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卫琳婧摄影/聂思瑶 国际教育学院关爱留守儿童夏邑支教小分队地理课程受孩子们欢迎 7月16日,在总结前一天工作的基础上,夏邑支教小分队对课程安排进行了调整,除文化课和素质课之外,又增设了地理课程,目的在于让孩子们认识外面的世界,开阔眼界。 趁着课间,队员宋怡宁在黑板上画好中国地图的大致轮廓。铃声一响,队员聂思瑶走进教室,她先告诉了同学们地理是什么,应该怎么学习地理。然后,又给同学们指出了他们家乡夏邑县在地图上的位置,然后以夏邑县为起点,层层递进地介绍了河南省、中国、亚洲、地球的基本知识。一节课下来,孩子们从懵懂不解变得开始对地理课产生兴趣。课下,孩子们围着老师不停地问问题。 夏邑县的孩子大多数常年一直被留守在家中,由爷爷奶奶照看,对外面的世界了解甚少。夏邑支教团队希望通过地理课等课程,告诉他们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带他们出去“走走”。据悉,关爱留守儿童--国教夏邑支教小分队是河南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校重点团队之一。接下来,团队将围绕语数外、舞蹈、手工等课程与孩子们进行沟通和交流,提升孩子们的素质教育,促进孩子们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国际教育学院关爱留守儿童夏邑支教小分队第一阶段工作顺利结束 7月17日,国际教育学院关爱留守儿童夏邑支教小分队已经顺利完成支教第一阶段的教学安排和工作。 支教活动已经进行了三天,团队为孩子们开设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程。除语文、数学、英语这些基本课程外,还开设了手工、舞蹈、音乐等素质课程,其中,素质课程尤其受到孩子们的喜爱。在素质课上,队员和孩子们一起动手动脑,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队员和孩子的感情基础,也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同时,在语数外这些基础课程上,队员们注重孩子们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的培养,而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引导他们更好的学习。 在课下时间,团队坚持每天互相交流,总结经验,逐步改进。据悉,关爱留守儿童--国教夏邑支教小分队是河南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校重点团队之一。接下来,团队将对孩子们的家庭进行走访,了解孩子们的家庭状况,心理情况等信息,以便于更好的了解孩子、关爱孩子,带给他们“阳光”。 国际教育学院关爱留守儿童夏邑支教团队第一天家访工作顺利完成 7月18日早上九点,在孩子们的带领下,国际教育学院关爱留守儿童夏邑支教团的成员们开始了高年级同学家访的工作。 这次家访共走访高年级12个孩子的家庭,进入家中与家长深入交谈,了解自身和家庭的基本情况。家访的过程中,几个孩子给队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高迪是一位四年级的学生,在校表现积极,受到队员们的一致表扬。在家访的过程中,队员们了解到高迪的爸爸常年外出打工,在家中,她和失明的妈妈互相照顾。但由于家中缺乏劳动力,所以爸爸在打工的同时需要回家兼顾农活。在队员们出门的时候,小高迪悄悄告诉队员,她其实很想爸爸。 闫帆和闫浩鹏是兄弟俩,平时在学校比较调皮。在家访的过程中,队员们见到了他们的爷爷奶奶。在聊天的过程中,得知他们的父母常年在上海打工,由于离家较远,只能过年的时候回家一次,平时的农活就落在了爷爷奶奶身上。兄弟俩说,爸爸妈妈每隔两三天就会往家里打电话,询问他们的学习和身体情况。当队员们问到最相对爸爸妈妈说什么的时候,兄弟俩一起说到,你们辛苦了。 通过走访,队员们发现由于父母常年外出打工,所以大部分孩子都由家中的爷爷奶奶抚养。同时,由于家中还有农活,所以在课余的时间里,他们会帮助家中分担一些农活。关于对支教工作的评价和期待,家长们一致希望能多增加孩子语数外这些基础课程的比重,提高孩子们的文化知识。 编辑:刘通 赞赏 长按苏孜阿普片太原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