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20日,河南省人民政府下发豫政文80号文件,同意设立虞城县高新技术开发区,实行现行的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政策。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河南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的重要载体,在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引领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加快建设省级高新区,是贯彻落实河南省委、省政府“一个载体、三个体系”战略部署的重大举措,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河南省《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通知》和《关于加快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的精神,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惠民生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建设省级高新区,已经成为河南加快抢占国内经济科技制高点,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和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虞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企业科技创新工作,把经济工作的重心放在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上,为提高地域发展的竞争优势,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统筹发展虞城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集聚区,以国家、河南省、商丘市等相关文件为指导,结合虞城县的实际,在广泛调研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规划,力求体现国家、省、市、区(县)的发展要求,反映高新区的特色和诉求。抓住机遇,促进产业地域分工与协作,凸显特色产业、提高创新能力、完善集聚区功能和形态。 虞城县设立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是对虞城县支柱产业发展、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肯定、支持、鼓励和鞭策。虞城县委、县政府按照“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建区宗旨,不断优化投资软硬环境,探索新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努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优美的环境、优惠的政策、以及综合科技优势和基础工业优势,从实际出发,大胆探索,通过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有效激活了本地的科技资源,形成了突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资源聚集能力;通过健全的机制、政策的支持、资金的扶持、完善的服务、人才的激励等措施,全县家规模以上企业均建立了产品、技术研发机构,其中,6家企业被批准为高新技术企业,6家企业被省科技厅批准为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县企业专利拥有量达多项。年,虞城县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商丘国家工量具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不断创新的虞城县科技工作得到了省政府、省科技厅、市政府、市科技局的一致认可。使虞城高新区成为商丘地区人气最旺、环境最优、发展最快的区域之一,成为商丘市的经济增长及对外开放的窗口、创新创业的基地,投资兴业的沃土,安居乐业的家园。 商丘市党代表、商丘市人大代表、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工作先进个人,曾二次被虞城县政府记个人三等功。虞城县科技局闫晓峰局长站在国内外科技创新的制高点,着眼于当今科技创新管理新动态,带领全局干部职工克难攻坚,勇于担当,集聚集体智慧,发挥个人潜力,借鉴先进发达地区科技管理经验,凝聚科技工作人员的力量,使全县科技创新工作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大局着想,从小处入手,大手笔描绘全县科技创新工作新蓝图,促进了虞城县科技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 加大科技创新工作力度、跻身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管理体制和组织机构是创建省级高新区的重要保障。依据国务院、科技部、河南省和商丘市的有关规定,遵循“加强领导,确保实效;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明确责任,提高效能”的原则,制定了一系列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2)完善机构设置。(3)强化机构管理。(4)完善体制机制。认真做好创建省级高新区的组织保障工作。并将科技创新工作列入县综合目标考核内容。同时加大科技创新工作投入力度,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具有自主创新的科技工作人员来虞城县工作,使全县科技工作跨入了全市先进行列。继—年连续8年4次荣获全国科技考核进步先进县之后,虞城县于年再次荣获—年度全国科技考核进步先进县。 创建商丘国家工量具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虞城县高度重视科技工作,把科技进步列为经济工作的重心来抓,制订了促进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的政策措施,着力建设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成长型企业,引导和服务企业开展自主创新和产品研发,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并成立了县工量具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领导小组和县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科技局,具体负责全县各项科技创新工作的具体落实。 虞城是中国钢卷尺城,生产的各类工量具占全国市场份额的85%以上。实现了由传统钢卷尺向智能全自动工量具产品的升级换代,使工量具产品实现了质的飞跃。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国家级五金工量具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中心为工量具产业提供了优质的公共技术研发服务。至年底,工量具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已入驻五金工量具或精密测具及其相关联的企业达家,主要包括钢带厂、传统钢卷尺生产企业、液晶显示工量具、电动工量具等精密测具企业、五金类产品企业、印务、包装企业等,生产的各类工量具及小五金产品和相关的原材料产品,每年达18亿件以上,年产值达70亿元以上,年创汇万元以上。 虞城县科技局围绕工量具产业,着重开展科技创新工作,积极引导、支持企业开展产品研发和工艺改进,重点实施由传统钢卷尺向激光工量具、电动工量具、测油测深专用工量具、语音智能工量具、全功能工具箱等先进工量具发展的转轨变型和产品的更新换代。一大批具有自动功能、方便、精确、快捷的工量具产品投放国内外市场。年12月,县工量具产业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商丘国家工量具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科发高〔〕号)。 建设“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虞城县科技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培育中小型科技企业入手,建设了虞城县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为科技型中小型开展全方位、保姆式的服务,使科技型中小型企业在初期发展阶段得到了优质的服务,有效地解决了虞城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中的技术难题和瓶颈。由于管理到位,取得了成绩显著。虞城县高新技术服务中心于年被省科技厅认定为河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年12月又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科发火〔〕号)。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直把扶持创新创业,加快中小企业发展放在重要位置。从税收、融资、土地使用等方面扶持创新创业,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目前,园区内有1家为精密工量具专业孵化器,1家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创业孵化体系不断完善,科技创业人才高地已经形成。孵化器把孵化培育微小企业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放在重要位置,主要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厂房、资金、技术服务等。为创业者提供管理咨询、项目评估、企业策划、专利事务、法律、会计、审计等全方位的增值服务,降低了初创期企业的创新成本和创业风险。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坚持以国有融资公司为主体,以民营公司为补充,不断扩大融资渠道。多家银行机构资金往开发区投资,融资规模不断扩大,从而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确立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园区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建立了产学研结合,以企业技术研发中心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机制,这种机制中,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学研为用的色彩非常浓厚。目前,园区内企业已与郑州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省科学院等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园区在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中,注意开展了以下三项工作,一是扶持企业建立各类研发机构和研发中心,鼓励企业间的相互联系和沟通。截止目前,园区共建成了6家具有较强实力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二是围绕科研项目攻关,以企业各技术中心为平台和核心,加强与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合作,目标性强地开展联台共建实验室和研发中心等工作。三是规模以上企业同科研院所、高校建立了各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关系,通过企业与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形成了公共技术平台和技术服务体系。 中国五金工量具产业生态城。虞城县工量具产业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商丘国家工量具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拥有一批具有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的研发机构。园区现建有国家工量具及五金工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技术中心,这是唯一一家在县级建设的国家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质检中心的运营在质量检验、仲裁检验、标准制定、科学研究、标准文献咨询等方面,为“商丘国家工量具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的产业升级和产业延伸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为进一步提升虞城县县五金工量具产业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培育和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县委、县政府决定在产业聚集区建设“中国五金工量具产业生态城暨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项目,项目以提升五金工量具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目的,并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起步阶段提供全方位的保姆式的服务,把项目建成全国最大的县级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项目进行了科学的可行性论证,聘请了中国科学院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对项目进行了科学规划。项目总占地亩,计划投资40亿元,建设内容包括研发区、生产区、工作区、商务区、生活区五个功能区,总建筑面积万平方米。项目以建设生产、生活、生态产业园为主要目标,重点塑造空间秩序,打造生态环境,建设低碳、绿色、环保、健康的五金工量具产业生态城。目前,项目已进入前期工程招投标阶段。按照“科技示范、宜居宜业、绿色和谐”的原则,实施以产业专业集聚为载体、低碳循环为导向,基础设施建设为前提,科技社区建设为抓手,智慧社区建设为目标的高新区建设战略,将高新区打造成现代化生态科技新城区。 拥有多家高新技术企业。近几年来,虞城县科技局围绕建设“高科学技术含量、高层次人才聚集、高生产经营效益”园区的目标,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重点,加大支持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力度,使全县各类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明显提高,自主创新科技新产品不断涌现。海博工量具(商丘)有限公司、河南亚东量具有限公司、商丘爱己爱牧药业有限公司、虞城县创业卷尺材料有限公司、河南世纪华联工量具有限公司、河南乔治白服饰有限公司,6家企业先后被批准为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总数量居商丘市先进行列。年,培育3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同时涌现了一大批创新能力强、发展活力强、增长潜力大,带动性强的骨干企业:商丘市英达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科迪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商丘市九州纺织原料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 建立多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具有省级水平的某一行业的产品研发技术创新机构,虞城县先后建设了6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科迪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组建了“河南省奶品安全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博工具(商丘)有限公司组建了“河南省工量具精密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世纪华联工量具有限公司组建了“河南省精密测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商丘市蒲锐精工实业有限公司组建了“河南省防爆工具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佳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组建了“河南省黑色小麦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亚东量具有限公司组建了“河南省高精工量具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年,推荐2家企业的技术中心申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建设河南省区域产业创新中心。河南省创新中心是河南省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平台和空间,能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国内外行业发展现状、发展动态研究信息等,能帮助企业从事高新技术的研发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县委、县政府积极引导高新产业集聚趋势,推进主导产业向创新型集群发展。开发区按照“布局集中、用地节约、产业聚集”的原则进行产业布局和规划,通过产业链招商、集群要素汇集、政策激励和引导等举措,加快精密工量具、和电子电气产业的聚集,逐步向集群生态演化。其中,精密工量具的集群特征已经比较明显,集群的创新活力也快速激发出来。目前,全县根据《河南省区域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导则》,正强化各项硬件设施建设和软环境建设,向省政府申报了“商丘国家工量具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创新中心”。 知识产权突飞猛进。虞城县年专利申请量49件,—年,专利申请量分别为68件、66件、件、件、件,虽然年份之间稍有波动,但年比年的专利申请量增加57件,增长率%。从数字明显看出,-年,全县专利申请量呈较快增长势头,表明全县科技发明、科技创新呈井喷式发展。年第一季度全县申请专利达45件,比去年同期的25件增加20件,增长率80%。 防震减灾。全县建立了地震应急数据库,设立了7个地震观测点,坚持每天向市地震局报送观测数据,并根据国家、省防震减灾工作安排,在刘店乡建设省级地震监测台站,目前台站的建设工作正在进行。 随着科技创新工作深入开展,加快科技创新,实现经济产业化,是面向经济主战场,保持全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立,代表着一个区域科技创新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并引领区域经济朝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虞城县将以建设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契机,以建设“中国五金工量具产业生态城”和“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为加速点,高起点、高规格的逐步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 虞城县科技局局长闫晓峰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充满了希望。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过程中付出了辛勤劳动和汗水,在新的征程上,承载着闫晓峰同志新的梦想。并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充满了希望。下一步,虞城县将高规格、高起点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立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绿色通道,为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打下基础,为全县经济发展奠定根基。以更加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鼓励、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开展高新技术、高新产品的研发工作。树立“敢为天下先,敢创天下新”的志向和信心,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追求科技创新的中国梦,使虞城县变为经济富强县、生态示范县、科技创新县。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正规医院治疗白癜风的药物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ngqiuzx.com/sqxx/7758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