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教师也是“技术活” 有一次我听一位老教师的课,下课时由于要处理一点急事,我只是说了一句“还不错,如果能再体现些课改精神就好了”,就匆匆走了。她虽然没说什么,但我能感觉到她的脸上还是有一丝失望。我觉得听课就这样结束是对教师不负责任,甚至是一个打击,于是第二天我专门用一节课的时间和这位老教师探讨这节课,她很高兴。后来我听说,她在办公室讲这件事,说被人尊重是一种幸福。 随着社会发展,教师已逐渐把获得尊重和实现自我价值放在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管理者要想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就要善于发现并尊重教师的需要,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这话说起来顺口,要真正做到却十分讲究“技术性”。 像这位老教师,她需要在课后进行专业研讨,得到管理者的中肯评价。从管理者自身的角度说,需要具备深厚的学识素养,这样才有能力从专业角度准确评价教师。因此,管理者必须不断学习,提升教育水平,拓展知识面,不断完善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等。这样才能做到有效地换位思考,遇到问题冷静妥善地应对,从而使教师感受到获得了尊重。 管理者在自我提升的同时,还要客观地了解每一名教师真实的工作状况、优缺点等。如果仅仅依赖一些简单的量化评价,导致在沟通中言语失当,不仅不会赢得教师认同,还会挫伤教师的积极性。我们常说教师工作是“良心活”,这说明教师工作具有“内隐性”“伸缩性”等特点。有的教师为了上好一节课,要翻阅大量的资料,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设计符合自己个性的教学预案,确保自己能够在课堂上游刃有余、举重若轻;有的教师则非常随意,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有的教师着眼长远,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养;而有的教师为了“偷懒”,经常布置大量的机械作业,学生苦不堪言。因此,管理者必须努力深入教学一线,和教师一起钻研教材,多听课,多研讨,这样才能真正了解教师,对教育教学情况一针见血地评价,从专业高度和教师有效沟通,从而做到在尊重的前提下因人而异地进行引导。 管理者的宽广胸怀也是一个重要条件。要乐于发现每一名教师的长处,用人之长。对于教师存在的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帮助教师改变自身缺点,不能对教师有成见,一棍子把人打死。《学记》中说:“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其实,对待教师也是如此,人无完人,要努力发现每名教师的闪光点。如果过于北京看白癜风最专业医院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