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个人征信越来越重要。如果欠下银行巨额贷款,还能不能继续贷款?答案是不能。但在河南商丘,却有人在同一家银行不停借贷,且拒不归还,给银行造成呆账、坏账。而银行不仅没有及时制止,反而持续放贷。

近日,商丘市民赵波向本网反映称,河南商丘的河南农村信用社合作社——商丘华商农村商业银行及多个县农村信用社,明知以蔡某明为首的蔡氏家族在违规借贷、且无还款能力,却仍违规操作,向蔡氏家族成员及旗下多家公司提供巨额贷款,最终导致这些贷款无法收回,形成了呆账、死账,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据赵波介绍,蔡某明和家人名下共有32家公司(本网通过“天眼查”证实此事为真),多年来通过各公司间相互担保、虚购贷款用途、伪造财务报表等,来骗取多家银行贷款,其中仅在商丘市华商银行及多家县级农信社,就多次贷款、总体数额巨大。而华商银行和这些县级农信社明明知道,却仍违规放贷,导致呆账、坏账等后果。

本网从中国执行网(zxgk.court.gov.cn.)查询获悉:从年7月5日到10月8日,商丘虞城县法院、柘城县法院、梁园区法院等多个法院,先后做出14份执行裁定书,它们分别是虞城法院的()豫执号、号、号、号、号以及()豫执号执行文书,柘城县法院()豫执号、号、号、号执行文书,夏邑县法院的()豫执号、号执行文书,还有商丘梁园区法院的()豫执恢号、执恢号执行文书等。

这些执行文书,均是河南农村信用社要求执行蔡氏家族拖欠商丘华商银行及各县农村信用社的贷款,总计.万元。

执行文书同时显示,截至目前,这些贷款全部处于法院强制执行阶段,全部未履行。也就是说,这些国有资产可能已流失、无法追回。

据赵波介绍说,这些执行裁定书非常集中,那是因为商丘的河南农村信用社发现,以蔡某明为首的蔡氏家族贷款数额巨大且无法还款,为了躲避将来金融监管部门的追责,才紧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据悉,在河南农村信用社在向蔡氏家族贷款时,该家族的公司已经被其他法人和个人数十次起诉到法院诉讼,败诉后因不执行生效判决,蔡氏家族成员多人多次列入“失信黑名单”。据了解,蔡氏家族注册有31家公司,都是蔡氏家族5兄弟的家族成员担当法人、股东。

赵波介绍说,蔡胜明和家人虽然已经严重失信,但仍利用这些公司相互担保、虚构贷款用途、伪造征信、伪造财务报表、勾结银行高管人员,共同骗取商丘华商银行和农信社大量资金,并将这些资金挥霍或挪作它用,造成大量国有资产的流失。

那么,本网不禁疑惑,既然商丘华商农村商业银行作为政府商业银行,有着非常严格的贷款审核流程,既然蔡氏家族已经骗取多笔巨额贷款,为何还要继续放贷呢?

据介绍,蔡某明的五弟蔡某南是在睢阳区华商银行担任领导工作,其五弟媳朱某霞在商丘市华商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部上班,蔡某南和朱某霞成为了蔡胜明的内应,在其家族成员共同非法操作下,商丘华商银行先后向蔡氏家族的旗下的6家公司提供了巨额贷款。

商丘华商银行及农信社的内部征信系统及贷款调查信息不能互通么?

这6家公司是:1河南兴商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2河南博宇建筑劳务有限公司。3北京华盛融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4商丘兴商实业有限公司。5柘城兴商置业有限公司。6河南鸿博置业有限公司。这6家公司分别通过不正当手段在商丘市下辖虞城县、睢县、柘城县、夏邑县等农信联社贷款近亿元,至今没有1家公司还清贷款。

据赵波介绍说,蔡胜明通过送礼、拉关系腐蚀县级农信社理事长和联社主任,一笔笔违规贷款就这样发放给了蔡氏家族成员及旗下公司…违规的贷款,加上违规使用,最终变成呆账及死滞贷款,无法收回,造成大批国有资产流失。

《刑法》规定,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以其他方法,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属于涉嫌诈骗银行贷款罪。反映人表示,如果没有商丘华商银行、柘城农信社、虞城农信社、夏邑农信社的高层管理者的协助及批复,蔡氏家族不可能轻而易举骗取银行贷款。他认为,这些管理层明知自己行为是违反银行规定、明知贷款不符合贷款条件,却仍然批复,使贷款审批程序流于形式。那么,商丘华商银行及县级农信社某些工作人员有渎职和失职行为。

让本网疑惑的是,尽管蔡姓家族通过各种手段被累计发放数十笔贷款,可其可能涉嫌诈骗行为却没有被移送到公安机关。这才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对此,本网将继续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ngqiuzx.com/sqsh/8730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