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失信被执行人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致使当事人合法权益无法实现,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一个“毒瘤”。 为认真落实“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指示精神,彻底根治失信“老赖”这一顽症,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向社会公开承诺:“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年7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实行《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司法解释和规定。此后,梁园区人民法院迅速行动、连续作战,在全区打响了攻克“执行难”的集群战斗。 时光飞逝,转眼两年时间过去了,梁园区人民法院究竟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6月2日至4日,记者走进该院一探究竟。 梁园区人民法院在贯彻落实党中央、最高人民法院指示精神时,始终坚持“围绕中心、争取支持,创新机制、重点突破”的执行工作思路,以人民满意为出发点,紧紧围绕“基本解决执行难”这一目标,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工作,争取全方位的理解与支持。 今年以来,该院共在各类媒体上公示失信被执行人名,以拒执罪立案37件,判处此类犯罪3案3人,司法拘留“老赖”62人,通过网络冻结被执行人的存款人民币万元,有效震慑了“老赖”的嚣张气焰。前5个月,该院共执结件,执结标的万元,90余名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 △5月9日,该院与市公安局平原分局联合成立驻法院“打击拒执犯罪大队”,并举行挂牌仪式。 △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梁园战区党委书记贾洪亮,该院党组书记、院长王亚东共同为“打击拒执犯罪大队”揭牌。 攻克执行难全区“一盘棋”梁园区委书记陶青松在法院解决执行难问题专题工作报告上批示:切实解决执行难,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及时实现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全区各级党委、政府要站在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特别是政权安全、制度安全的高度,切实增强对解决执行难问题重要性的认识,并从人、财、物等方面给予法院最有力的支持。 梁园区委政法委采取两项具体措施,大力支持法院执行工作:一是从全区抽调30名工作人员补充到法院执行队伍;二是协调公安机关在法院成立了全国首个“打击拒执犯罪大队”。 通过党委、政府的帮助与协调,法院查控被执行人有公安信息,查扣被执行人财产有房地产管理、银行的配合,查询被执行人经营状况有工商、税务帮助,目前,梁园区已经形成全区上下“一盘棋”、全力攻克执行难的新格局。 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为法院解决执行难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今年前5个月的执行工作取得大幅上升。 △该院执行局干警陈红军因工作劳累在办公室晕倒。 经过治疗后,他不顾医生和家人劝阻,很快又返回工作岗位。 做坚强后盾除后顾之忧严厉打击失信行为,严惩拒不执行法院判决犯罪,人民法院是主角。 为硬起手腕抓执行,梁园区人民法院联合公安机关成立“打击拒执犯罪大队”,并抽调30名工作人员壮大执行队伍,成立打击拒执犯罪合议庭,公开公示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多方查找可执行财产,限制高消费,千里追踪“老赖”,营造强大宣传声势等,使失信被执行人无处可躲。 特别是新一届院党组班子到位后,党组书记、院长王亚东挂帅督导执行工作,凌晨随执行干警到抓捕一线,经常深入执行干警中了解困难和要求,带领党组做执行干警的坚强后盾。 在执行工作中,该院高度重视制度创新工作,强调绝不能按部就班走老路子搞执行,否则就会导致落后的局面,难以完成解决执行难目标任务。为此,他们先后提出了全区联动抓执行、公安法院联合抓“老赖”、成立快速反应执行组、分战区比学赶帮促执行等思路,并先后付诸行动: 5月9日,他们与市公安局平原分局联合成立驻法院“打击拒执犯罪大队”,抽调6名公安民警和18名执行干警,配备专用车辆5台,设置公安信息查询、打击拒执犯罪证据收集、失信被执行人动态控制等部门,专职负责打击拒执犯罪工作; 抽调6名执行干警成立快速反应执行,专门针对各执行组织或当事人提供的执行信息,24小时对被执行人或财物实行即时控制,严防财产转移、人员失控,不断提升执行效率; 对执行局干警实行分战区作业,分为7个执行组,依托人民法庭及社会组织,按区域划分执行战区,借助人熟地熟等优势,进一步提高执行效果; 成立专门的打击拒执犯罪合议庭,快审快结打击拒执犯罪案件…… 5月15日,该院新一届党组召开工作促进会,王亚东从案件上诉、案件质量、服判息诉、案件调解、案件撤诉、办案周期、延长审限、上传文书、信息录入等9个方面查不足,析原因,谋整改,并就下步工作提出“四个务必”:坚定不移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务必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切实做到“零容忍”;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和设备,周提醒、月通报、季讲评,确保审判、执行工作务必保持在全市法院“第一方阵”;竭尽全力、敢打必胜,务必完成“无执行积案法院”创建工作;切实发挥打击拒执犯罪大队的作用,务必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这场硬仗。 “四个务必”,执行工作就占了三个,执行工作已经成为一个社会庆国庆中科白癜风专家会诊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排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