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140108/4323349.html 实 小 菜 单 不负时光美味行动 本周食谱 周日 日 周一 一 周二 二 周三 三 周四 四 周五 五 /主食/ 那些关于五谷的故事 馒头 胡萝卜馒头 米饭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06/25 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午日节、龙舟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祭龙习俗的形成与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干支历法以及苍龙七宿正处南中天的天象有关。中国古代的星象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人很早开始就探索宇宙的奥秘,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完整深奥的观星文化,古老星象文化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时空观。《春秋命历序》:“天地开辟,万物浑浑,无知无识;阴阳所凭,天体始于北极之野…日月五纬一轮转;天皇出焉…定天之象,法地之仪,作干支以定日月度。”上古时代人们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和位置,将黄道和赤道附近的区域分作28组星宿,俗称“二十八宿”,按东南西北四方各分为七宿,即为“四象”;在东方的7个星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象,称为“苍龙七宿”。苍龙七宿的出没周期与一年四时周期相一致。 端午节的人物纪念 在历史发展演变中,传统节日大多数被附会上某些传说作为“起源”,但经实际考察,这些故事传说远远晚于节日诞生,是后世构建出来的。因近代前对历史考证缺乏,导致各种牵强附会的起源说法甚多,也由于某些历史人物碰巧与该日有关联,于是便产生了“纪念说”,其中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近代的史学家不断指出纪念屈原这说法的错误,因为早在屈原年代以前,端午节已经存在。综览汉魏文献资料可发现,汉王朝经历四百余年历史,充满浪漫、激情,保持南楚故地乡土本色的楚文化,而被誉满天下的楚文化传人屈原,在汉魏前时代的端午节活动没有留下只言片语记载,因而许多学者认为端午节与屈原无关。在民间传说中,除了端午源于屈原说外,尚有纪念伍子胥、孝女曹娥、介子推、廉吏陈临、越王勾践等等说法。 端午节的传统民俗 端午节是中国民间十分盛行的民俗大节,过端午节,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仲夏端午是龙升天的节日,以扒龙舟形式祭龙祖是端午节俗的核心内容,此外由阴阳术数及季节时令也衍生出了一系列的端午习俗。根据阴阳术数,午为阳,重午为至阳;斗指正南,卦象为离,天干丙丁,地支曰午,五行属火,时在仲夏之月,当其时也,万物生长,其势盛极;因此古人认为重午是天地纯阳正气极盛的吉祥日子。古人把端午日午时,三午相重,视为极阳时分,最能辟阴邪;古人还把端午这天正好逢上夏至看作吉祥的年份,称为“龙花会”,有“千载难逢龙花会”之说。夏季是阴阳二气相争的时节,阳迫于上、阴迫于下;夏季也是一个驱除瘟疫的季度,因此端午习俗注入了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端午这天必不可少的也有"祛病防疫"活动,自古传承下来的很多端午习俗都有辟阴邪与祛病防疫内涵,如挂艾草、午时水、沐兰汤、薰苍术等等习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