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这里找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吧! 到年,我省城市建成区的20%以上的面积都要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能收纳70%以上的降雨。 撰文丨金水河记者刘瑞朝 入夏以南我国南方的连续强降雨,让不少城市发生内涝,市民被迫“看海”。我省也将逐渐进入今夏的主汛期,内涝和看海是否能避免再成新闻热词? 如果城市规划建设成海绵型城市,降下的大部分雨水能收纳,少雨的时候又能排出以供利用,那城市内涝和地下水缺乏并存的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今天上午,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我省未来的海绵城市规划。到年,我省城市建成区的20%以上的面积都要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能收纳70%以上的降雨。 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要达标 “城市建设中重地上轻地下的倾向,城市排水以排为主的模式,忽视了城市水生态系统应有的吸纳、渗透、滞蓄、净化等功能。”省住建厅副厅长郭风春说,城市排水系统不能应对超标准降雨和局部强降雨,造成城市内涝和初期雨水地表径流污染问题。较为尴尬的是,北方城市普遍存在缺水现象,多个城市形成地下漏斗,可天空降下来的雨水资源,绝大多数却都白白流走了。 降雨时能存得住水,少雨时又不缺水。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又成为水弹性城市。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郭风春说,各地结合自然地理条件、城市排水排涝基础和应急管理能力需求,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通过发挥自然生态功能和人工干预功能,将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 根据规划,到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县城建成区的1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县城建成区的3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 确定8个试点城市 目前,我省住建部门、财政部门、水利部门正在全省开展海绵城市试点工作。经过资格审核和竞争性评审,确定许昌、濮阳、焦作、郑州、洛阳、平顶山、商丘、安阳等8个城市为省级海绵城市试点,省财政对获得试点的城市给予专项资金补助。 除此之外,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需划定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区,明确分年度建设目标和任务。城市人口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和大城市、50~万人的中等城市、50万人以下的小城市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区面积原则上分别不少于30平方公里、15平方公里、5平方公里。到年,各示范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小于70%,径流峰值控制、径流污染控制、雨水资源化利用等指标达到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的标准要求。 各地市年内至少建一条海绵型生态水系 雨水径流总量将作为城市规划的一个刚性指标。 河南省住建厅相关人士介绍说,各市县政府要按照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完善各类规划,将雨水径流总量落实在总体规划及绿地系统规划、道路规划、排水排涝等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划定城市蓝线,建立区域雨水排放管理制度,明确区域排放总量。 建筑与小区雨水收集利用、可渗透面积、蓝线划定与保护等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将作为城市规划许可和项目建设的前置条件,保持雨水径流特征在城市开发建设前后大体一致。“在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等环节,海绵城市相关工程措施将被作为重点审查内容。”该负责人说,工程竣工验收报告中,应写明海绵城市相关工程措施的落实情况,并报相关主管部门备案。 为此,省住建厅将组织制定全省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相关技术标准和技术导则。各地按照海绵城市建设要求,修订完善城市水系、公园绿地、市政设施、道路交通等相关管理制度。 生态水系不能再蓄死水各地市年内至少建一条海绵型生态水系 海绵城市建设包括生态水系、绿地系统、海绵型道路和广场建设、海绵型小区和单位建设等。郭风春介绍说,海绵性生态水系建设,要结合黑臭水体治理,加强水系连通,严禁随意侵占填埋水体,逐步改造渠化河道、修复受损水系。通过建设滨水绿廊,实施岸坡生态化处理,建设海绵型生态水系。 有一个很明显的现象,城市里的河流越来越多,但城市里的水却越来越少。郭风春说,目前建设的城市河渠,还有不少存在河槽和河床硬化的现象,致使水体得不到净化,无法涵养水源,到最后成为死水甚至臭水。海绵型生态水系,则是通过尽量接近自然生态水系,来实现水的循环流动。 按照规划,今年年底前,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要完成建成区直排污水截污纳管工作,建成1条以上海绵型生态水系。年年底前基本实现建成区雨污分流,主要河道完成生态改造。 新建公园绿地必须“海绵型”年底前各地市建成至少1个海绵公园 城市里的绿地不少,但为啥蓄不住水?郭风春说,这主要是绿化带高于道路的设计,致使绿化带内的雨水,大部分都流到路面上,成为径流流出市区。海绵型绿地的理念,便是通过使绿地低于道路水平线,尽量多地蓄积雨水。 今后,我省各地在建设公园绿地时,需因地制宜建设小微湿地、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植草沟、植被缓冲带、雨水塘、生态堤岸、生物浮床等,提升公园绿地对雨水的滞蓄和净化能力。 现有绿地系统要按照海绵型城市要求进行改造,新建公园、绿地全部达到海绵城市标准。今年年底前,各省辖市要建设1个以上海绵型绿地示范项目和城市道路示范项目,县级城市要建设1个以上海绵型绿地示范项目。 小区非机动车道和地面停车场采用透水铺装 郭风春介绍说,全省各地要建设海绵型道路和广场。已建道路和广场可通过路缘石改造和增加植草沟、溢流口等方式将道路径流引到绿地空间。 新建道路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和广场、停车场使用透水铺装,新建广场采用下沉式布局配套雨水调蓄设施。既有道路和广场海绵化改造随改造计划实施,新建城区硬化地面可渗透地面面积不低于40%。 市政设施海绵化,小区、单位也要海绵式建设和改造。郭风春说,我省今后将推广屋顶绿化,小区非机动车道和地面停车场采用透水铺装,小区绿地和景观水体要规划建设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湿地等集雨型绿地。 根据要求,各类新建住在小区和各类大型公共建设项目落实海绵型城市建设要求,老旧小区改造同步考虑海绵城市建设,小区非机动车道和地面停车场采用透水铺装。 编辑丨晓妍 *温馨提醒* 关爱小金,人人有责。凡“金水河观澜”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好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