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个医院 https://news.39.net/bjzkhbzy/170211/5218823.html「本文来源:大河健康报」顶端新闻大河健康报记者邵显哲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为了确保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控制疫情蔓延,医院医院党委闻令而动、靠前指挥,集中力量用三天时间将相关病区进行整合,成立过渡病房。在全院上下凝聚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中,有这样一群人,医院的号召,逆流而上,冲在前、想在前、干在前,用柔弱的臂膀扛起了疫情下过渡病人的救治工作,她们就是过渡二病区的护理姐妹们。按医院疫情防控部署,过渡二病区全面收治核酸结果未确认的所有绿码新入院病人。接护理部通知,安排边俊护士长负责新病区的护理管理工作。疫情形势不明,工作流程尚待完善,人员、物资尚未筹备齐全,她们就投入了战斗。清晰地记得护士李亚欣是第一个找边俊报到的人,她是医院内科综合二病区的护士,不仅有内科的工作经历,还有外科、儿科的工作经验。科室组建的第一个夜晚,她们两个共接收了9名患者,病种多,病情急、重,这一夜的经历,她们终生难忘。姐妹们陆续报到,在外人看着忙、乱、杂的环境中,病人的救治有序进行,新入院病人的接诊、核酸采集、饭菜预定,在院病人的治疗、病历书写,核酸结果确认后病人的转运……一项项,一条条,一个个,她们分工合作,做到了胸中有数。初秋时节,天气依然燥热难耐。护士李原原、杨亚南、贾倩倩主要负责病人的治疗,穿着密不透风的隔离衣,一个班上下来,里面的护士服在滴水,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们反过来互相安慰:“我能行,只要能保证病人的安全,累点、苦点,我们没什么”。后来补充的护士杨思佳、刘芳、王鑫、李婷、梅卫平,来自不同的科室,她们表达的都是同一种思想:为了病人安全,我们可以。抢救病人是她们工作中的家常便饭。来自急诊病区的护士李锻和来自神经内科的杨思佳,有着多年的临床经验,她们对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以及预判,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很多帮助。抢救病人时,技术娴熟,与医生配合默契,家属的安抚到位,在外人看来一切都那么简单,可是只有身处其中才知道多么的艰辛与不易!记得一天夜里,刚到隔离酒店的护士长边俊接到护士朱彦群的求救电话,来自外科的她,与护士王鑫,同时接诊了三个心内科病人(两个重度心衰,一个恶性心律失常),同时抢救三个危重病人,她能想到她们当时的压力与无助,此时,安慰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半个小时后她们打来电话说让她放心,病人已妥善安置,她悬着的一颗心也放了下来。无论白天黑夜,病人在不停的周转,最多的时候她们24小时接诊新入院病人16人,转出病人14人,这30人次的周转,核酸的采集,疫情防控码、行程码以及饭菜的预定,这些繁琐又重要的工作,在细心的护士申慧、马敏负责下,每项都完成的有条不紊。就是这样一群年轻又吃苦耐劳的护理姐妹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短短12天的时间,她们共接诊人次,抢救6人次,通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及昼夜不停的运转,确保了疫情下住院患者的安全过渡。是她们,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展现飒爽英姿,是她们,用柔弱的肩膀担负起了群众的生命安全,是她们,在建党百年为迎风飘扬的党旗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ngqiuzx.com/sqmt/9011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