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刊发于年9月17日《京九晚报》 如今的老年人对养生越来越重视,对投资理财也有着广泛需求,不法分子便认准了老人警惕性不高、辨别能力有限、自我防范意识薄弱,将诈骗“枪口”瞄向了老年人群,下面中信银行商丘分行就和大家一起来揭秘针对老年人的花样骗术。 ◆保健养生诈骗 诈骗手法:不法分子欺骗老人的主要道具是“真心”和耐心。他们以爱心助老组织、VIP体检等活动的名义打电话,邀请老年人参加免费保健和义诊,然后让所谓的“专家”在现场进行保健养生讲座,夸大保健品效果,从而高价推销各类保健药品,销售假药,销售“秘制神药”。 温馨提示:保健品没有治病的功能,一定不能相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如果患有疾病,医院就医,避免贻误治疗良机。中老年人遇到推销保健品的情况,一定要警醒,主动与子女或亲朋好友沟通,要保存相关单据以及快递单,以便在查证受骗后及时向公安机关提供。 ◆投资理财诈骗 诈骗手法:老年人群眼看毕生积蓄贬值,与社会脱节的他们难免惊慌,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想攒养老钱的心理,虚构“投资项目”到处宣传,或以短期租赁的写字楼增加真实度,接待老年人进行投资,以消费返本复利、投资收藏品、网络理财等高额利息诱惑老年人,一旦老年人投入大量资金,写字楼就会人去楼空。 温馨提示:不要贪小便宜、不要相信高额回报,高收益的背后常常是与高风险挂钩。如果有人说,他们的理财项目收益高、风险低,就一定要提高警惕;老年人在选择理财产品进行投资时,不要盲目从众,不要贪利以防陷入更大的骗局。 ◆电信诈骗 诈骗手法:不法分子选定的目标多为子女都在外地的小康家庭的空巢老人,打电话冒充公检法称子女犯罪、出车祸需要救治或虚构中奖、电话推销等,由于老人防范意识弱且爱子心切,就会把钱汇到指定的账户,等到查明事实才意识到被骗。 温馨提示:老年人对陌生人及陌生信息要提高警惕,做到不轻信、不贪小利、不拨打短信息中的陌生电话;不要向陌生人汇款、转账;不要泄露个人信息,特别是银行卡信息。谨防诈骗陷阱,发觉被骗要及时报警。 ◆高薪诈骗 诈骗手法: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不服老、盼成功的心理,向老年人发送月薪丰厚的职位信息,如“恭喜你被选为××老年协会形象大使”。且会有一位自称是相关负责人的工作人员不断夸赞游说。为了领取高额酬劳,老人便陆续缴纳“手续费”“保险费”等,费用到手后“协会”的主要负责人却再也联系不上了。 温馨提示:天上掉馅饼,地上有陷阱,收到该类信息要及时与家人商量,确保信息的真实度,不要向陌生人汇款、转账。 ◆社保卡诈骗 诈骗手法:老年人将社保卡升级后,退休金都是直接打到社保卡账户里面。不法分子以社保卡到期、停用、被盗刷、出现异常等理由,索取身份证号、社保卡号、姓名、密码等个人信息,或要求向指定账户汇款缴纳手续费。 温馨提示:妥善保管好社保卡,不要向他人转借您的社保卡,不要轻信陌生电话、短信,不要泄露个人社保卡号、身份证号码、银行账户等信息。 文/图通讯员陈伟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ngqiuzx.com/sqxx/8675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