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市区内的路牌太少,很多外地人来到商丘后,很难看到路牌并得知道路名称。”热心读者赵先生说,市区内的路牌太少,不利于外地游客识别道路,“此外市区内还新建了很多道路,别说外地人了,就是咱们商丘本地人看不到路牌,也不知道这些新修道路的名称”。

赵先生还说,市区内不但缺少路牌,还存在道路名称混乱的情况。“比如说金银路吧,以前团结路到八一路叫黄金路,八一路到文化路叫白银路,文化路到宜兴路又叫金融路,一条不长的道路竟然有三个名字,实在太混乱。”赵先生说,之前睢阳区和梁园区都有青年路的名称,幸好睢阳区的改名为文殊路了,不改还真是经常搞混,“珠江路的东段叫江华路,合欢路的西段叫银山路,这样的一条道路多个名称的情况,也让群众搞得一头雾水”。

10月8日,记者从商丘市民政局区划地名科获悉,全市统一的路牌已经开始陆续进行安装。

“按照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实施方案的规定和市领导指示精神,近日,市、区两级地名办开始对城区道路地名标志进行设置工作。”商丘市民政局区划地名科的王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次,设置的T型道路地名牌,严格按照GB—的标准制作及安装,目前日月湖周边一些新修道路已设置上新样式的道路地名标志牌,“其他道路和区域的路牌也将陆续进行制作和安装”。

“以前道路名称命名比较混乱,公安、城管、规划多个部门都对道路命名,造成一路多名等情况出现。通过普查,将清理整治不规范的地名和路名。”据王姓工作人员介绍,4月15日商丘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印发了《商丘市关于加强地名文化保护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并要求按照民政部发布的《地名文化遗产鉴定》行业标准(MZ/T—),充分调查、挖掘、整理地名文化资源,保护地名文化遗产,编制本地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目录;清理整治地名中存在的“刻意夸大、崇洋媚外、怪异难懂、重名同音”(以下简称“大、洋、怪、重”)以及随意更名等不规范现象;完善地名管理法规制度,提升地名文化品质和公共服务水平,更好地发挥地名在提升我市社会治理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服务百姓生活、维护国家主权和权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我市正在安装的路牌完全按照国家的规范要求设置。路牌使用的是铝板,并且上面覆盖反光膜。南北向的道路,为绿色背板白色文字。东西方向的道路,为蓝色背板白色文字。路名的汉字下面,不再使用英文,而是汉语拼音。在东西南北方向的指示处,只标注汉字方向指示,不使用英文缩写。新型的路牌,将在我市的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睢阳区和梁园区逐步进行安装。安装完成后,不但可以提升城市形象,也将更加方便百姓生活。

晚报首席记者鲁超

编辑:商字

投稿爆料丨







































?白癜风在那里能治好
?治疗皮肤病最专业的医院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ngqiuzx.com/sqxx/7777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