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揭晓,河南永城王庄遗址及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群,安徽郎溪磨盘山遗址,湖北荆门屈家岭遗址,河南郑州商都书院街墓地,陕西清涧寨沟遗址,甘肃礼县四角坪遗址,山西霍州陈村瓷窑址,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等十个项目入选“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以更加鲜活的笔触生动展示了泱泱中华的悠久历史和博大文明,是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汶”到永城,“玉”见王庄。王庄遗址位于永城市苗桥镇曹楼村王庄村民组,首次在豫东地区发现大汶口文化中心聚落,重塑了豫东、皖北地区大汶口文化中期文化格局,对于实证商丘“五千年不断代”文明史意义重大。王庄遗址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年4月至12月首都师范大学、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商丘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组成联合考古队,对遗址展开正式考古发掘,发掘面积平方米,同时进行全面勘探工作。 3月21日上午,王庄遗址项目负责人朱光华在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上介绍了王庄遗址的学术价值与意义:一、首次在豫东地区发现大汶口文化中心聚落,重塑豫东皖北地区大汶口文化中期文化格局;二、首次在河南境内揭露大汶口文化高等级墓地,并发现多组墓葬间的“有意打破”现象,反映出较为独特的葬俗;三、墓葬等级化以及出土丰富的具有礼器性质的玉器等,反映出该地区史前时代社会复杂化进程与文明演进的轨迹;四、文化面貌具有多样性,陶器群因素复杂,主体属大汶口系统但具有显著地域风格,可能代表大汶口文化的一个新类型。 年5月27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曾说:“经过几代学者接续努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绩显著,但仍然任重而道远,必须继续推进、不断深化。” 永城王庄遗址Ⅳ区大汶口文化墓葬。(联合考古队提供) 深藏五千年,一朝天下知。王庄遗址对商丘今后的殷商探源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推进都有重要的启示。王庄遗址大汶口文化墓葬是此类遗存在商丘地区的首次发现,该遗址的发掘对揭示豫东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史前社会礼制、探讨中原与海岱地区考古学文化的交流都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意义。(来源:今日商丘客户端文/图商丘日报融媒体记者白鹏邢栋)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ngqiuzx.com/sqxx/9031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