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第十二讲诗云:“邦畿(jī)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miánmán)黄鸟,止于丘隅。”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於(wu)缉熙敬止。”《诗经》里说:“国家的疆土方圆千里,以此定位本国的百姓。”,《诗经》里还说:“鸣叫的黄鸟,占据山丘的一角。”,孔老夫子说:“至于定位,重在知道自己的定位,可是作为人还不如鸟吗?”《诗经》上说:“庄严肃穆的文王,始终保持对万物的恭敬啊!”上一讲曾老夫子为我们开示了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改过自新,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弃旧图新。改过要有耻心、畏心和勇心,对过错的纠正要不择手段,毫不留情。这一讲曾老夫子进一步为我们开示定位的重要性。 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邦畿”是指国家。“惟”是以此。“民”是指百姓。“止”是定位。整句话的意思就是:《诗经》里说:“国家的版图方圆千里,以此定位本国的百姓。”超出国家版图之外的百姓,那就是外国人了。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缗蛮”是鸟的叫声。“丘”是指山丘。“隅”是一角。整句话的意思是:《诗经》里还说:“缗蛮鸣叫的黄鸟,占据在商丘的一角。”鸟也知道哪里是它们的地盘。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於”是至于。“止”是定位。“知”是知道。“其”是自己。“所”是应该。“可”可是。“以”是作为。“而”是难道。整句话的意思是:孔老夫子说:“至于定位重在知道自己的定位。可是作为人难道还不如鸟么?”曾老夫子在前面谈儒家修学的七个步骤当中已经提出了“七证”:知、止、定、静、安、虑、得,而在这一讲又把“止”,单独提出来讲解。可见定位对于我们每一个是何等的重要。人的一生,定位一旦错误,这一生就算是白来世间了。改革开发三十多年,中国曾经一度出现了几乎全民经商的“盛况”,政府在经商、学校在经商、医院在经商,结果怎么样?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搞活了经济,繁荣了市场,但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各行各业都乱了套,都找不到自己的道了,没了道,干的就是缺德事啊!成功学在中国的兴起,搞得人心浮躁,在西方狭隘的成功理念的指引下,在“人人都可以成功”的鼓动下,许多人也乱了套,也找不到自己的道了,几经折腾最后成了成功学的受害者。有没有成功的?有。但那毕竟是极少数人,而更多的人都已经沦为无业游民。这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一大批还没有搞清什么是成功的人,被“成功学”煽动得已经找不到陆地了。魔鬼式训练出来的“魔鬼”,连自己都已经不知道自己是人是鬼。动不动就来“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高管们频繁的跳槽来提高自己的身价,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企业家们真是不幸。这是一个张扬的时代:旧的价值观被推翻了,新的价值观却没有如期而至。人们只能通过不断追求物质享受来充实自己内心的空虚,被欲望烘烤得丧失理性的人们已经迷失了自己。当是、非、善、恶的标准变得越来越模糊的时候,还有几个知道做人的本分?没有了本分,何以安分?不能安分,如何守纪?不能守纪,那企业的规章制度不就是摆设么?这是一个竞争的时代:二十一世纪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但让企业家们大为头痛的是:人才们多半姓“钱”,不姓“忠”。人才的流失给企业造成的损失无法估量,这也是许多企业走向衰落的根源。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企业家们之所以会这么累,不是他们找不到能干的人,而是找不到可以信任的人。因为,不可信任的人越能干也就越危险,说不定“他”就是你的掘墓人。近百年来中国推行的“西化”教育存在着巨大的隐患,跟“列强”们学到了做事知识却丢掉了祖宗做人的学问。量的积累到80、90后的大部分人身上,就能看到质的变化:有文凭没有人品,有学历没有能力,有知识没有学问,有观念没有信念,有梦想没有理想,有享受没有忍受,有外貌没有礼貌,有恩宠没有感恩。这种种乱象就是成功学给我们带来的失败和惨痛教训。人一旦不知道自己的定位,跟着钱走的结果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对于成功狭隘的理解,坑害了一代人。那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如何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呢?中国的传统文化讲一个人的成功在于五福临门,比起西方成功学讲的功、名、利、禄要究竟得多。什么是五福?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五福临门才算美满人生。长寿是五福的基础,人没有寿命其他统统免谈,如何获得长寿?养生、保健是外在,福报多少是内因,一旦福报用尽,神仙也救不了我们的命,增加福报靠什么?行善积德。 富贵是最外在的相好,是福报的变现,福报小的人承载不了富贵,因财致祸、因官致祸都是福报不够、德不配位所致。康宁是福报进一步的变现,没有健康的身体,安稳的生活,就算有了富贵也无福享受,惶惶不可终日。富贵、康宁还只是我们物质层面的福报,唯有到达好德,才算上升到了精神层面,这是福报更高一级的变现,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拥有精神层面的追求,所以,好德才是一个人生命真正的开始。那怎样才算好德?第一、从践行孝道开始,孔老夫子在《孝经》里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德包括我们的福德,福德变现就是福报,所以孝道是人间第一道。第二、具足谦德,《易经》第十五卦“谦卦”里说:“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是故谦之一卦六爻皆吉。”一个傲慢的人,天时、地利、人和不占,鬼神还来捣乱。在人世间还怎么混呢?所以,谦德是人生第一德。善终,代表着这一期生命的圆满,是福报最高级别的变现,善终也意味着下一期生命会有更好的开始。中国人骂人最恶毒的一句话就是“你不得好死!”为什么不骂你不得好活呢?可见,好死不好活更重要。所以,五福临门就是美满人生的追求,得到古圣先贤的智慧,人生不会迷茫,更不会虚度。五福临门是不是美满人生的终极?还有没有上升的空间?有。《易经》里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余庆”就是五福之外的利益,我们一生行善积德,积累福报,自己五福临门福报还用不完,就变成“余庆”留给子孙后代,中国人见一个人发达了,常说的“祖上积德”指的就是祖先留下来的“余庆”啊!诗云:“穆穆文王,於(wu)缉熙敬止。”,“穆穆”是指庄严肃穆。“文王”是周王朝的奠基者姬昌。“於”是赞叹词。“缉”是始终。“熙”是指万物。“敬”是恭敬。整句话的意思就是:庄严肃穆的文王,始终保持对万物的恭敬啊!《礼记》开篇就是:“毋不敬”,只有开悟的圣人才能真正做到对万物恭敬,也只有对一切人、一切事和一切物的恭敬才能具足谦德,也只有具足了谦德才能得到上天的护佑和百姓的拥戴。 本经典由“正本系统”黄柏力导师讲解 治疗皮肤病最好的医院白癜风传染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ngqiuzx.com/sqmt/8283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