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了解到“何谓关中”,那么进军关中,就是司马昭之心啊! 要知道关中都有啥?大隋都城长安。 立杨侑为帝也好,尊杨广为太上皇也罢,就是“掩耳盗钟”;很快就图穷匕见——“解放西河郡”还可以说是太原五郡“地方自治”,而直取长安,除了扮傻的人们以外,谁都看得出老李想干啥了! 长安也不是说拿下就可以拿下的,我们打开地图:西河郡的西南方向,虎牙郎将宋老生驻扎在霍邑(今霍州市一带),再往西南,江南才子陈叔达(南朝陈宣帝的儿子、陈后主的弟弟)以绛郡(今新绛县一带)力拒李渊;再往西南,左武候大将军屈突通在河东郡(今运城市附近)严阵以待。 江南才子陈叔达还好说,但杨侑所派出的宋老生和两万精兵、屈突通和数万“天下至强”的骁果军,绝非高德儒所能类比;另一方面,苦心经营多年的革命根据地太原,渐行渐远了,一旦革命事业遇到低谷,重回根据地的风险着实不小。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所谓“沧海横流,方显革命领袖本色”,如果连宋老生和屈突通都怕了,还谈什么问鼎天下?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高度重视敌人,李渊从机构、人员和装备三个方面着手准备,具体来说就是“建大将军府并完善机构”、“开仓放粮招纳人员”、“买马”。 李渊虽未称帝,但是听从了裴寂等人的建议,称大将军,成立了大将军府。 大将军府里,裴寂当长史(秘书长,总管日常事务);刘文静当司马(分管军事);唐俭和温大雅当记室(秘书),温大雅、温大有兄弟是机要秘书;武士彟为铠曹(管理盔甲);刘政会和崔善为、张河张道源为户曹(管理财务);姜謩为司功参军(李大将军该是与多超前!连HR人力资源部都配置了!)殷峤殷开山为府掾(李大将军的高级顾问);长孙顺德、刘弘基、窦琮、王长谐、姜宝谊、阳屯为左、右统军,分别统领左三军和右三军;刘赡领西河通守,全权管理西河郡;这么多提着脑袋干革命的兄弟,终于在级别上得到长足的进步,革命事业可以继续红红红火进行下去了。 世子李建成爵位为陇西公,职务定为左领军大都督,统率左三军;李世民爵位为敦煌公,职务定为右领军大都督,统率右三军,除了排名在李建成之后外,其他待遇都是一样的;女婿柴绍为右领军府长史,负责协助李世民。 经历了多年的战争和灾荒,绝大多数人都吃不饱饭,连地主家都没有余粮了,现在李渊先生把他控制的官仓打开,向广大饥民秀了一下大把大把的粮食。 我们设想一下饿肚子的人们会有什么反应? 第一反应可能想把粮食据为己有,可看看把守官仓的精壮士兵、想想王威和高德儒等人的下场就知道这条路基本行不通; 第二条路就是“当兵吃粮”,跟着有粮食的人当兵有饭吃。 粮食在手,魅力没法挡,当兵的人越来越多。李渊把军队分为了左三军和右三军,分别由李建成和李世民统领。 在年“金融海啸”期间,有一本畅销书《货币战争》,差不多同一时段还有一本没那么畅销的书《粮食战争》,说了很多“美国的战略”“孟山都的转基因”“印度”“中国”等宏大的话题。 其实粮食战争没那么宏大,没那么抽象,自古以来粮食都是战争的核心重点: 近的有年长春围城,饿死几十万人,打的就是粮食战; 远的在“安史之乱”时期,张巡死守睢阳,粮食断绝惨状空前:“城中食尽……茶纸既尽,遂食马;马尽,罗雀掘鼠;雀鼠又尽,巡出爱妾,杀以食士,远亦杀其奴;然后括城中妇人食之;既尽,继以男子老弱。” 而我们所说的大唐开国时期,就有“唐军占据关中最重要的永丰仓后攻取长安”、“李密扼守洛口仓屡败王世充”、“薛仁杲粮尽城破投降李世民”。 粮食战争并不新鲜。 杨坚杨广父子兴建的永丰仓、洛口仓成为了李渊李密的重要武器,可叹! 参考文献,特此鸣谢: 网文《笑侃唐朝》:作者:凝望云涛(网名) 网文《赫日当中——大唐帝国的扩张》:作者:醉罢君山(网名) 《新唐书》:编作者:欧阳修、宋祁 《资治通鉴》:编作者:司马光 《现代语文版资治通鉴》:作者:柏杨 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白癜风专业医院北京那个医院看白癜风看的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