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河南睢县全国铁人三项精英赛圆满成功 事件简介:年5月30日至31日,河南睢县全国铁人三项精英赛在风景如画的睢县北湖景区隆重举行。 此次比赛由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协会、河南省体育局主办,商丘市体育局、睢县人民政府承办。本次比赛的主题是“融入自然、挑战自我、圆梦睢县”。 本次比赛是年在国内举办的首场全国性的铁人三项专业赛事,比赛性质为全国铁人三项冠军杯赛与全国业余铁人三项积分赛。赛事分专业组与业余组。专业组参赛对象为开展铁人三项运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解放军运动队。竞赛距离分为全程与半程:全程51.5公里,分别为游泳1.5公里、自行车40公里、长跑10公里;半程25.75公里,分别为游泳米、自行车20公里、长跑10公里。 自年起,年全国铁人三项锦标赛、年国际铁人三项洲际杯暨全国铁人三项冠军杯系列赛、年全国铁人三项锦标赛这三项赛事连续三年在睢县举办。年,睢县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了“全国铁人三项比赛最佳赛场”。 (报送单位:睢县县委宣传部) 2民权县获准创建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事件简介:年12月,经河南省文化厅考评组实地考评、专家评审、现场答辩等环节,民权县成功获准创建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成为商丘市唯一入选的县(区)。 近年来,民权县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围绕打造文化民权、生态民权的目标,大力实施文化强县发展战略,不断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县城公共文化服务场所面积达42.7万平方米,已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设施完善、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仅唱响了时代主旋律,占领了文化主阵地,而且为民权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有力的文化支撑。 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活动是省文化厅、财政厅于年启动的一项重要工作,创建周期为2年,两年申报一次,创建示范区已成为各地政府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的重要抓手。示范区创建成功后,民权县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将更加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能力更加多元。 (报送单位:民权县委宣传部) 3民权庄子文化旅游景区成功创建国家AAA级景区事件简介:为大力传承庄子思想,弘扬庄子文化,使庄子文化在民权落地生根,在海内外开花结果,进一步提升民权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年,民权县委、县政府共投资余万元,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安装旅游交通指示牌8块、景区全景图和导览图各1块、经典介绍牌5块,划分停车区,装修装饰游客服务中心、医务室等文化旅游要素。依据《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和《河南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实施办法》,经商丘市旅游景区质量评定委员会评定,报请河南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备案,民权庄子文化景区成功创建国家AAA级景(区)。 (报送单位:民权县委宣传部) 4虞城县乔集乡刘楼村被命名为“河南省特色文化村”事件简介:虞城县乔集乡刘楼村被河南省文化厅命名为—年度“河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被河南省文化厅命名“河南省特色文化村”。刘楼村有着千年杂技文化,是远近闻名的“杂技村”,现有余人从事杂技表演。北宋年间,该村即为我国杂技艺术的发祥地,被称为“杂技艺术故乡”。“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刘楼耍杂技,人人有一手”,这句流传千年的民谣生动反映了刘楼杂技文化的广泛性和深厚的群众基础。目前,刘楼村有近70%的人从事杂技旅游或与其相关的产业,建起了杂技旅游主题公园、杂技表演大舞台,拥有25个杂技团体、多杂技专业户,每年举办杂技艺术节。该村的民间舞蹈“杂技——伞舞”还被列入第二批虞城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报送单位:虞城县委宣传部) 5柘城县成功创建流动博物馆事件简介:柘城县流动博物馆创建成功,是省内唯一的流动博物馆。年5月,柘城县博物馆充分利用柘城文物资源,制作展板块、展柜8个,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详细介绍了柘城县境内的文物遗址、馆藏文物、历史名人等,通过展览,宣传文化知识、文物知识和文物法规,目前已在全县21个乡(镇)的40所中学及20多个社区广场展出60余场,参观达10万余人次,展示了柘城历史文化,宣传了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受到社区群众特别是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 (报送单位:柘城县委宣传部) 6商丘日报“聚焦生态文明·寻访美丽乡村”大型主题策划事件简介:中共中央、国务院年5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商丘日报快速反应,总编辑郭文剑担纲策划和全程领队,及时推出“聚焦生态文明·寻访美丽乡村”大型主题系列文图报道。 商丘日报调集总编辑、副总编辑及23名精干记者力量,从年5月至8月,历时三个月,冒着酷暑走遍商丘6县3区几乎所有乡镇,走进个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先后采写刊发文字报道12个专版8万余字、图片多幅,集中展示了我市新农村建设风貌,引发了各县(区)广泛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最好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