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传多日后,今天,国务院对外公布《关于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批复》,这意味着中原城市群正式跻身七大国家级城市群。 《批复》公布后,小假从权威渠道,独家拿到一份中原城市群内部空间布局的资料。闲话不说,小假省去套路,直接分享干货。 根据资料,中原城市群将重点打造郑州大都市区,沿高铁线路形成米字形产业发展轴,构建“一核四轴四区”的空间分布格局,经过15年发展后,年全面向世界级城市群迈进。 资料图:中原城市群在全国的区位(图片来自网络) 1什么是“一核四轴四区”?一核,是指中原城市群的核心——郑州大都市区。根据规划,郑州大都市区以郑州为(中心),范围包括郑州市全部区域,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四个市中心城区(次中心),还包括巩义、武陟、原阳、新乡(县)、尉氏、长葛、许昌、平原新区(新兴中心)。 四轴,分别指陇海铁路发展轴(辐射郑州、开封、洛阳、三门峡、商丘等地级市和沿线的县城)、京广铁路发展轴(辐射安阳、鹤壁、新乡、许昌、漯河、驻马店、信阳等地级市和沿线的县城)、郑济-郑万高铁发展轴(辐射濮阳、平顶山、南阳等地级市和沿线的县城)、郑太-郑合高铁发展轴(辐射济源、焦作、周口等地级市和沿线的县城)。 四区,具体来说就是东西南北四个示范区:商丘、周口、漯河和相邻省辖市组成的东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洛阳、平顶山、三门峡、济源和相邻省辖市组成的西部转型创新发展示范区;南阳、信阳、驻马店组成的南部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安阳、鹤壁、濮阳和相邻省辖市组成的北部协同发展示范区。 米字形高铁发展轴 可以说,“一核四轴四区”的发展格局,既强调了郑州大都市区的核心地位,又充分利用了米字形高铁的辐射带动,同时还兼顾了东西南北四个区域的区域定位。 按照规划,截止年,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全面实现,在全国发展大局的地位快速上升,成为引领中西部、服务全国、融入全球门户,全面向世界级城市群迈进。 2郑州大都市区内各城市功能定位是啥?小假还发现,作为中原城市群的核心,新规划的郑州大都市区,是以往提到的郑州都市区的升级版,在空间上做了大幅拓展,拓展后的郑州大都市区面积接近1.5万平方公里,大都市区内人口超过万人。 按照小假拿到的初步规划,郑州大都市区内的各个城市有着清晰的功能定位。 中心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升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强化国际物流、创业创新、对外开放、金融商贸功能,年发展成为常住人口超万的超大城市(小假注:年末郑州常住人口万人)。 中原城市去核心,郑州大都市区大致范围(图片来自网络) 次中心开封:建设新型工业化城市和国际旅游文化名称,年中心城区人口达到万人。 新乡: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健康休闲基地,年中心城区人口超过万人。 焦作:建设新型工业城市和国内知名山水旅游目的地,年中心城区人口达到万人。 许昌: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区域现代物流中心,年中心城区人口超过万人。 新兴中心对巩义、新郑、荥阳、长葛、平原新区,按照中等城市标准进行建设,发展成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活力新城。 对新密、登封、中牟、尉氏、武陟、原阳、新乡(县),加强与中心城市协作联动。 3近期、中期、远期怎么推进?根据规划,中原城市群目标是建设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国家级城市群。具体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阶段。 其中近期为——年,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初见成效,郑州大都市区内各快速通道加快建设,郑(州)开(封)、开(封)港(区)、许(昌)港(区)、郑(州)新(乡)、新(乡)焦(作)、荥(阳)巩(义)之间产业建设全面启动,郑州大都市区框架初步形成。 郑州金水立交桥夜景(图片来源网络) 中期为——年,中原城市群基本建成国家级城市群,成为支撑全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大都市区内一体化发展的框架形成,中原城市群米字形高铁全面建成。 远期为年——年,全面实现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成为引领中西部、服务全国、融入全球的开放门户,向世界级城市群进发。 我们可以这么理解中原城市群和郑州大都市区的关系,在中原城市群中,以郑州这个特大城市为核心,商丘、濮阳等各个兄弟城市相互协作、充分竞争、资源互补、产业分工,形成经济、交通、网络等联系异常紧密的关系,最终形成高度一体化的城市群。 而在郑州大都市区中,则更加强调新乡、开封等其他县市对郑州辅助和一体化关系,可以理解为各城市已经高度一体化的小城市群。 郑州大都市区高度一体化能达到什么程度呢?我们可以参考京津冀和长三角城市群的一些经验。按照规划,京津冀有望实现交通、税收、海关、区号、经济政策、民航、公共服务等多方面的一体化,打破行政区之间的壁垒,例如取消漫游费、共用公交一卡通、统一区号等。 而郑州大都市区的终极目标也是这个方向,甚至以后在郑州买房,对郑州大都市区的市民不设限,也不是不可能。 因篇幅,本文未完,扫码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