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视点】夏邑:“中国长寿之乡”探 一对百岁夫妇美意延年。夏邑作为孔子祖籍所在地,宽仁厚德之风盛行。淡泊名利,宠辱不惊,自然能延年益寿。 刘保义101岁时还能拉车割草。 核心提示 今年10月6日,夏邑县被中国老年学学会授与“中国长寿之乡”称号,成为河南省目前唯一获此称号的县。根据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当年夏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72.7岁;到年底,该县.8万人中,60岁以上人口为人,占总人口13%;80岁以上老年人人,占总人口比例高达2.5%;止于年4月底,岁及以上老人人,每10万人中有10.5个百岁老人,上述数字均超过国家有关规定指标。据统计,该县金婚夫妇对,钻石婚夫妇对。一对年龄分别为岁和岁的夫妇,婚龄达84年。一个普通的豫东平原县,为什么有着如此多的老寿星,在深秋时节去探访了这块颇具底蕴的土地。 孔子祖籍,宽仁厚德之风 据史料记载,夏邑是孔子祖籍所在地,境内至今尚存有孔子还乡祠等人文景观10多处,有着深厚的孔祖儒学文化积淀。孔子提倡“仁者不忧”、“仁者寿”、“大德必得其寿”。仁者,不为私欲所动,不为诱惑所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无忧无虑,其乐陶陶。有了这平和的心态,就可淡泊名利,宠辱不惊,寝能安席,食能甘味。孔祖儒学文化的这类仁德思想在夏邑影响深远,世代传承,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 曹集乡罗楼村人罗着名,一生悬壶济世,在北京创办“医院”,曾担负院长。罗着名90岁高龄还能坐诊给病人正骨,被大众誉为“神医”。因其医术高明,常给中央领导看病,周恩来总理当年给她起名叫“罗着名”。她常说,“我一生救过很多人,善有善报,我也落个好身体。”前不久,这位老人材刚刚去世,享年岁。 骆集乡夏庄村的戚王氏,今年已岁高龄,一生乐善好施,把帮助他人当作自己最大的快乐。岁高龄的骆集乡溪北庄村的刘氏,从早年的农村接生婆到小商人,处处帮助救济他人,自得其乐。“爱人者人恒爱之”,宽仁厚德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长寿因素。 采访中还发现,该县百岁老人几近全部是和其家人一起生活。儿孙尊老敬亲,老人自然延年益寿。在61岁的环卫工人孙延秋家,看见其母孙陈氏正坐在门前整理杂物。老太太干净、清气、慈眉善目。“老人家,今年遐龄?还能干活?”问。 “我啊,一百单三岁。坐着,能帮着干点。”老人思路还清晰,反应也不迟钝。 “从我嫁到这个家,俺娘就和俺住在一起。一天三顿饭,俺一家人都在一张饭桌上吃,从来没有让她在一边吃过,就为了让老人舒心。”孙延秋老伴说着,眼神里充满着对老人的孝敬。 母子、婆媳、翁媳、岳婿相依为命、同享天伦之乐的百岁老人家庭在该县比比皆是。今年2月23日,中峰乡的何先明老人在儿媳的照料下,度过了他岁的生日;桑 乡代阁村百岁老人许氏,现由儿子悉心照料;北镇乡刘暗楼村的胡焦氏在孙媳的照料下寿登期颐;今年已岁的业庙乡何楼村高贾氏,提起自己女婿的孝敬事赞不绝口。 在当地民间,“儿女孝顺,父母长寿”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口头语”,尊老敬亲已成为一种时尚,一种习惯,一种光荣。儿孙尊老敬亲,是决定老人延年益寿的重要因素。 克勤克俭,自然的生活方式 夏邑县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冷暖适中。虬龙沟、巴清河、沱河、东沙河等河流横穿全境,水质优秀,生活饮用水到达GB/T-标准;空气清新,大气质量到达国家二级标准;境内森林覆盖率到达26.9%。当地物产丰盛,小麦、玉米、大豆、红薯、苹果、食用菌、各类时令蔬菜均是餐桌上常见的食品。采访中,特别 1是顺其自然。北镇乡林楼村老人张德云,年幼时随父母逃荒要饭,年轻时是方圆着名的接生婆,今年已岁,和71岁的儿媳妇常桂英相依为命。两位老人居住的房屋虽有些破旧,但偌大的院落却是绿茵环绕,秋梅豆、南瓜等爬满了院墙的里里外外。常桂英说,这房前屋后的瓜菜,都是点上种子随意长,从来不上化肥,不打农药。俺娘俩一年四季,种啥吃啥。坐在房门口的张德云老人听力尚好,马上说,“我啥都吃,好饮酒。”常桂英说,“俺娘年纪大,不敢让她喝多,一天三四两。”四季常新的农作物和蔬菜,调解制作每日三餐,少荤多素,保证了老人身体的新陈代谢能力,显现出良好的养生效果。 2是勤劳刻苦。刘保义,北镇乡朱楼村老人,现年岁,一生务农,生有一女两男,目前和小儿子一起生活。因妻子去世较早,当爹又当妈,织布、做棉衣、洗衣、做饭等一应家务都会做。目前,生活依然可以自理,每日三餐,每餐一碗汤,两个馒头。一生勤苦劳作的习惯始终不变,去年老人还能拉着架子车到地里割草。动可延年,思能抗衰。大部分百岁老人操劳一生,克勤克俭,锻炼出了过硬的身板,并养成了早睡早起、勤苦劳作等生活习惯,有效增强了身体的抵抗力。谈起老人的日常生活,其亲属几近都说,一生无大病,基本不吃药。 3是性情爽直,开朗豁达。现年岁的业庙乡何楼村高庄高贾氏老人,纺花、织布样样精通。虽是个女流之辈,干起农活却是个好把势。性格开朗,通情达理,曾当过村里的妇女队长,劳动积极,乐于奉献,一直遭到村民的好评。现与女儿、女婿一起生活,五世同堂。现年岁的何营乡胶刘村农民刘周氏,一生乐观、不生气,常走动,主张靠劳动锻炼身体,坚信“常坐身不健,常睡体自瘫”。 除这些良好的生活方式外,该县的遐龄老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具有长寿遗传基因。据鹿邑司姓祖谱记载,司姓1—11世先祖(始于南宋)平均年龄达86岁,其中90岁以上3人,百岁以上2人。今年已岁的曹集乡农民郭允千,其家族亲属均长寿,年龄大都在90多岁。年全国人口普查时,该县最高年龄者已达岁。据统计,至年4月底,该县金婚夫妇对,钻石婚夫妇对。韩道口镇班则启、班胡氏夫妇年龄分别为岁和岁,婚龄达84年。 老有所乐,爱老敬老事业兴旺 纵观夏邑的百岁老人,前半生生活在旧社会,多数人都有食不果腹、衣不蔽体、逃荒要饭的贫困经历,生活质量更是无从谈起。目前这些百岁老人之所以能够延年益寿,也和赶上了好日子有关。 年,该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元。年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分别占总人口的19.3%和30.6%。作为年河南省首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县,去年该县参合人员已占总人口的85%。 夏邑县年即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全国武术之乡”,在该县采访时看到,全民体育活动广泛展开,体育设施和健身人群遍及城乡,公园里、小河边、树阴下、村头上,到处可见成群结队的男女老少在跑步、打太极拳、舞刀、耍剑、踩高跷、打腰鼓、玩魔术杂技等。县老年字画院、老年体育协会、老年鼓乐队、老年文艺队等,常常展开活动,既锻炼身体,又愉悦了身心。全县24个乡镇均建有敬老院,县城建有老年公寓、托老院,为2多名老人安度晚年提供了保障。名百岁老人,每个月都从民政部门按时领取元敬老补助。全县老年人福利类收养单位床位数12.6张/0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县政府助推“孝心工程”,从上世纪70年代就展开了评选“好媳妇”活动,一直延续至今;80年代展开了“农民教育日”活动;90年代展开了“社会公德教育”;年又展开了评选“10大孝子”和“老人进新居”活动。今年初,在全县三级干部大会上,破天荒地对“10大孝子”进行隆重表彰,全部会场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该县自上而下建立健全了老龄工作络,专门成立了县长寿养生文化研究会,屡次召开理论研讨会和丰富多彩的长寿养生文化研究活动,前后出版《百岁寿星谱》、《健康大讲堂》等专著12部,组织现代长寿养生科普知识讲座36场(次),撰写论文余篇。老龄工作屡次荣获省、市老龄工作先进单位。 该县卫生局副局长彭立夫告知,夏邑被授与“中国长寿之乡”称号,应当和当地的土壤、空气、环境、食品、独具特色的长寿养生文化等有关。据了解,下一步,夏邑县委、县政府也准备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探索当地人的长寿缘由,说不定还能发掘出一个新的养生经济增长点。 链接:年,中国老年学学会颁发了“中国长寿之乡”评比标准和评审办法,并同时在全国展开评审活动。评比标准规定有3个必达指标和12项考核指标。3个必达指标:1.长寿的代表性。区域现存活百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7/10万以上:2.长寿的整体性。区域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比全国水平高3岁。3.长寿的持续性。80岁以上高龄老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在1.4%以上。要求12项考核指标中2/3必须达标。截至目前,全国有8个县市被授与“中国长寿之乡”称号。 责编:张壮伟 北京中科医院爆光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ngqiuzx.com/sqsh/65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