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农种植﹝﹞36号

河南省农业厅关于公布

《第七届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第十一次会议审定通过品种》的通告

年6月22日,第七届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在郑州召开第十一次会议,会议通过了玉米、水稻、棉花、大豆、花生、西瓜、小麦等七种主要农作物41个新品种,现予以公布。

附件:

1.第七届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审定通过品种目录

2.品种介绍

年7月25日

(注:点击放大查看)

(注:点击放大查看)

2.品种介绍

一、玉米品种

1、品种名称:豫单

审定编号:豫审玉001

申请单位:河南农业大学

育种者:陈彦惠、库丽霞、吴连成、祁相生

品种来源:以自选系豫系为母本,自选系BH40W为父本组配而成的单交种。

特征特性:夏播生育期97-天。叶色浓绿,幼苗芽鞘紫色,第一叶尖端椭圆形;主茎总叶片数20-21片,株型半紧凑,株高-cm,穗位高-.1cm;雄穗分枝5-7个,雄穗颖片微红,花药黄色;花丝浅紫色,果穗筒型,穗长19.6cm,穗粗5.1cm,穗行数16行,行粒数32-36粒;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千粒重.6-.8g,出籽率89.0%。平均田间倒折率0.3-3.3%,倒伏率3.3-11.5%,空秆率1.1-1.2%,双穗率0.4-1.1%。

抗性鉴定:据年河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河南科技学院接种鉴定:高抗瘤黑粉病;抗茎腐病;中抗大斑病;感小斑病、弯孢菌叶斑病、玉米螟。年河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鉴定:高抗弯孢菌叶斑病;抗小斑病、锈病、穗腐病;中抗茎腐病;感瘤黑粉病、玉米螟。

品质分析: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检验:粗蛋白质10.39%,粗脂肪4.37%,粗淀粉73.45%,赖氨酸0.33%,容重g/L。

产量表现:年河南省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株/亩一组),7点汇总6增1减,增产点比率为85.7%,平均亩产.3kg,比对照郑单平均亩产.4kg增产11.1%;年续试,12点汇总12点增产,增产点比率为%,平均亩产.8kg,比对照伟科平均亩产.2kg增产10.1%;年河南省玉米新品种生产试验,13点汇总12增1减,增产点比率92.3%;平均亩产.0kg,比对照伟科增产7.5%。

栽培技术要点:

1、播期和密度:6月上中旬麦后直播,中等水肥地株/亩,高水肥地不超过株/亩。

2、田间管理:科学施肥,浇好三水(即拔节水、孕穗水和灌浆水);苗期注意防止蓟马、蚜虫、地老虎;大喇叭口期用颗粒杀虫剂丢芯,防治玉米螟虫。

3、适时收获:玉米子粒乳腺消失或子粒尖端出现黑色层时收获。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各地推广种植。

2、品种名称:中科玉

审定编号:豫审玉002

申请单位:北京联创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种者:王义波、董家璞、高飞、王爱芬、原志强

品种来源:以自选系CT为母本,自选系CT为父本组配而成的单交种。

特征特性:夏播生育期98-天。芽鞘紫色,叶片中绿,第一叶尖端圆到匙形;总叶片数19-20片,株型半紧凑,株高-.1cm,穗位高98-.4cm,雄穗颖片绿色,花药浅紫色;花丝浅紫-紫色,雄穗一级分枝5个左右;果穗筒型,穗长18-18.9cm,穗粗4.5-5cm,穗行数14-18行,行粒数35.0-35.4粒,出籽率87.1-88.3%,秃尖长1.2-1.3cm。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穗轴红色;千粒重-.2g。平均田间倒折率0.2-1.0%,倒伏率0.0-2.7%,空秆率0.4-1.1%,双穗率1.2%。

抗性鉴定:年河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河南科技学院人工接种鉴定:抗大斑病、弯孢菌叶斑病、茎基腐病、矮花叶病、瘤黑粉病,中抗玉米螟、小斑病;年河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鉴定:高抗瘤黑粉病,抗玉米螟、弯孢菌叶斑病、锈病,中抗小斑病和穗腐病,感茎基腐病。

品质分析: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检测:粗蛋白质10.31%,粗脂肪3.86%,粗淀粉75.38%,赖氨酸0.32%,容重g/L。

产量表现:年河南省玉米区域试验(株/亩),7点汇总,7点增产,增产点率%,平均亩产.1kg,比对照郑单增产11.1%,差异不显著;年续试,12点汇总,10点增产,增产点率83.3%,平均亩产.0kg,比对照伟科增产7.3%,差异极显著。年河南省玉米生产试验,13点汇总,13点增产,增产点率%,平均亩产.1kg,比对照伟科增产14.2%。

栽培技术要点:

1、播期和密度:6月上中旬麦后直播,适宜种植密度株/亩左右。

2、田间管理:科学施肥,浇好三水(即拔节水、孕穗水和灌浆水);苗期注意防止蓟马、蚜虫、地老虎;大喇叭口期用颗粒杀虫剂丢芯,防治玉米螟虫。

3、适时收获:玉米子粒乳腺消失或尖端出现黑色层收获。机械化籽粒直收在成熟后3-5天收获最好。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各地推广种植。

3、品种名称:鼎鑫11号

审定编号:豫审玉003

申请单位:河南金丹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朱坤

品种来源:以自选系D为母本,自选系X为父本组配而成的单交种。

特征特性:夏播生育期99-天。叶色深绿,第一叶尖端椭圆形;全株总叶片数19片,株型半紧凑,株高-.7cm,穗位高-.4cm;雄穗分枝5-7个,花药浅紫色;花丝紫色,果穗中间型,穗长17.5-18cm,秃尖长0.5cm,穗粗4.8-5.0cm,穗行数14-18行,行粒数34.6-38.1粒;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千粒重.7-.1g,出籽率87.4-89.0%。田间倒折率0.7-2.5%,田间倒伏率0.4-7.6%,空株率1.2-1.9%,双穗率0.1-1.0%。

抗性鉴定:年河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河南科技学院人工接种鉴定:高抗小斑病,抗大斑病、茎基腐病、矮花叶病,感瘤黑粉病、玉米螟,高感弯孢菌叶斑病;年河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鉴定:抗小斑病、锈病、穗腐病,中抗弯孢菌叶斑病、茎基腐病,高感瘤黑粉病、玉米螟。

品质分析:据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检验:粗蛋白质9.84%,粗脂肪5.17%,粗淀粉74.12%,赖氨酸0.31%,容重g/L。

产量表现:年河南省玉米新品种区试(株/亩组),7点汇总,6点增产,增产点率85.7%,平均亩产.5kg,比对照郑单增产11.3%,差异不显著;年区试,12点汇总,9点增产,增产点率75%,平均亩产.8kg,比对照伟科增产5.8%,差异显著;年生产试验,13点汇总,9点增产,增产点率69.2%,平均亩产.9kg,比对照伟科增产3.3%。

栽培技术要点:

1、6月上中旬麦后直播,一般地力每亩密度—株,高水肥地每亩种植株左右。

2、在田间管理上要做到及早间定苗,及时进行中耕除草,治虫等工作。加强前期水肥供应,一般在播后35天施追肥,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每亩30-40kg。

3、注意中后期的玉米螟的防治工作,喷药或颗粒杀虫剂丢心均可,进行两次防治,效果较好。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各地推广种植。

4、品种名称:伟育2号

审定编号:豫审玉004

申请单位:河南宝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原阳县宝景农业科学研究所

育种者:陈伟程、徐照英

品种来源:以自选系WY2M为母本,自选系WY2F为父本组配而成的单交种。

特征特性:夏播生育期-天。叶色深绿,叶鞘微红,第一叶尖端椭圆形;主茎叶片数18-19片,株型半紧凑,株高-cm,穗位高95-.5cm;雄穗分枝5-7个,雄穗颖片微红,花药黄色;花丝红色,果穗长筒型,穗长16.9-17.9cm,穗粗4.9-5.0cm,穗行数16-22行,行粒数31.5-33.1,秃尖长1.4-1.5cm;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千粒重.9-g,出籽率85.9-87.2%。平均田间倒折率0.2-2.1%,倒伏率0.1-0.6%,空秆率0.6-0.7%,双穗率0.1%。

抗性鉴定:年河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河南科技学院接种鉴定:高抗小斑病、瘤黑粉病,中抗弯孢菌叶斑病、矮花叶病、茎基腐病、玉米螟,感大斑病;年河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鉴定:高抗弯孢菌叶斑病,抗锈病,中抗小斑病、瘤黑粉病、穗腐病,感茎基腐病、玉米螟。

品质分析: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检测:粗蛋白质11.44%,粗脂肪4.75%,粗淀粉73.21%,赖氨酸0.34%,容重g/L。

产量表现:年河南省玉米区域试验(株/亩),8点汇总,7点增产,增产点率87.5%,平均亩产.1kg,比对照郑单增产8.5%,差异极显著;年续试,12点汇总,11点增产,增产点率91.7%,平均亩产.1kg,比对照郑单增产6.2%,差异极显著;年河南省玉米生产试验,11点汇总,11点增产,增产点率%,平均亩产.8kg,比对照郑单增产9.3%。

栽培技术要点:

1、播期和密度:6月上中旬麦后直播,适宜种植密度株/亩。

2、田间管理:科学施肥,浇好三水(即拔节水、孕穗水和灌浆水);苗期注意防止蓟马、蚜虫、地老虎;大喇叭口期用颗粒杀虫剂丢芯,防治玉米螟虫。

3、适时收获:玉米子粒乳腺消失或子粒尖端出现黑色层时收获。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各地推广种植。

5、品种名称:豫禾

审定编号:豫审玉005

申请单位:河南省豫玉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种者:李建刚、霍利玲、卓康、彭强、彭浩松等

品种来源:以自选系S为母本,自选系C1为父本组配而成的单交种。

特征特性:夏播生育期-天。叶片绿色,叶鞘紫色,叶缘绿色,第一叶圆形;总叶片数19片,株型半紧凑,株高-cm,穗位-cm;雄穗一级分枝3-5个,护颖浅紫色,花药浅紫色;花丝浅紫色,果穗长筒型,穗长16.8-17.2cm,穗粗4.6-5.0cm,穗行数14-18行,行粒数31.7-33.5粒,出籽率86.7-87.8%,秃尖长1.0-1.3cm;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穗轴红色;千粒重.4-.8g;平均田间倒折率0.8-2.1%,倒伏率0.4-5.6%,空秆率2.8-3.3%,双穗率0.0-0.4%。

抗性鉴定:年河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河南科技学院接种鉴定: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矮花叶病、瘤黑粉病、茎基腐病、玉米螟,感弯孢菌叶斑病。年河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鉴定:高抗弯孢菌叶斑病,中抗小斑病、锈病和穗腐病,感瘤黑粉病、茎基腐病和玉米螟。

品质分析: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检测:粗蛋白质11.08%,粗脂肪4.55%,粗淀粉72.38%,赖氨酸0.35%,容重g/L。

产量表现:年河南省玉米区域试验(株/亩),8点汇总,7点增产,增产点率87.5%,平均亩产.8kg,比对照郑单增产8.1%,差异极显著;年续试,12点汇总,11点增产,增产点率91.7%,平均亩产.7kg,比对照郑单增产7.0%,差异极显著。年河南省玉米生产试验,11点汇总,10点增产,增产点率90.9%,平均亩产.6kg,比对照郑单增产11.2%。

栽培技术要点:

1、播期和密度:6月上中旬麦后直播,适宜种植密度-株/亩。

2、田间管理:科学施肥,浇好三水(即拔节水、孕穗水和灌浆水);苗期注意防止蓟马、蚜虫、地老虎;大喇叭口期用颗粒杀虫剂丢芯,防治玉米螟虫。

3、适时收获:玉米子粒乳腺消失或尖端出现黑色层收获。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各地推广种植。

6、品种名称:金通

审定编号:豫审玉006

申请单位: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育种者:王忠宇、李绍明、林勇

品种来源:以自选系NY60为母本,自选系B为父本组配而成的单交种。

特征特性:夏播生育期99-天。叶色浅绿,叶鞘紫色,第一叶尖端椭圆形;全株总叶片数19-20片,株型半紧凑,株高-.8cm,穗位高98-cm;雄穗分枝3-5个,雄穗颖片绿色,花药紫色;花丝浅紫色,果穗筒型,穗长17.7-18.4cm,秃尖长1.1-1.3cm,穗粗4.4-4.8cm,穗行数14-18行,行粒数33.7-35.9粒;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千粒重.9-.2g,出籽率86.4-87.8%;田间倒折率0.5-0.7%,倒伏率0.8-1.8%,空株率0.3-1.4%,双穗率0.2-0.7%。

抗性鉴定:年河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河南科技学院接种鉴定:高抗矮花叶病,抗弯孢菌叶斑病、茎腐病、小斑病,感大斑病,高感玉米螟、瘤黑粉病。年河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鉴定:高抗茎基腐病、瘤黑粉病,抗小斑病、锈病,中抗弯孢菌叶斑病、穗腐病、玉米螟。

品质分析: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检测:粗蛋白质10.74%,粗脂肪4.54%,粗淀粉73.87%,赖氨酸0.35%,容重g/L。

产量结果:年河南省玉米区域试验(株/亩),8点汇总,8点增产,增产点率%,平均亩产.4kg,较对照郑单增产12.2%,差异极显著;年续试,11点汇总,10点增产,增产点率90.9%,平均亩产.7kg,较对照郑单增产5.1%,差异极显著。年河南省玉米生产试验,11点汇总,10点增产,增产点率90.9%,平均亩产.9kg,比对照郑单增产7.2%。

栽培技术要点:

1、播期和密度:6月上中旬麦后直播,中等水肥地-株/亩,高水肥地不超过株/亩。

2、田间管理:科学施肥,浇好三水(即拔节水、孕穗水和灌浆水);苗期注意防止蓟马、蚜虫、地老虎;大喇叭口期用颗粒杀虫剂丢芯,防治玉米螟虫。

3、适时收获:玉米籽粒乳线消失或籽粒尖端出现黑色层时收获。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各地推广种植。

7、品种名称:禾博士

审定编号:豫审玉007

申请单位:河南商都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冯朝旭、杨俊鹏、孙以标、翁恩起、赵力

品种来源:以自选系S2为母本,自选系ZH78为父本组配而成的单交种。

特征特性:夏播生育期-天。叶片绿色,叶鞘紫色,第一叶尖端椭圆形;总叶片数20片,株型紧凑型,株高-.1cm,穗位95-.0cm,护颖微红色,花药黄色;花丝浅紫色,雄穗一级分枝5-8个;果穗筒型,穗长16.5-17.2cm,穗粗4.6-4.7cm,穗行数14-18行,行粒数29.6-32.0粒,出籽率88.5-90.2%,秃尖长0.3-1.0cm;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穗轴红色;千粒重.0-.4g;平均田间倒折率1.0-2.2%,倒伏率0.2-3.0%,空杆率0.7-1.8%,双穗率0.3-1.2%。

抗性鉴定:年河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河南科技学院接种鉴定:抗矮花叶病,中抗小斑病、瘤黑粉病、弯孢菌叶斑病、茎基腐病、玉米螟,感大斑病。年河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鉴定:高抗弯孢菌叶斑病、茎基腐病、瘤黑粉病,抗小斑病、锈病,中抗玉米螟,感穗腐病。

品质分析: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检测:粗蛋白质10.16%,粗脂肪4.00%,粗淀粉74.05%,赖氨酸0.33%,容重g/L。

产量表现:年河南省玉米区域试验(株/亩),7点汇总,7点增产,增产点率%,平均亩产.3kg,比对照郑单增产10.5%,差异显著;年续试,12点汇总,10点增产,增产点率83.3%,平均亩产.0kg,比对照郑单增产11.6%,差异极显著。年河南省玉米生产试验,13点汇总,13点增产,增产点率%,平均亩产.8kg,比对照郑单增产9.9%。

栽培技术要点:

1、播期和密度:6月上中旬麦后贴茬或浅耕灭茬后及时足墒播种,中等水肥地-株/亩,高水肥地不超过株/亩。

2、田间管理:科学施肥,浇好三水(即拔节水、孕穗水和灌浆水);苗期注意防止蓟马、蚜虫、地老虎;种肥每亩可施复合肥7.5-10kg,大喇叭口前期每亩追施尿素30-40kg,遇旱及时浇水,注意防治玉米螟,大喇叭口期用颗粒杀虫剂丢芯,防治玉米螟虫。

3、适时收获:玉米子粒乳腺消失或籽粒尖端出现黑色层时收获。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各地推广种植。

8、品种名称:怀玉23

审定编号:豫审玉008

申请单位:河南怀川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育种者:李文举、李继平、蒋付伟、王爱香、杜振华

品种来源:以自选系HC为母本,自选系HC为父本组配而成的单交种。

特征特性:夏播生育期-天。叶片绿色,芽鞘紫色,第一叶尖端椭圆形;总叶片数20.4片,株型半紧凑,株高-.8cm,穗位99-.3cm;雄穗一级分枝5-8个,护颖微红色,花药浅紫色;花丝紫色,果穗筒型,穗长16.2-16.6cm,穗粗4.6-4.8cm,穗行数14-18行,行粒数31.5-34.3粒,出籽率87.1-87.7%,秃尖长0.5-0.6cm;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穗轴红色;千粒重.7-.2g;平均田间倒折率0.9-1.4%,倒伏率0.1-2.1%,空杆率1.8-2.6%,双穗率0.2-2.1%。

抗性鉴定:年河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河南科技学院人工接种鉴定:抗矮花叶病、茎基腐病,中抗大斑病、小斑病、弯孢菌叶斑病、玉米螟、瘤黑粉病。年河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鉴定:抗小斑病、弯孢菌叶斑病、茎基腐病、穗腐病,中抗锈病,感瘤黑粉病和玉米螟。

品质分析: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检测:粗蛋白质10.92%,粗脂肪4.76%,粗淀粉72.93%,赖氨酸0.38%,容重g/L。

产量表现:年河南省玉米区域试验(株/亩),8点汇总,8点增产,增产点率%,平均亩产.2kg,比对照郑单增产9.6%,差异极显著;年续试,14点汇总,11点增产,增产点率78.6%,平均亩产.8kg,比对照郑单增产9.9%,差异极显著。年河南省玉米生产试验,13点汇总,12点增产,增产点率92.3%,平均亩产.4kg,比对照郑单增产12.9%。

栽培技术要点:

1、播期和密度:6月上中旬麦后贴茬或浅耕灭茬后及时足墒播种,中等水肥地-株/亩,高水肥地不超过株/亩。

2、田间管理:科学施肥,浇好三水(即拔节水、孕穗水和灌浆水);苗期注意防止蓟马、蚜虫、地老虎;种肥每亩可施复合肥7.5-10kg,大喇叭口前期每亩追施尿素30-40kg,遇旱及时浇水,注意防治玉米螟,大喇叭口期用颗粒杀虫剂丢芯,防治玉米螟虫。

3、适时收获:玉米子粒乳腺消失或籽粒尖端出现黑色层时收获。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各地推广种植。

二、水稻品种

(注:受篇幅限制品质分析、抗性鉴定及栽培技术要点略,查询点击阅读原文)

1、品种名称:汴稻1号

审定编号:豫审稻001

申请单位: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育种者:苏国民、汤玉煊、李绍伟、郑美成

品种来源:镇稻99/秋丰

特征特性:属粳型常规水稻品种,全生育期-天。叶绿色,主茎叶片数17-18片,株高.1-.3cm,株型紧凑,茎秆粗壮,剑叶挺直;穗长16.6-17.1cm,亩有效穗20.7-21万,每穗总粒数.2-.3粒,实粒数.6-.6粒,结实率86.7-90.3%,千粒重26.2-27.1g。

产量表现:年参加河南粳稻区域试验,11点汇总11点增产,平均亩产.8kg,较对照新丰2号增产9.7%,达极显著标准;年续试,11点汇总11点增产,平均亩产.1kg,较对照新丰2号增产11.4%,达极显著标准。年参加河南粳稻生产试验,10点汇总10点增产,平均亩产.6kg,较对照新丰2号增产10.8%。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沿黄稻区种植。

2、品种名称:新稻69

审定编号:豫审稻002

申请单位: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育种者:王书玉、薛应征、刘贺梅、孙建权、胡秀明等

品种来源:新稻18号/苏北9号

特征特性:属粳型常规水稻品种,全生育期-天,叶绿色,主茎叶片数平均19片;株高.7-.6cm,株型较紧凑,茎秆粗壮,穗长17.2-18.1cm,颖尖秆黄色,有短芒;谷粒椭圆形,种皮浅黄色;亩有效穗19.0-21.8万,每穗总粒数.8-.9粒,实粒数.6-.5粒,结实率79.0-87.7%,千粒重25.4-25.9g。

产量表现:年参加豫南粳稻区域试验,8点汇总8点增产,平均亩产.4kg,较对照郑稻18号增产12.9%,达极显著水平;年续试,8点汇总7点增产,平均亩产.4kg,较对照郑稻18号增产13.2%,达极显著水平。年豫南粳稻生产试验,7点汇总7点增产,平均亩产.4kg,较对照郑稻18号增产21.2%。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南部稻区种植。

3、品种名称:信粳18

审定编号:豫审稻003

申请单位:信阳市农业科学院

育种者:石守设、余明慧、程辉、胡建涛、王军威

品种来源:方欣1号/镇稻88

特征特性:属粳型常规水稻品种,全生育期-天。叶色浓绿,主茎叶片数平均17.8片;株高98.3-.5cm,株型紧凑,茎秆粗壮,剑叶挺直;穗长17.4-17.8cm;亩有效穗数17.5-20.3万,每穗总粒数.1-.1粒,实粒数.9-.7粒,结实率85.9-87.5%,千粒重24.2-26.2g。

产量表现:年豫南粳稻区域试验,8点汇总7点增产,1点减产,平均亩产.0kg,较对照郑稻18号增产10.8%,达极显著水平;年续试,8点汇总8点增产,平均亩产.1kg,较对照郑稻18号增产15.9%,达极显著水平。年豫南粳稻生产试验,7点试验7点增产,增产点比例%,平均亩产.9kg,较对照郑稻18号增产19.5%。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南部稻区种植。

4、品种名称:Y两优

审定编号:豫审稻004

申请单位:湖南袁创超级稻技术有限公司

育种者:周川广、朱发林

品种来源:Y58S×R

特征特性: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全生育期-天,叶色浓绿,叶片内卷直立,主茎叶片数15-17片;株高.8-.8cm,株型紧凑,茎秆粗壮;穗长24.8-25.3cm,亩有效穗17.1-18.1万,每穗总粒数.7-.0粒,实粒数.4-.5粒,结实率76.9-82.4%,千粒重26.9-27.9g。

产量表现:年豫南籼稻区域试验,8点汇总8点增产,平均亩产稻谷.0kg,比对照Ⅱ优增产11.6%,极显著;年续试,10汇总9点增产,平均亩产稻谷.6kg,比对照Ⅱ优增产4.8%,显著。年豫南籼稻生产试验,8点汇总8点增产,平均亩产.3kg,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6.24%。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南部稻区种植。

5、品种名称:科两优9

审定编号:豫审稻005

申请单位:湖南科裕隆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孙梅元、梁云波、吴升高

品种来源:科S/湘恢-9

特征特性: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全生育期-天;叶色浓绿,主茎叶片数13-15片,株高.2-.4cm,株型紧凑,茎秆粗壮,穗层整齐;穗长23.9-24.9cm,亩有效穗15.3-15.7万,每穗总粒数.8-.1粒,实粒数.2-.7粒,结实率76.5-82.3%,千粒重28.4-29.2g。

产量表现:年参加豫南中籼稻区域试验,8点汇总8点增产,平均亩产稻谷.5kg,比对照Ⅱ优增产12.3%,极显著;年续试,10点汇总9点增产,平均亩产稻谷.8kg,比对照Ⅱ优增产4.8%,显著。年参加豫南中籼稻生产试验,8点汇总8点增产,平均亩产.6kg,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5.6%。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南部稻区种植。

6、品种名称:Y两优

审定编号:豫审稻006

申请单位:河南农业大学

育种者:李俊周、陈震、杜彦修、孙红正、彭廷等

品种来源:Y88S×益恢66

特征特性: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全生育期-天。叶色浓绿,叶片内卷,主茎叶片数平均17.5片;株高.7-.9cm,株型紧凑,茎秆粗壮;穗长25.7-27.4cm,亩有效穗16.0-17.4万,每穗总粒数.1-.7粒,实粒数.0-.5粒,结实率82.1-86.5%,千粒重26.7-28.8g。

产量表现:年参加豫南籼稻区域试验,8点汇总8点增产,平均亩产稻谷.5kg,比对照Ⅱ优增产10.3%,极显著;年续试,10点汇总9点增产,平均亩产稻谷.5kg,比对照Ⅱ优增产5.6%,极显著;年参加豫南籼稻生产试验,8点汇总7点增产,平均亩产.3kg,比对照品种丰两优4号增产5.3%。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南部稻区种植。

7、品种名称:Y两优

审定编号:豫审稻007

申请单位:安徽国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韩仁长、余洪根、丁龙、黄冠、方先勇

品种来源:Y58S×豪恢

特征特性: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全生育期-天。叶色浓绿,主茎叶片数平均17.5片,株高.1-.3cm,株型松散,茎秆粗壮;穗长25.4-26.6cm,亩有效穗16.1-17.2万,每穗总粒数.7-.1粒,实粒数.4-.6粒,结实率78.6-83.0%,千粒重26.2-27.5g。

产量表现:年豫南籼稻区域试验,9点汇总8点增产,1点减产,平均亩产稻谷.0kg,比对照Ⅱ优增产4.6%,极显著;年继试,8点汇总7点增产,平均亩产稻谷.5kg,比对照Ⅱ优增产6.2%,显著。年豫南籼稻生产试验,8点汇总8点增产,平均亩产稻谷.0kg,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5.2%。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南部稻区种植。

8、品种名称:Y两优

审定编号:豫审稻008

申请单位:北京北农睿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丁乃然、宁万光、丁祺

品种来源:Y58S×R18

特征特性: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全生育期-天,叶色浓绿,叶片短而上挺,内卷,主茎叶片数平均17.8片;株高.1-.0cm,株型松散,茎秆粗壮;穗长25.2-26.1cm,亩有效穗16.9-18.3万,每穗总粒数.8-.1粒,实粒数.9-.7粒,结实率79.6-83.5%,千粒重27.0-27.5g。

产量表现:年豫南籼稻区域试验,9点汇总9点增产,平均亩产稻谷.0kg,比对照Ⅱ优增产4.7%,极显著;年续试,8点汇总8点增产,平均亩产稻谷.5kg,比对照Ⅱ优增产7.7%,极显著;年续试,10点汇总10点增产,平均亩产稻谷.8kg,比对照Ⅱ优增产6.7%,极显著。年豫南籼稻生产试验,8点汇总8点增产,平均亩产.2kg,比对照品种丰两优四号增产6.26%。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南部稻区种植。

9、品种名称:广两优

审定编号:豫审稻009

申请单位:信阳市旺达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张士旺

品种来源:广占63-4s×信丰

特征特性: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全生育期-天。叶色浓绿,主茎叶片数平均17.4片;株高.4-.9cm,株型紧凑,茎秆粗壮;穗长26.3-27.2cm,亩有效穗16.1-16.4万,每穗总粒数.3-.5粒,实粒数.4-.0粒,结实率79.5-84.5%,千粒重27.7-29.0g。

产量表现:年豫南籼稻区域试验,8点汇总8点增产,平均亩产稻谷.5kg,比对照Ⅱ优增产9.3%,差异极显著;年续试,10点汇10点增产,平均亩产稻谷.3kg,比对照Ⅱ优增产8.0%,差异极显著;年豫南籼稻生产试验,8点汇总8点增产,平均亩产稻谷.9kg,比对照种丰两优四号增产8.3%。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南部稻区种植。

10、品种名称:信优糯

审定编号:豫审稻010

申请单位:信阳市农业科学院

育种者:王青林、马汉云、霍二伟、扶定、沈光辉等

品种来源:信3Awx×信糯恢

特征特性: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全生育期-天。叶色浓绿,主茎叶片数平均16.4片;株高.5-.8cm,株型紧凑,茎秆粗壮,分蘖力中等;穗长24.8-25.6cm,亩有效穗16.3-17.1万,每穗总粒数.0-.3粒,实粒数.0-.5粒,结实率85.0-80.1-88.3%,千粒重27.5-28.5g。

产量表现:年豫南籼稻区域试验,8点汇总7点增产,1点减产,平均亩产稻谷.0kg,比对照Ⅱ优增产7.2%,差异不显著;年续试,10点汇总8点增产,2点减产,平均亩产稻谷.0kg,比对照Ⅱ优增产4.5%,差异显著;年豫南籼稻生产试验,8点汇总8点增产,平均亩产稻谷.5kg,比对照品种丰两优四号增产5.0%。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南部稻区种植。

三、大豆品种

(注:受篇幅限制品质分析、抗性鉴定及栽培技术要点略,查询点击阅读原文)

1、品种名称:商豆1

审定编号:豫审豆001

申请单位:商丘市农林科学院

育种者:张琪、闫向前、寇传喜、孙化军、闫延梅

品种来源:开豆4号/郑91

特征特性:属有限结荚中晚熟品种,生育期.5-.2天。株型紧凑,株高74.4-85.9cm;有效分枝数2.7-3.5个,主茎节数14.1-16.0个;叶片卵圆形,白花,灰毛,荚褐色,单株有效荚数53.6-56.6个,单株粒数.9-.5粒,百粒重16.0-18.2g;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脐褐色,成熟落叶性好;抗倒性0.5级。

产量表现:年河南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12点汇总10点增产,平均亩产.9kg,比对照豫豆22号增产7.7%,差异极显著;年续试,11点汇总8点增产,3点减产,平均亩产.5kg,比对照豫豆22号增产10.7%,差异极显著。年河南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8点汇总8点增产,平均亩产.6kg,比对照豫豆22号增产9.4%。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各地夏大豆区种植。

2、品种名称:安豆5

审定编号:豫审豆002

申请单位:安阳市农业科学院

育种者:徐淑霞、周青、申为民、张志民、郑丽敏等

品种来源:周-3-4/获黄三选-3

特征特性:属有限结荚中熟品种,生育期.0-.2天。株型紧凑,株高62.6-78.9cm,有效分枝数1.9-3.1个,主茎节数14.7-16.4个;叶片卵圆形,白花,灰毛,荚灰褐色,单株有效荚数43.2-49.3个,单株粒数85-.7个,百粒重23.8g;籽粒椭园,种皮黄色,脐褐色,成熟落叶性好;倒伏性0.5级。

产量表现:年河南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12点汇总,11点增产,平均亩产.2kg,较对照品种豫豆22增产8.9%,达极显著水平;年续试,11点汇总10点增产,平均亩产.6kg,较对照品种豫豆22增产14.4%,达极显著水平。年河南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8点汇总8点增产,平均亩产.8kg,比对照豫豆22号增产10.5%。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各地夏大豆区种植。

3、品种名称:濮豆

审定编号:豫审豆003

申请单位:濮阳市农业科学院

育种者:杨彩云、王晓莲、于会勇、李江涛

品种来源:濮豆8/郑

特征特性:属有限结荚中熟品种,生育期.0-.2天。株型紧凑,株高74.6-88.8cm;有效分枝2.7-3.0个,主茎节数15.5-17.6个;叶片卵圆形,白花,灰毛,荚褐色,单株有效荚数47.3-59.6个,单株粒数89.1-.1粒,百粒重20.6-23.1g;籽粒圆形,种皮黄色,脐黄色,成熟落叶性好;抗倒性1.0级。

产量表现:年河南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12点汇总,7点增产,5点减产,平均亩产.5kg,比对照豫豆22号增产8.0%,达极显著水平;年续试,11点汇总,10点增产,1点减产,平均亩产.1kg,比对照豫豆22号增产14.7%,达极显著水平。年河南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8点汇总8点增产,平均亩产.5kg,比对照豫豆22号增产11.6%。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各地夏大豆区种植。

四、棉花品种

(注:受篇幅限制品质分析、抗虫鉴定、抗病鉴定、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略,查询点击阅读原文)

1、品种名称:郑杂棉19

审定编号:豫审棉001

转基因生物名称:郑ZM19

申请单位: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育种者:贾新合、李宾、王保勤、刘书梅、杨晓明等

品种来源:郑HN×郑HN

特征特性:单价转抗虫基因杂交春棉品种,生育期-天。植株塔型,较松散,株高99.6-.3cm;叶色深绿,叶片掌状,中等偏大,茎杆茸毛较少;铃卵圆型,较大;第一果枝节位6.3-7.1节,单株果枝数13.1-14.6台,单株结铃23.2-23.9个,铃重6.1-6.8g,衣分38.6-42.6%,子指10.6-11.2g,霜前花率94.8-96.9%。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河南省各棉区春棉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2、品种名称:豫棉50

审定编号:豫审棉002

转基因生物名称:豫棉50

申请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育种者:房卫平、唐中杰、吕淑平、谢德意、聂利红等

品种来源:×银山8号

特征特性:单价转基因杂交春棉品种,生育期-天。株型塔型、较松散,株高.1-.3cm,叶色深绿,叶片掌状,茎杆少毛;铃卵圆形,中等偏大,吐絮畅。第一果枝节位6.5-6.8节,单株果枝数13.3-14.1台,单株结铃21.8-23.9个,单铃重5.9-6.7g,子指10.3-11.0g,衣分38.9-40.41%,霜前花率95.7-96.34%。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河南省各棉区春棉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3、品种名称:中棉所94A

审定编号:豫审棉003

转基因生物名称:中棉所94A

申请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育种者:范术丽、喻树迅、魏恒玲、庞朝友、王龙等

品种来源:中棉×特早熟材料

特征特性:单价转基因杂交夏棉品种。生育期98-.6天。植株筒型,株高64.4-72.0cm,第一果枝着生5.5-5.6节,叶绿色,叶片掌状,缺刻浅,茎杆茸毛稀,青紫色;铃卵圆型,铃面粗糙,有钝尖;单株结铃10.8-12.5个,铃重5.0-5.5g,衣分40.2-42.8%,子指10-10.4g,霜前花率89.3-95.7%。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于河南省棉区夏棉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4、品种名称:中棉所94A

审定编号:豫审棉004

转基因生物名称:中棉所94A

申请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育种者:范术丽、王龙、王寒涛、喻树迅、庞朝友等

品种来源:中棉×中

特征特性:单价转基因杂交夏棉品种,生育期94-天。植株塔型,较松散,株高73.7-75.2cm,叶色深绿,叶片掌状,中小;茎杆茸毛稀,青紫色;花冠乳白色;铃圆型,有钝尖,铃面光。第一果枝着生5.3-5.5节,单株有效铃10.8-11.6个,铃重5.1-5.8g,子指10.2-10.4g,衣分38.1-42.8%,霜前花率89.2-93.5%。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于河南省棉区夏棉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5、品种名称:百棉9号

审定编号:豫审棉005

转基因生物名称:百棉9号

申请单位:河南科技学院

育种者:王清连、张金宝、王清田

品种来源:百棉1号×BMD

特征特性:单价转基因杂交春棉品种,生育期-天。植株塔型,较紧凑,株高.2-cm,叶色深绿,叶片中等大小;茎杆茸毛少;铃卵圆形,吐絮畅,易收摘。第一果枝节位6.4-7.7节,单株果枝数13.9-14.9台,单株结铃21.2-24个,单铃重6.3-7.0g,子指11-11.9g,衣分38.8-40.7%,霜前花率86.2-96.2%。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于河南棉区春棉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6、品种名称:中棉所

审定编号:豫审棉006

转基因生物名称:中棉所

申请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育种者:姚金波、张永山、陈伟、李燕、褚丽等

品种来源:鲁棉研21号/库车-6

特征特性:单价转抗虫基因常规春棉品种,生育期-天。植株塔型,较松散,株高96.7-.0cm;叶色中绿,叶片掌状,中等大小;铃卵圆型,中等大小;第一果枝节位6.8-7.2节,单株果枝数12.9-13.9台,单株结铃20.5-22.6个,铃重5.9-6.5g,衣分39.5-41.65%,子指11.1-11.7g,霜前花率92.4-97.57%。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河南省各棉区春棉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7、品种名称:银山14号

审定编号:豫审棉007

转基因生物名称:银山14号

申请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育种者:房卫平、唐中杰、赵付安、李武、吕淑平

品种来源:豫棉21号/银山8号

特征特性:单价转基因常规春棉品种,生育期.9-天。植株塔型,较松散,株高93.1-.7cm,叶色绿,叶片中等大小;茎杆茸毛稀;铃卵圆形有尖,结铃较好,吐絮畅,易收摘。第一果枝节位6.4-6.9节,单株果枝数13.2-13.4台,单株结铃21.5-23.9个,单铃重5.6-5.9g,子指10.4-11.2g,衣分39.6-42.1%,霜前花率85.3-94.4%。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河南省各棉区春棉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8、品种名称:百棉15

审定编号:豫审棉008

转基因生物名称:百棉15

申请单位:河南科技学院

育种者:张金宝、王清连、王清田

品种来源:BM/BMD

特征特性:单价转基因常规春棉品种,生育期-天。植株塔型,较松散,株高92.9-.7cm,叶色绿,叶片大小适中;茎杆茸毛稀;铃卵圆形,结铃较好,吐絮畅,易收摘。第一果枝节位6.3-6.5节,单株果枝数13.3-14.3台,单株结铃19-21.5个,单铃重5.8-6.4g,子指10.5-11.4g,衣分39.2-41%,霜前花率83.8-94.9%。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省各棉区春棉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9、品种名称:GB

审定编号:豫审棉009

转基因生物名称:GB

申请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育种者:李俊文、龚举武、石玉真、刘爱英、商海红等

品种来源:sGK中/Y-8系

特征特性:单价转基因常规春棉品种。平均生育期-天。植株塔型,较松散,株高-.5cm,叶色深绿,叶片掌状;茎杆中毛;铃卵圆形,中等偏大;吐絮畅,易收摘。单铃重5.6-6.3g,衣分39.3-42.26%,子指10.5-10.6g,果枝数14-14.3台/株,第一果枝节位6.4-7.1,单株结铃22.5-25.9个,霜前花率95.0-95.8%。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省各棉区春播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五、花生品种

(注:受篇幅限制品质分析、抗病鉴定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略,查询点击阅读原文)

1、品种名称:豫花47号

审定编号:豫审花001

申请单位:花生遗传改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育种者:张新友、汤丰收、董文召、黄冰艳、徐静

品种来源:豫花/豫花15号

特征特性:属普通型花生品种,生育期-天。疏枝直立,主茎高34.9-51cm,侧枝长39.8-52.9cm,总分枝7.2-7.4个,结果枝6-6.4条,单株结果数15-16.4个,单株饱果数11.2-11.6个;叶片绿色、椭圆形;荚果普通形,果嘴中等,网纹粗、较深,缩缢较浅,百果重.1-.6g;籽仁椭圆形,种皮粉红色,百仁重84-90g,出仁率67.2-70.5%。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花生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各地花生产区种植。

2、品种名称:开农70

审定编号:豫审花002

申请单位: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育种者:谷建中、任丽、邓丽、李阳、金建猛等

品种来源:开农30/开选01-6

特征特性:属普通型花生品种,生育期-天。直立疏枝,主茎高31.0-46.4cm,侧枝长34.4-50.9cm,总分枝7.6-9.6条,结果枝5.8-6.3条,单株结果数13-16个,单株饱果数9.1-10.6个;叶片绿色、椭圆形、中等大小;荚果普通型,果嘴钝,网纹粗、较深,缩缢稍浅,百果重.4-.4g;籽仁椭圆形,种皮粉红色,百仁重90.8-.3g,出仁率70.5-71.6%。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花生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各地花生产区种植。

3、品种名称:濮花28号

审定编号:豫审花003

申请单位:濮阳市农业科学院

育种者:荆建国、聂红民、陈翠霞、李振华、李洁等

品种来源:濮/鲁花14号

特征特性:属普通型花生品种,生育期-天。疏枝直立,主茎高33.3-46.2cm,侧枝长37.5-49cm,总分枝9-10.3条,结果枝7.2-8条,单株结果数15.8-18.2个,单株饱果数10.8-13.1个;叶片浓绿色、椭圆形;荚果普通型,果嘴锐,网纹多细、较深,缩缢较深,百果重.3-.7g;籽仁椭圆形,种皮粉红色,百仁重77.9-81.8g,出仁率73.2-73.8%。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花生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各地花生产区种植。

4、品种名称:远杂12号

审定编号:豫审花004

申请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育种者:张新友、汤丰收、董文召、秦利、张忠信

品种来源:远杂/粤油7号

特征特性:属珍珠豆型花生品种,生育期-天。疏枝直立,主茎高28.3-42.1cm,侧枝长35.6-46.8cm,总分枝8.3-8.7条,结果枝6.5-6.8条,单株结果数16-17.5个,单株饱果数13.2-13.6个;叶片绿色、宽椭圆形、中等大小;荚果多茧形,果嘴不明显,网纹粗、较深,缩缢浅,百果重.8-.2g;籽仁多椭圆形,种皮粉红色,百仁重67.4-69.8g,出仁率71.2-71.9%。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花生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各地花生产区种植。

5、品种名称:信花

审定编号:豫审花005

申请单位:信阳市农业科学院

育种者:余明慧、石守设、张顺、胡建涛、程辉等

品种来源:鲁花9号/白沙6

特征特性:属珍珠豆型花生品种,生育期-天。疏枝直立,主茎高35.8-48.5cm,侧枝长39.5-51cm,总分枝8.7-9.6条,结果枝6.7-7.3条,单株结果数13.9-20个,单株饱果数10-14.4个;叶片绿色、宽椭圆形;荚果多茧形,果嘴短,网纹细、较深,缩缢浅,百果重.5-.7g;籽仁多桃形,种皮粉红色,百仁重71.5-81.6g,出仁率71.7-75.2%。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花生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各地花生产区种植。

七、小麦品种

(注:受篇幅限制品质分析及栽培技术要点略,查询点击阅读原文)

1、品种名称:春丰

审定编号:豫审麦001

申请单位:张三坤

育种者:张三坤刘建宗刘万代牛秋萍袁志平等

品种来源:兰考/豫麦18

特征特性:属弱春性多穗型早熟品种,全生育期.5-.3天。幼苗半直立,叶色青绿,长势偏旺,冬季抗寒能力差,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春季发育快,抽穗早;株型半松散,穗下节间长,旗叶宽大半披,蜡质重,平均株高70.8-79.1cm,抗倒能力一般;纺锤形穗,穗层整齐,成熟落黄好;籽粒半角质,白粒,黑胚率低;产量构成三要素为:亩成穗38.2-42.9万,穗粒数29.2-34.2粒,千粒重39.1-41.3g。

抗病鉴定:-年连续两年经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鉴定,中抗条锈病、叶锈病,高感白粉病,中感纹枯病。

产量表现:~年度参加河南省南部稻茬麦组区域试验,5点汇总,3点增产,2点减产,平均亩产.9kg,比对照品种豫麦18-99增产4.95%,不显著;~年度续试,6点汇总,6点增产,平均亩产.1kg,比对照品种豫麦18-99增产10.38%,达极显著水平,两年汇总平均增产点率81.8%。~年度河南省南部稻茬麦组生产试验,8点汇总,8点增产,平均亩产.2kg,比对照品种偃展4增产6.2%。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南部稻茬麦区种植。









































医疗白癜风
白癜风带的中药验方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ngqiuzx.com/sqxw/8407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