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知道是不是我呢?”在坐的人也都跟着大笑,邓晨心中暗自欢喜。后来他对世祖说:“王莽执政残暴,盛夏斩首犯人,这是上大要灭亡他的时候了。过去在宛地聚会说的话难道要应验了吗?”世祖微笑不语。到世祖起兵,邓晨立即率军跟从世祖。]世祖于是与李轶起兵宛城,哥哥刘伯升起兵舂陵,邓晨起兵新野,各路军会合共同攻打长聚。   新市王匡等人立刘圣公为天子,杀害了刘伯升。[刘玄,字圣公,世祖的同族兄长。在平林逃避官吏追捕时,王匡等人拥立他为帝。当初,自从王莽篡夺汉朝王位,刘伯升常常忿懑,思虑匡复社稷的事,不经营家中的产业,倾荡家产,结交天下英雄豪杰。王莽末年,盗贼蜂起,刘伯升召集豪杰商议起兵讨伐王莽。于是派亲近之客邓晨从新野举兵,世祖、李轶从宛地起兵,伯升从舂陵起兵,子侄共有七八千人,安排归顺的人,自称为“柱天都部”,又派刘嘉利诱新市、平林兵首领王匡、陈牧等人合军前进,一同攻打长聚。   诸将计议立刘氏兄弟为首领,来顺从众人的愿望,豪杰都立刘伯升为王。但是新市、平林的将帅都喜欢放纵,害怕刘伯升的威严圣明,喜欢刘圣公胆小懦弱,就预先制定计策,立刘圣公为帝,然后召见刘伯升,说明他们的计议。   刘伯升说:“各位将领要尊立汉朝宗室,功德不小。以我的愚见,还有不赞同之处。现在赤眉军发动起青徐地区的几十万人,听说南陽兵立汉朝宗室为帝,恐怕会又自立一个君主。这样,义军内部将要自相残杀。现在王莽未消灭,而宗室之间却相互攻伐,这是让天下人对我们产生怀疑,自己损害自己而非打败王莽的好办法。况且首先起兵称立帝号的,很少有能最后成功的,陈胜、项羽就是这样的例子。从舂陵到宛地三百多里,没攻下几座城池,急忙自己尊立为帝,成为天下人攻击的靶子,让后来起兵的人抓住我们的不利处,这不是一条妙计。但事已至此,暂且称王自立,发布号令,假如赤眉军所拥立的君主贤明,我们就去归顺他;如若没有拥立,打败王莽后,剪除赤眉军,再拥立皇帝也不迟。希望你们大家好好考虑。”各将领不听从刘伯升的意见,于是立圣公为帝。因这件事,天下豪杰大失所望。刘伯升的部将刘稷勇冠三军,听说拥立圣公为更始皇帝,大怒,说:“本来起兵共同谋划天下大事的是刘伯升兄弟,更始是干什么的?”更始君臣听说这件事后,内心忌惮刘稷,列兵几千人捉住刘稷,要杀掉他,刘伯升据理力争。李轶、朱鲔于是劝说更始帝把刘伯升也一起抓起来,当天就杀了他俩。李轶与世祖于是有了仇怨。后来李轶靠冯公孙送秘信给世祖,请求效忠,大家都劝世祖收留他。世祖于是微露李轶信给众人看,说:“李轶信中多诡诈之词,让人不能相信。”于是把李轶的信交给守尉,信的内容已经公开披露,朱鲔派人杀了李轶。]建号更始元年。更始封世祖为偏将军攻打昆陽。王莽听说起义兵拥立汉朝宗室为帝,非常害怕,派大司徒王寻、大司空王邑带兵百万去昆陽讨伐世祖,世祖大败王莽的军队。[当初,刘伯升带兵攻下宛地已经三天了,世祖还不知道,假装派人到昆陽城中报信,谎称宛地援军到了,送信人假装跌倒,把信掉在地上,王寻、王邑得到信,看后不高兴。世祖手下的诸将领屡战屡胜,士气大盛,无不以一当百,世祖于是率敢于赴死士兵三千人,从城西门冲出,直入敌军的中军。王寻、王邑阵营大乱,世祖率军趁着锐气急追敌军,杀了王寻。王莽的军队大败,逃跑的人自相践踏,一直逃跑近一百多里。正赶上风雨交急,大雨倾盆,滍河水暴涨,溢过两岸堤坝,淹死的人数以万计,连滍水都被堵塞。]三辅地区的豪杰共同诛杀了王莽,带着他的脑袋到宛地见更始帝。更始帝让世祖任大司马的职务,拿着符节北渡黄河,镇守抚慰北方州郡。[邓禹骑马北渡黄河,追击世祖。世祖看见邓禹非常高兴地说:“我有任命官吏的特权,先生远来,想在我手下任职吗?”邓禹说:“不愿意。你威望德行超越四海,我邓禹如果能效微薄之力,将来就能名垂史策。”世祖大笑,于是留宿邓禹。邓禹进一步劝说道:“更始帝即使集军关西,太行山以东也不会安宁。赤眉、青犊这些军队常常打着起义军的旗号成千上万地聚集三辅。更始的军队还没有挫败过它,它也不听更始的号令,各将领都是从平庸的人中崛起的,志在获得钱财,争相使用武力,只是每天自寻快乐罢了。   没有一个忠良明智,深谋远虑,想要尊立君主安抚百姓的人。四面分崩离析,局势是可以看出来的。你虽然有建立藩国和辅佐的大功,恐怕还不能有所成就。当今之计,不如招纳英雄豪杰,取悦民心。重建高祖的大业,拯救天下百姓的性命,你考虑到这些事情,天下不怕不安定。”世祖听后非常高兴。   及至随世祖到广阿,世祖展开地图指给邓禹看,说:“天下郡国那么多,我现在只得到其中的一个,你以前说考虑到这些事情,天下不怕不安定是什么意思。”邓禹说:“现在天下分散混乱,人民思念圣明的君主,就好象儿子思念母亲。古代君主兴起的原因在于厚施德行给百姓,而不在地方的大小。”   世祖非常高兴。冯异劝世祖说:“百姓思念汉朝很久了。现在更始手下的各将领骄横暴虐,所到之处,抢劫掠夺,百姓对此很失望,但又没有可以依靠拥戴的明君。现在你在北方有特权,可以不必请示,自行决定军政事务,施予百姓恩德。只有有桀、纣的残暴混乱,才能显示出商汤、武王的功劳。现在百姓长期挨饿,容易让他们吃饱。当务之急应当赶快派官吏巡行各郡县,审理冤案,施行恩惠。世祖听取了他的建议。]王郎假称自己是成帝的儿子子舆,自立为大子,定都邯郸,派遣使臣让各郡国投降,世祖灭掉王郎。[王昌又名王郎,赵国邯郸人。平素以卜相为业,常认为河北有天子气象。当时,赵缪王的儿子刘林喜好奇异之术,在赵、魏间行侠,王郎与他们交好。当初王莽篡位,长安城中有称自己是成帝儿子子舆的,被王莽杀掉了。郎于是称自己是真正的子舆。更始元年冬天,刘林等人带领车辆、马匹好几百,早晨进入邯郸城,立王郎为天子。世祖进攻邯郸,王郎的少傅李立为内应,打开城门迎接汉军,于是世祖攻克邯郸,杀了王郎。世祖收集公文,得到官吏与王郎有关毁谤世祖的有几千章。世祖不检查,召集各将领烧掉它,并说:“这是为让那些有反复行为的人安心。”   世祖的威望名声日渐大噪,更始开始疑虑,于是派使臣封世祖为萧王,命令世祖罢兵,与其他有功的将领一起返回长安。派苗曾担任幽州牧,韦顺任上谷守,并管理北方的州郡。[当时世祖住在邯郸宫中,耿弇请求摒开左右与世祖私谈,说道:“现在更始朝政治混乱,君臣yín乱,将领在京师外擅自发令,不受节制,贵族国戚在京都内骄横霸道,天子的命令没出城门,所任命的牧、守动辄自己升迁改变,弄得百姓无所适从,士人不敢安心。官吏掳掠财物,劫掠妇女,有些钱财珠宝的人,到了不能活着回家的地步,百姓顿足捶胸,反而思念王莽当朝的时候。另外,象铜马,赤眉之类的起义军有几十个,数量有近一百万,而刘圣公却不能管理,失败必在眼前。你首先从南陽举事,攻破了王莽的百万大军。现在你平定黄河以北,占有天府之国,凭德义来征战讨伐,只要你一发号令,必然有人响应,天下可以很快地通过传递檄文而平定了。国家是最重要的,不可以让外姓的人得到。听说使臣从西面都城过来,想要让你罢兵,千万不能听从。现在你手下将士死伤的很多,我愿意北回幽州,多发精兵,来成就国家大计。”世祖听后大悦。耿弇回到上谷,杀了韦顺等人。]世祖推辞,不接受封号,也不听从征召返回长安,杀了苗曾等人,从此以后与更始朝分道扬镳。   这时,长安政治混乱,各地义军背叛更始,世祖平定了这些叛乱。[梁土刘永在睢陽擅自发令,不受节制,公孙述在巴、蜀称王,李宪自立为淮南上,李丰自称为楚黎王,张步举兵琅琊,董宪举兵东海,岑延举兵汉中,田戎举兵夷陵,他们都设置将帅,入侵掠夺周围郡县。另外,象赤眉、铜马这样的起义军,不计其数。当初,铜马军前来投降,投降后又内心不安。世祖知道他们的意图后,命令他们各归阵营约束兵马,自己骑着马按照行列安排阵势,投降的人都说:“萧王对咱们推心置腹,怎么能不以死相报呢?”因此都真心归服世祖。世祖派耿弇讨伐张步,张步听说,就派大将费邑屯兵历下,又分一部分兵驻守祝阿,另外在太行、钟城列几十座阵营等待耿弇的军队。耿弇渡过黄河,先攻打祝阿。从早晨开始攻城,没到中午就攻下了,故意让开重围的一角,让祝阿的兵土得以逃奔钟城。钟城人听说祝阿的军队大败,非常害怕,放弃钟城逃跑了。费邑分派他的弟弟费敢把守巨里。耿弇留部分兵威胁巨里,并派人多伐树木,扬言要填塞壕沟攻城。几天后,有投降耿弇的人把这件事告诉费邑。费邑听说耿弇要攻打巨里,打算前来救援。耿弇于是下令:“过三天将全力攻打巨里。”暗地里放了俘虏,让他回费邑军中。回来的人果然把耿弇攻巨里的日期告诉了费邑。到了攻城那天,费邑果然亲自率兵救巨里。耿弇高兴地对诸将说:“我之所以修备攻城的东西,是想引诱费邑来。现在他来了,我求之不得。”于是分派三千人把守巨里,自带精兵登上高坡,利用高处与费邑军会战,阵前斩了费邑。不久,把费邑的首级挂到巨里城。城中的人害怕,费敢率军逃跑,归降张步。张步当时在剧地,派自己的弟弟张蓝把守西安县,各郡太守把守临淄,两地相距四十里。耿弇进军驻扎在两个城池之间。耿弇见西安城虽小,但异常坚固;临淄城虽大,实际很容易攻打。于是下令各部五天后攻西安城。张蓝听说后,日夜警惕防守。   到攻城的那天半夜,耿弇下令各将领都在寝席上进食,等到天亮到临淄城,出其不意,半天攻下了城池,占领了临淄。张蓝害怕,于是带领军队逃回剧地。耿弇命令士卒不得随意抢掠到剧城下,必须等张步到了,才攻打,以此来激怒张步。张听说后,大笑,到临淄攻打耿弇。耿弇先出兵临淄水上,想用骑兵冲击张步的军队,耿弇怕挫了张步军的锐气,使张步不敢前进,故意表示软弱来放纵敌军的气焰,带失回到小城,陈兵在内。张步军气焰骄纵,直攻耿弇的阵营,与刘歆会战。耿弇登上王宫残破的高台上观战,见刘歆与张步军交锋,自带精兵横冲张步阵中,大败张步,张步逃跑,投降世祖。耿弇想要招降张步的旧军,命令陈俊追击。于是平灭了张步的军队。]赤眉军进函谷关,攻打更始。世祖派邓禹带兵向西,乘更始、赤眉混乱从中取事。[赤眉军首领樊崇立刘盆子为天子,杀人长安,杀掉更始帝,抢劫掳掠关中。]   于是诸将上尊帝号,命有司在鄗南千秋亭五城陌设立祭坛,世祖即皇帝位。[诸将上奏:“汉朝出现王莽,宗庙之事废驰,天下豪杰愤怒,百姓遭受涂炭,大王与刘伯升首先举兵起义,更始凭借刘伯升的功绩荣登帝位,但是不能承袭汉朝大统,败坏纲纪,盗贼与日增多,百姓危惧忧愁。大王初征昆陽,大败王莽军,后来又攻下邯郸,北方州郡一一平定,天下三分,大王占据了二分,拥有众多土地,士兵百万,论武力,没有敢跟你抗衡的;说文德,人们简直找不到适当的词汇来歌颂。我们听说国家不可以一日无君,希望大王不要谦逊拒绝,以国家为重,以百姓为重。”强华从关中捧着赤伏符进见:“刘秀发兵攻打无道之人,四方蛮夷聚集,群龙斗于郊野,四七之时从高祖建汉至光武重建共年,火为主。”然后刘秀即皇帝位。]十月摆驾东都洛陽,赤眉军投降。[大司徒邓禹、冯异、刘弘等人征讨赤眉军。冯异说:“我曾与敌军拒守华陰,经过几十天,虽然多次捕获敌军勇将,但是余兵还很多,可以稍微施加恩德信义,竭力引诱受难的士兵,再用兵攻打。皇上派各位将军驻扎澡池,为了让贼军向东,我带兵攻敌西部,一举就可攻破,这是万无一失的计策。”邓禹、刘弘不采纳冯异的建议,于是与赤眉军大战。赤眉军假装溃败,抛弃辎重逃跑,车上都装着土,土上盖着豆子,士兵饥饿,争先抢豆吃。赤眉军还兵,攻击刘弘的军队,刘弘军溃败,冯异和邓禹救了他。赤眉军稍向后撤退,冯异回营约定日期与赤眉军作战。冯异让战士换上与赤眉军相同的军装,埋伏在路的两侧。第二天,赤眉军派一万人攻打冯异的前头部队,冯异分兵救援,敌军见对方势力软弱,于是全力攻打。冯异纵兵大战,到中午,敌军士气衰落,路两侧的伏兵突然起来,衣服与赤眉军混杂,赤眉军不能认别,于是惊慌溃败。赤眉军君臣投降,捧着皇帝玺绶进献世祖。]   平定了隗嚣,消灭了公孙述,天下安定。世祖驾崩南宫,时年六十三岁。   世祖的末代子孙灵帝任用宦官曹节等人。曹节等人假传圣旨杀了太傅陈蕃和李膺,并把两人的同党也都囚禁起来。中平九年,黄巾盗贼兴起。[巨鹿人张角自称“大贤良师,信奉黄老,召收弟子,连结各个郡县,约定三月五日一齐举兵,派唐周通知各地,张角于是举兵,头戴黄巾作为标志。]灵帝驾崩,太子刘辩即位。董卓入主朝政,于是废灵帝为弘农王,立献帝。李傕逼迫皇帝东迁;曹操迁移献帝定都许昌,曹操死后,献帝被迫让位给曹丕。   曹操,字孟德,沛国谯地人。死后追封为魏武帝。灵帝在位时,曹操担任曲农的校尉。   汉朝末年,宦官当权,何进谋划诛杀宦官,太后不许,何进于是下令四方将领进京,想要以此来恫赫威胁太后。[陈琳进谏说:“《易》称‘到了山脚下就用不着看林人做向导了’,谚语有‘蒙住眼睛捕捉麻雀’,这些都是自欺欺人的做法。微小的东西,尚且不可以通过欺诈得到,何况国家大事,怎么能用欺诈的手段办成呢?现在,将军你掌握国家大权,以龙虎之威雄视天下,决断由心。如果象你那样做的话,无异于烧旺炉火而燎毛发。应当速发雷霆之威,进行通变,立即决断,虽然违背常道,但是合乎天理,上天百姓也都顺着你。但现在你反而放下自己的权力,征求外部援助,大兵一旦聚集京师,势力强大的就会称雄,所以说‘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必定不会成功,只是导致祸乱的台阶。”何进不采纳陈琳的建议。]董卓率军到京师,废灵帝为弘农王,立献帝。京师大乱。   太祖逃出关,至陈留,散尽家财,召集义兵汇合己吾。太祖与后将军袁术、冀州刺史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渤海太守袁绍同时举兵,合兵数万推袁绍为盟主,[众人设置坛场,共同盟誓,臧洪举着一盘血盟誓说:   “汉朝宗室不幸,帝王纲纪失去承继。贼臣董卓,骄纵暴虐,残害及于皇帝,屠毒流于百姓。天下大事荒废,剪灭天下异己。兖州刺史刘岱、豫州刺史孔伷等人纠集义兵,同赴国难。凡是我的同盟,齐心协力,共效人臣操守,即使脑袋掉了,也绝无二心。有背叛此盟誓的,断子绝孙,死无葬身之地。皇天后土,祖宗神灵,都来看我们的行动吧。”臧洪在盟坛下慷慨流泪,听到结盟誓词的人也都激动昂扬不己。]曹操为奋武将军。董卓听说盟军举兵,于是迁移天子定都长安,留下军队屯守洛陽,司徒王允与吕布联合杀掉董卓。   杨奉、韩暹护送天子返回洛陽。太祖到洛陽卫京县,韩暹逃跑了。太祖以洛陽被焚烧,残损破败为由,敬请天子定都许都。下诏谴责袁绍依仗地广兵强,结党营私,不为王事效力。[袁绍当时正兼并公孙瓒以及四州的土地。]袁绍于是进攻许都,太祖在官渡大败袁绍,袁绍吐血而死。[袁绍,字本初,汝南人。任司隶校尉。董卓商议废灵帝、立献帝,袁绍不赞同。董卓大怒,袁绍把符节挂在东门,奔逃冀州。董卓出重金捉拿袁绍。伍琼是董卓信任的人,暗地为袁绍游说:“废立皇帝的大事,不是一般人能够办到的。袁绍不识大体,害怕逃窜,并不是有其它志向。现在急着追捕他,形势必定会发生变化。   袁氏家族树立恩德已经四代,门生旧吏遍布天下,如果袁绍招纳豪杰,招募士兵,英雄因此而群起,那样太行山以东就不是归你所有了。不如赦免他,封他一个郡守之职,袁绍听说你赦免他的罪过,必定高兴,以后就不能成为祸患了。”董卓认为伍琼的说法很对,于是派使臣授予袁绍渤海太守之职。   袁绍与孔伷等人共同起义,偷袭夺取了韩馥所在的冀州,占据了黄河以北。   训练精兵十万,骑兵一万,想要进攻许都的曹操。沮授进谏道:“近来讨伐公孙瓒军队几年,百姓因此疲乏困顿,税收和兵役还很沉重,这是国家的深重的忧患,当前,应当先向天子进献贡物,从事农业生产,安抚百姓。如果这样做行不通,然后向天下声明曹操阻隔天子的命令,再进军屯守黎陽,逐渐攻取黄河以南,多多制造船只,修理制造武器,分别派遣精兵,抄袭边界地区,令他们不得安宁,我们从中以逸待劳。象这样,可以不用费心就平定曹操了。”郭图、审配说:“兵书的法则是兵力十倍于敌军就围而聚歼,五倍于敌军就追击攻打,力量对等就能够战斗。现在凭明公的神武,连结黄河以北强大的军队攻打曹操,易如反掌。现在如果不及时攻取,以后就难以谋图了。”沮授说:“听说挽救混乱,诛杀残暴的军队才叫义军,依仗人多势众的叫做骄兵,靠义出兵,所向无敌,而骄兵必先溃败。曹操侍奉天子,建宫许都,现在起兵攻打,于义是相背离的。况且克敌制胜,不在势力的强弱。   曹操的法令已经得到实行,士兵精练,不同于公孙瓒,坐等受围困。现在放弃万无一失的战术,发无名之师,我很为明公担心。”郭图说:“周武王讨伐商纣,不可以说不义,何况现在攻打曹操,怎么能说没有名目呢!而且明公士兵精锐,将士想要奋进出力,如果不及早安定大业,正是所说的‘天与不取,反受其咎。’这正是越国之所以成就霸业,而吴国之所以灭亡的原因。   监军的计划,只想做到确有把握,但却不懂得机变。”袁绍于是不使用沮授的计策。曹操屯军官渡。袁绍当时率兵向南,田丰劝他说:“曹操善于用兵,变化无常,兵虽然少,但不可轻视。不如以时间来和他相持。将军你占据险固的泰山、黄河,拥有四州的士兵,外面交结英雄,里面治理农业,作为攻战之本。然后挑选精兵,分成奇兵,乘虚屡屡出击,騷扰黄河以南,敌人援救右边我们就攻打他的左边,援救左边就攻打他的右边,让敌人来回疲于奔命,人民不能安居乐业;我军不劳苦而彼军已经困乏,不用三年,可以坐等着攻克曹操了。现在放弃现成的克敌谋略,而使成败决定于一次战斗,如果不成功后悔都来不及了。”袁绍不听,于是屯兵官渡攻打曹操。袁绍亲自带兵到黎陽。临行前,沮授把他的家财分给同宗族的人,并对他们说:“实力强大,声威无所不到,势力衰亡就连自己的性命也保不住。悲哀啊!”沮授的弟弟沮宗问:“曹操的兵马不如袁绍,你担心什么呢?”沮授说:“凭曹操在充州的明智和谋略,又挟天子作为凭资,我们虽然打败了公孙瓒,士兵已经很疲劳困乏了。而且袁绍骄横,大将残暴,大军的失败一定在此一举了。   扬雄曾说‘六国嗤嗤,为赢弱姬’,大概说的就是现在吧!”等到渡黄河,沮授又临舟感叹:“君主志大才疏,将帅又贪图功劳。悠悠的黄河啊,我还能回来吗?”袁绍果然被曹操打败。袁绍进兵保守武陽,与曹操相抗衡。沮授又劝袁绍:“北方的士兵虽然多,但是果敢的劲头不如南方士兵,南军谷物短缺,财物不如北军;南军速战有利,北军久持有利。当今之计应当长期修战,用时间来拖垮南军。”袁绍不听从沮授的建议,连结营寨,逐渐进逼官渡。许攸进谏说:“曹操兵少,却出动了全部兵力来攻打我军,许都留下的守卫部队,势力必定虚弱。如果分派少量兵力,星夜奔驰,偷袭许都,攻下了,曹操就一定能够擒获了。如果攻不下,可以让曹军两头奔走应命,打败曹操是一定的。”袁绍又不能采用许攸的计策。此时正赶上许攸家族的人犯法,审配囚禁了他们。许攸在袁绍手下不能伸展志向,投奔了曹操。许攸劝曹操偷袭淳于琼。淳于琼当时任督军驻军乌巢,离袁绍的军队有四十里。   曹操亲自率军攻打乌巢。当时,张■劝袁绍说:“曹操士兵精良,如果攻打淳于琼,必定会打败。淳于琼兵败,那么将军的大业就会付诸东流。应当派兵救援淳于琼。”郭图说:“张■的计策不好。不如攻打曹操的大本营,曹操势必还兵,这样乌巢之围不必救就自然解开了。”张■说:“曹操营地坚固,必定无法攻破,如果淳于琼等被擒,那么我们这些人就全都要成为俘虏。”   袁绍只派遣少量部队救援淳于琼,却用重兵攻打曹操的阵营,不能攻下。曹操打败淳于琼,焚烧了乌巢的粮草。袁绍的军队于是溃败,逃奔黄河以北。   于是彻底打败了袁绍,威名震天下。]太祖在黎陽讨伐袁绍的儿子袁谭、袁尚,袁尚与袁熙逃往辽东。辽东太守公孙康杀了袁尚、袁熙,奉送二人的脑袋给曹操,于是平定了黄河以北。[当初,太祖在黎陽攻打袁谭、袁尚,接连几次打了胜仗,各将领想要乘胜攻打。郭嘉说:“袁绍喜爱这两个儿子,没能选一个合适的继承自己的位子,郭图、冯纪分别是他们的谋士,相互间必定争斗、离间。如果我们攻打紧急,他们就相互扶助;如果攻打稍缓,他们又开始争位。不如向南攻打荆州刘表,等待他们的变化。变化之后,再攻打,可以一举成功。”太祖说:“妙!”太祖刚刚征刘表,袁谭果然与弟弟袁尚争夺冀州。袁谭派辛毗向太祖投降,请求赦免以前的罪过。太祖询问群臣。群臣大多认为刘表强大,应当先征平,袁谭不值得忧虑。荀攸说:“天下正发生大事,而刘表稳坐江汉之间,他没有统治天下的大志,一看可知。   袁绍占有四州的地盘,军队十万,靠宽厚得到众人拥戴,想让两个儿子和睦相处,安守自己创成的大业,这样天下就会干戈不止。现在兄弟之间结下仇怨,势不两立。如果两人合力,那么势力就大,势力大就难以谋图了。等到他们混乱而攻打,那么天下就不愁平定不了。这个机会不可以错过。”太祖说:“好!”于是答应袁谭的求和,打败了袁尚。]太祖攻打刘表,正赶上刘表去世,刘表的儿子刘琮投降了太祖。[刘表,字景升,山陽高平人,初平元年,皇帝下诏拜刘表为荆州刺史,管理南接五岑岭,北面包括汉水的广大地区,面积几千里,军队十余万。曹操和袁绍在官渡相抗衡,袁绍派人请求刘表出兵协助,刘表答应了却不派兵,也不支援曹操,想要坐观天下局势的变化。刘先劝刘表说:“现在天下豪杰争斗,两雄相持不下。天下的赌注都加在将军身上。将军如果有所行动,乘着双方疲困起兵,定会成功。如果不这样,就应选择一个合适的人归从,怎么能拥有十万军队却坐观成败呢?求援不能相助,见到贤人又不能归顺,这样双方的怨恨必定集中在将军身上,恐怕不能保持中立。曹操善于用兵,贤良豪俊多归顺他,必定会打败袁绍。打败袁绍后再移兵江汉,恐怕将军不能抵御。现在的取胜之计,不如以荆州投降曹操,曹操必定看重将军的恩德。将军可以长享富贵,福祚延及后代。这是万全的计策。”刘表不听。汉献帝十二年,曹操亲自率军攻打刘表。曹军未到,刘表背上疽发去世。曹操屯军新野。傅巽劝刘琼归降,刘琮说:“现在我与各位占据整个楚地。主持父亲的事业,坐观天下大事,有什么不可以?”傅巽说:“逆与顺有一定原则,强与弱有一定趋势。以臣子的地位来抗拒君主,这是大逆不道的;用刚刚建立的楚地来抵御中原大军,是危险的;用刘备去攻打曹操,不合适。三方面都不行,想要抵抗君王的军队,必然自取灭亡。将军自觉与刘备比怎么样?”刘琼说:“不如刘备。”傅巽说:“假如刘备都不能抵抗曹操,那么就难以保全楚地,刘备也不能够保全自己;假如刘备能够抵抗曹操,那么刘备也不能为将军效力,希望将军不要再迟疑了。”刘琮于是率军归降曹操。当时刘备在荆州逃亡避难,刘表不能任用。   刘备听说荆州归降曹操,于是逃亡夏口。]关中诸将马超、韩遂、成宜等谋反,被曹公打败了。[曹公与马超等人军队以潼关为界,分兵两侧。曹公急忙守住潼关,暗地里派徐晃等人夜渡蒲坂津,占据黄河西边扎营,曹公从潼关北部渡黄河,没有成功,马超趋船急战。丁斐放牛马引诱马超的军队。马超军大乱,争着抢牛、马,曹公得以渡过黄河,在渭河南部按营扎寨。马超送信给曹公,请求割地送人质和解。曹公假意答应了。韩遂请求与曹公相见,到约定日期,二人交于马上,谈话不涉及军事,只说京都以前的老朋友,双方拊掌谈笑。交谈后,马超问韩遂与曹操说什么,韩遂说:“没说什么。”马超开始怀疑。又有一天,曹公给韩遂一封信,信中改窜的地方很多,好象是韩遂改定的。马超因此更加怀疑韩遂。曹操与马超会战,大败马超。关中平定。   诸将问曹公:“当初,马超据守潼关,渭河北部的道路无兵据守,你不从黄河东部攻打冯翊,却反守潼关,拖延一段时间再北渡黄河是为什么?”曹操说:“敌军据守潼关,如果我军进入黄河东部,敌军必定带兵把守各渡口,那样的话,西部的军队就不能渡过黄河,所以我故意用重兵攻打潼关;敌军全力在南部把守,西部守备虚弱,所以徐晃二人可以占领西河,之后,我带军北渡黄河,敌军不能与我军争西河,是因为有两位将军已占据了西河。我们连接车辆,树立栅栏,作为通道,通到黄河南岸,既然不能取胜,暂且向敌军表明我军的势力的软弱。渡军渭河后,修固军垒,任凭敌军辱骂,坚守不出,故意使他们骄纵;所以敌军不修建营垒,反而请求割地。我假意答应,是要敌军放松警惕,不做戒备,让战士养精蓄锐后,再出奇兵攻打,这就是所谓的‘疾雷不及掩耳,猝电不及瞑目’用兵的随机应变,本来不是固定的。”]   天子策命曹公为魏王。[孙权称为吴王,占据江东;刘备袭击益州牧刘璋,占有西蜀,天下于是一分为三。]献帝二十五年,曹太祖在洛陽去世。曹公的儿子曹丕,接受汉献帝的禅位。文帝曹丕驾崩,他的儿子曹睿继位,曹睿驾崩,他的儿子齐王曹芳即位。曹芳被废掉后,高贵乡公曹髦即位。曹髦被废后,常道乡公曹璜即位。后来,曹璜让位于司马昭,开始了晋朝的统治。   司马懿是河内郡温地人氏,字仲达,姓司马[晋建国后追封他为高祖宣皇帝]。早年追随曹操[魏建国后追封为魏武帝],魏文帝、魏明帝时官居丞相,平息孟达的反叛,翦除公孙度的割据势力,擒获叛军首领王凌,屡建奇功,权倾一时。魏明帝弥留之际,下遗诏封司马懿为太尉,和大将军曹爽一起辅佐少主曹芳,司马懿为独掌大权,杀死了曹爽,[曹爽图谋作乱,司马懿称病在家不上朝避开他,曹爽的同党李胜为荆州别驾。司马懿假装老糊涂,竟说并州靠近胡人土地,应当作好防备。李胜从司马懿处回来对曹爽说:“司马懿神情恍惚,已成为行尸走肉,不值得防备他了。”曹爽因此更加飞扬跋扈,独断专权,他厌恶太后主持政事,把她迁到永宁宫。公元年即嘉平元年,皇帝拜祭曹操陵墓。曹爽兄弟领兵跟着皇帝出朝。司马懿见时机可乘,于是到永宁宫奏明太后,废除了曹爽的权力。然后亲自带兵到洛水这个地方迎接皇帝回朝,弹劾曹爽及其同党谋反,一并治了死罪]。司马懿死后,他的儿子司马师接替他作了丞相[司马师字子元,晋立国后被迫封为肃宗景皇帝],镇东将军毋丘俭,扬州刺史文钦谋反,司马师率军平息了叛乱[毋丘俭,文钦刚开始谋反的时候,司马师问王肃说:“安定国家辅佐皇上,应该怎样做法?”   王肃回答说:“当初关羽率领荆州士卒在汉水边上收服于禁,然后就有了向北扩张统一天下的雄心。以后孙权带兵俘虏了他手下将士的家属,关羽的部队立刻军心涣散。如今毋丘俭等将士的家属都在扬州,情况紧急时用他们抵抗,使毋丘俭的将士不得近前,一定会使他们象关羽士卒那样呈土崩瓦解的局面。”司马师听从了王肃的计策,并因此打败了毋丘俭等叛军]。司马师死后,他的弟弟司马昭代替他作了丞相[司马昭字子上,晋定国后追谥他为太祖文皇帝],辅佐朝政行使司空的职权。诸葛诞据有寿春,反叛,同马昭奉皇帝诏书平定了叛乱。讨伐蜀国,俘虏了刘禅。这时魏国的国政旁落到当权大臣的手中,皇帝不过行使祭祀宗庙的权力而已。魏帝不能容忍下去,亲自带兵围攻丞相府,司马昭用长史贾充的计策迎战,舍人成济杀死了魏帝曹髦[曹髦废为高贵乡公,名髦,字士彦。司马昭于是以欺诈的手段让皇太后下令废掉皇帝,又把成济作为替罪羊,灭门三族]。司马昭死后,他的儿子司马炎取得了魏国的政权,夺取政权后,又用羊祜、杜预的计策进攻吴国,最终灭掉了它。司马炎在位二十五年,他死后,太子司马衷继位[司马衷字正度,就是魏惠帝,武帝司马炎的太子]。   惠帝不很聪明,贾充的女儿被立为皇后,皇后大权独揽,杀了大臣杨骏,废掉了太后[贾皇后生活放荡,不按礼仪对待婆婆[太后],并且诬陷太后的父亲杨骏谋反,怂恿皇帝杀死了他。废掉太后,把她囚禁在金墉城,不供给食物,活活饿死了太后],又先后杀死太宰汝南王司马亮,太保卫瓘[司马亮,卫瓘都以光明磊落的作风执政,贾后的一些坏主意得不到施行,贾后于是指使惠帝的弟弟楚王司马玮,矫假传圣旨杀死了司马亮,卫瓘,又杀人灭口,杀了司马玮],杀死楚王司马玮,迫害死太子司马遹[贾后自己不生育,于是谎称怀孕,收养了贾谧的儿子作为太子。司马遹,是宫女谢氏生的,从小就表现出不同凡响的气质,贾皇后把他看作心腹大患,陰谋诬陷并让惠帝废掉了他,把他幽禁在金墉城,又派小黄门杀死了太子],任用赵王司马伦为丞相,司马伦厌恶司空张华,仆射裴顾的正直,假托皇帝的命令杀死了他们,司马伦于是篡夺了帝位,这时齐王司马攸之的儿子司马同和惠帝的弟弟成都王司马颖等起兵杀死司马伦,司马颖于是开始镇抚邺地,并州刺史东流公司马腾,安北将军王浚又起兵讨伐司马颖,司马颖败退,胁迫天子向南逃往洛陽。以后惠帝复位,惠帝弟长沙王又诬陷司马冏,并杀死了他,从此西戎北狄纷纷兴起,四方割据纷乱,晋的周边地区出现了三十六国[刘元海作为匈奴的质子,住在洛陽。晋武帝和他会晤,很欣赏他。武帝对王浑说:“刘元海相貌威武,由余、金日■这些人都赶不上他。”王浑应答说:“刘元海相貌风度确实很象圣人,然而他的文武才干超过由余和金日■甚远,陛下如果让他主持东南地区的政务,平定吴国不成问题。”司马炎认为王浑说的很对,孔恂、杨珧说:“我观察刘元海的才能,当今天下无人能比,你如果轻视他们这些人,不足以成立大事业;如果给他们威严的权力,平定吴国之后,恐怕他就不会再还师,而是在东南割据称王了。不是我们的同族人,就可能与我们心怀二志,让他在我们的军队中担任重要职务,我私下里为陛下你担心。如果真的把一个险要的战略重地交给他,任其发展,恐怕不行吧?”武帝沉默不语。以后秦、凉两地陷落,武帝向将帅们询问对策,李熹说:“陛下如果真能发动任用匈奴五部的兵马,让刘元海指挥,擂鼓向西进军,平定敌军指日可待。孔恂说:“李公的话没有讲清楚平定祸患的道理。刘元海如果真能平定凉州,恐怕才真是大难临头了。蛟龙得到云雨便会一飞冲天,不再是池水中的物件了。”武帝于是没有任用刘元海。晋惠帝失去了对国家的控制,天下寇贼蜂起。成都王司马颖主持邺地军政,上表请求封刘元海为宁朔将军并监管匈奴五部的军事。等到王浚等讨伐颖州的时候,刘元海劝司马颖说:“如今王浚等两部人马气焰嚣张,手下兵十多万人,恐怕不是原来的守城士兵及及城市周围附近的士兵所能抗拒得了的,请让我回去为殿下你劝说来五部人马,以解除当务之急。”司马颖听从了他。刘元海回到匈奴,左贤王刘宣等推戴刘元海以大单于的名号招募兵勇,二十天之内,招集到人马五万多。于是首先侵占平陽,进入蒲地,从此胡人五部开始祸乱中原了。石勒是盘据赵地的上党羯族人氏(羯胡),幽州牧王浚模仿朝廷设置百官。石勒想吞并他,准备先派使者打探一下虚实。参与议论此事的人都说:“应该象羊祜,陆抗旧事那样。以平等的礼节书信往来。”这时正赶上张宾生病,石勒亲自到张宾府上谋划这件事。张宾说:‘王浚凭借三部的力量,图谋南面称王,虽然表面上是晋的领地藩属,实际上怀着谋反不忠的想法,一定想要招募英雄,完成大业。将军你威振海内,举手投足可以左右天下形势。王浚希望结交你,好比西楚渴望得到韩信。现在如果假意派遣使者,而没有真诚的态度,反使对方怀疑,图谋消灭他的心思败漏之后,再去想对策,即使有奇计,也没有机会了。干大事必须先表示出谦卑的态度,奉表臣服,尚且怕不被信任,羊祜那样的作法,我不认为值得仿效。”石勒说:“你的谋划是正确的。”于是派他的舍人王子春带着珍宝和归顺的表册向王浚假意表意臣服。王浚对王子春说:“石公是当今天下的英雄,拥有赵地,成鼎立一方的形势,为什么要向我俯首称臣,这难道可信吗?”子春说:“石将军个人文武全才,手下兵强马壮,确实如你所说非同凡夫。但是先生你是州郡望族,出来镇守一方,威武的声名在海内传播,因此,胡地越地的人钦敬你的名声,中外都歌颂你的德行,难道区区小府敢不到你门下收敛前襟,跪拜称臣吗?过去陈婴和韩信难道是因为鄙视帝王的位置而不做帝王吗?只不过帝王的位置不能凭借气力争夺罢了。石将军和先生你相比,好比月亮和太陽、江河和大海相比。项籍和子陽失败的教训还没被人们遣忘,这是石将军明智的抉择啊,你为什么要怀疑呢?自古以来,胡人成为名臣的很多,至于成为帝王的还没有。石将军不是因为心存对帝王的厌恶而跟你推让,而是环顾四周,觉得这样做不被天下人答应呀!希望你不要再怀疑我们的诚心。”王浚十分高兴,派人回报石勒,石勒又重新派人捧着归顺的表册给王浚。期待着亲自到幽州拜见王浚,以示尊敬,然后又写信给枣嵩,请求并州牧、广平公的官职和封号,以此表现自己的诚心。石勒作好战斗准备,准备袭击王浚,而又怕刘琨以及鲜卑人乘虚袭击自己,打算了好久没有发兵。张宾说:“袭取敌国应当乘它不留意,部队准备好了却这么多天不出发,难道是怕第三方作梗吗?石勒说:“是这样,应该怎么办呢?”张宾说:“王浚盘据在幽州,依靠三部的力量,如今都已和他离心离德,成为仇敌,这使他外面没有支持者以抗拒我们;幽州城内饥荒不堪,老百姓都以蔬菜为粮,人心涣散,士兵少而且身体素质差,这使他在内部没有强大的兵力来抵抗我们。如果我们的军队抵达城外,他一定会士崩瓦解,溃不成军。现在三方没有安定,将军便可出奇兵袭击幽州,轻便的部队往返一次用不了二十天左右的时间,既使三方作出反应,形势也有回旋余地。应该乘机象闪电一样发兵,不要延误了时机。况且刘琨、王浚虽然名义上都是晋的藩属,其实互相仇视,如果写信给刘琨,送质子请求和平相处,刘琨一定因为结交了我们而感到高兴,同时窃喜于王浚的灭亡,最终不会救胁王浚而袭击我们。”石勒说:“好!”于是派轻装的骑兵袭击幽州,石勒率部早晨到了蓟的北门,呼喊看守大门的人打开城门,石勒怕有伏兵,先赶进城里数千头牛羊,声称这是礼品,其实是为了用这些牛羊填堵街巷,使王浚的士兵不能很方便的行动,石勒进入城中,王浚感到有点害怕,石勒进入到他的官署,命令带甲士兵逮捕王浚并押解到襄国,杀死了他,这就是三十六国的大概情况。]

喜欢请点赞







































北京好治疗白癜风医院
北京中科医院曝光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ngqiuzx.com/sqsh/8212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