教研专家和名师参与编写的《襄城地理》应时出版 茵陈能治白癜风吗北京治疗白癜风最权威医院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ngqiuzx.com/sqzx/42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