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四次党代会以来,面对繁重艰巨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布局,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应对各种困难挑战,凝心聚力,锐意进取,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发展活力持续迸发,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特别是进入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全面打响脱贫、国企改革、大气污染防治和城市建设“四大攻坚战”,截至目前已经取得初步战果,向中央、省委和全市万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

最近几天,徜徉在归德路、凯旋路上,双向8车道的宽阔马路车水马龙,两条跨铁路立交桥飞架南北,蓝天白云下的商丘钟灵毓秀,向世人展示着一幅现代化都市的崭新画卷——作为年市政府“十件实事”之一,中心城区条道路建设正逐步进入收官阶段。

近年来,每年的“十件实事”都列入内河治理、道路建设、公园绿地建设、保障房建设、教育医疗文化设施等一大批民生项目,切实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而支撑这一切的,正是全市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在承接产业转移、建设魅力商丘的道路上阔步前行,经济社会实现了新的跨越。

五年来,全市上下抢抓产业转移机遇,把握“持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基调,坚持以四项重点带全局、以“三区”建设求突破,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五年来,全市生产总值新增亿元,年均增长10.2%,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0.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亿元,年均增长18.6%。

五年来,商丘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都取得了显著成绩,是商丘发展科学性明显增强、后劲势能积蓄壮大的五年,是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的五年,是商丘形象地位显著提升、影响力不断扩大的五年。经过五年的努力,全市上下精神振奋、团结一致,党的领导不断加强,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显著好转,汇聚形成了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展现出光明前景。

8月22日下午,民权县绿洲办事处吴庄村贫困户葛伍田告诉记者:“一个月能领工资元左右,还养了20多只羊。一辈子都没想到会过上这样的好日子,感谢党、感谢政府!”这是我市在脱贫攻坚战中,坚持因户施策、精准帮持,让贫困户看到了希望、找到了出路。像老葛这样马上就可以稳定脱贫的农户比比皆是。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为20.9∶42.2∶36.9,二三产业比重较“十一五”末提高5.2个百分点。六大高成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较快,现代物流、电子商务、金融保险和文化旅游等发展迅速,信息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农业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粮食总产连年稳定在亿斤以上(含永城),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

年6月30日上午9时许,深圳证券交易所。随着一声声激越清脆的钟声,河南科迪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挂牌上市,成为我市首家上市的民营企业。商丘素有“豫东粮仓”的美誉。截至目前,我市粮食生产已经实现连续十二年丰收,其中十年粮食产量稳定在百亿斤以上,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年以来,在确保粮食增产增收的基础上,我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家,销售收入超亿元的88家,省级龙头企业数量居全省第一。

五年来,我市把工业作为稳增长、调结构的主阵地,把培育百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作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抓手,重点打造“三城五基地”,即食品工业城、纺织服装制鞋城、装备制造产业城、新材料产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五金工量具产业基地、农资化工产业基地、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现代新型工业体系。建立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及中小企业服务综合平台,设立工业企业应急还贷周转金,先后举办纺织服装制鞋、电动车、食品、制冷装备和阿里巴巴·商丘产业带线上线下联动展会,着力破解资金、市场、土地、用工等难题。

五年来,我市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突出发展商贸物流业,加快豫东综合物流集聚区建设,商丘保税物流中心获批,电商产业园、大学生创业园、传化物流港开工建设。围绕火车站区域升级改造和高铁商城建设,打造市区北部商业圈。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业,年接待游客万人次,增长12%;实现旅游收入22亿元,增长13%。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交通银行、中信银行成功进驻商丘,新增村镇银行1家、保险机构4家、证券机构3家。大力发展电子商务,阿里巴巴·商丘产业带已入驻企业家,累计交易额突破10亿元。全市电商企业余家,快递业完成万件,增长84.6%,业务收入增长56.9%。电子信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46亿元,成功建成全国首个百万级“全光网城市”。

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

市四次党代会以来,我市围绕产业集聚区建设,强化工业主导地位,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集聚发展,着力打造千亿级、百亿级产业集群。去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亿元,比上年增长14%;产业集聚区建成区面积达.9平方公里,从业人员33万人;完成工业增加值亿元,增长15%;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增长22%。

睢县产业集聚区内集中了安踏、阿迪达斯等60多家制鞋企业,吸纳了4万多人就业,一座“中原鞋都”悄然崛起;在柘城县,金刚石微粉市场占有率占全国的70%以上,成为国内最大的金刚石微粉生产基地;民权县制冷产业冷藏保温车国内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宁陵县产业聚集区集聚了史丹利、拉多美、嘉施利等19家复合肥企业,形成万吨设计产能……小到钢卷尺、运动鞋,大到制冷设备,都打上了“商丘制造”的印记。

分布在商丘六县三区(不含省直管永城市)的10个省级产业集聚区,构成了支撑商丘工业发展的筋骨。围绕一个“聚”字做文章,商丘产业集聚区走出一条主导产业清晰、特色鲜明的发展道路。截至目前,我市10个产业集聚区都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每个县都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产业集群:民权的“冷”(制冷产业)、柘城的“硬”(超硬材料)、夏邑的“纱”(纺织服装)、睢县的“鞋”(制鞋)、虞城的“尺”(五金量具)、宁陵的“肥”(农资化工复合肥)、睢阳区的“衣”(针织内衣)、梁园区的“药”(生物医药)……

目前,全市已形成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及制鞋、装备制造等3个百亿级以上产业集群。围绕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全市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7亿元。全市3个产业集聚区获得全省“十快”产业集聚区,3个服务业“两区”获得全省“十快”服务业“两区”,1个服务业“两区”获得全省“十强”服务业“两区”。

本报记者李道军司鹤欣

编:商字

投稿爆料丨







































骨肽注射液副作用有哪些
北京中科刘云涛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ngqiuzx.com/sqxw/8386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