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夏朝。古时候,黄河流域一带的先民自称“华夏”,“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左传》,也是汉族前身的称谓。 “中国”一词最早见于周代文献,后来随着所指对象不同而有不同的含义。《史记》、《汉书》经常出现这样的称谓。自汉代开始,人们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当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也以“中国”自居.“中国”一词所指范围,随着时代的推移而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的扩展过程。当《尚书》上出现“中国”时,仅仅是西周人们对自己所居关中、河洛地区的称呼;到东周时,周的附属地区也可以称为“中国”了,“中国”的涵义扩展到包括各大小诸侯国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而随着各诸侯国疆域的膨胀,“中国”成了列国全境的称号。秦汉以来,又把不属黄河流域但在中原王朝政权统辖范围之内的地区都称为“中国”,“中国”一名终于成为我国的通用名号。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则成了专指我们国家全部领土的专用名词。?事实上,“中国”一名虽有三千年文字记载的历史,但它仅仅是一种地域观念,从夏、商、周开始直至清末,从来没有一个王朝或政权曾以“中国”作为正式国名。“中国”正式作为国名,始于辛亥革命以后。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国际上通称Republic?of?China,简称China。至此,“中国”一名才成为具有近代国家概念的正式名称。年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又将“中国”概念完善、充实到今天的含义。? 除上述的“华夏”外,还有“中华”、“九州”、“神州”等称呼。“中华”最初指黄河流域一带,《三国志》裴注中最早出现了“中华”一词。随着版图的扩大,凡属中原王朝所管辖的地方都统称为“中华”,泛指全国。所以,“中国”也简称“华”,中国人侨居海外称“华侨”。?“九州”之名,起于战国中期。当时列国纷争,战火连天,人们渴望统一,于是产生了区划中原的思想萌芽,因而《禹贡》便有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州”正式成为政区是在东汉。?战国齐人邹衍,得到海外交通的启发,大胆提出了“大九州”说。他认为《禹贡》九州合起来只能算一州,叫“赤县神州”;同样大小的州共有9个,但不过是裨海环绕的小九州;这样的小九州共有9个,组成大九州;大九州四周为大瀛州所环绕。所以,“神州”只占天下八十一分之一。后代的事实虽然证明这只是一种假说,但“神州”之名一直沿用到今天。 夏朝(约前1世纪—约前16世纪)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中原世袭制朝代。 夏朝是多个部落联盟形式的国家。依据史书记载,夏、商、周三代皆为奴隶制王朝,君主与诸侯分而治之,而夏朝是第一个世袭的氏族奴隶制王朝。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王位之先河。夏朝延续约年,为商朝所灭。夏朝作为中国传统历史的第一个王朝,拥有较高的历史地位,后人常以华夏自称,使之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商朝又称殷、殷商,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 夏朝诸侯国商部落首领商汤率诸侯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后末代君王商纣王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后自焚而亡。?商朝处于奴隶制鼎盛时期,奴隶主贵族是统治阶级,形成了庞大的官僚统治机构和军队。甲骨文和金文的记载是目前已经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符号。 夏朝诸侯国商部落首领商汤率诸侯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后末代君王商纣王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后自焚而亡。?商朝处于奴隶制鼎盛时期,奴隶主贵族是统治阶级,形成了庞大的官僚统治机构和军队。甲骨文和金文的记载是目前已经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符号。 周朝分为“西周”与“东周”两个时期。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公元前年,周平王东迁,定都雒邑,此后这段时期史称东周。其中东周时期又称“春秋战国”,分为“春秋”及“战国”两部分。周王朝存在的时间从约前11世纪至前56年,共传30代37王,共计存在约为年。 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公元前年,周平王东迁,定都雒邑,此后这段时期史称东周。其中东周时期又称“春秋战国”,分为“春秋”及“战国”两部分。周王朝存在的时间从约前11世纪至前56年,共传30代37王,共计存在约为年。 天子曾经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什么把传统道德彻底的摧垮?周以臣伐君,成为天下主宰,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天子势力大减,但是仍然可以控制一定的局面,繻葛之战郑庄公打败了王师,天子的最后的一丝权威也被踩到了脚下,中华民族进入了混战和文化辉煌并存的局面,天子成了诸侯宰割的对象。然而弑君36亡国5周天子如丧家之犬,传统的道德标准彻底被摒弃!回顾这段历史,征战年年,英雄辈出,文韬武略,然而也怨声载道,秦的出现,也就顺理成章。 春秋战国战国时期(前年,一说前年或前年~前1年),或称战国时代,简称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东周的一段时期 这一时期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 秦人的立国始于非子,按照《史记》的记载,说非子住在犬丘,今天的天水市和礼县一带,善于养马,周孝王听说以后,就让他为周王室养马。非子养马有功,周天子很高兴,把非子召来,说你的祖先伯益为舜帝主持驯养牲畜,牲畜的繁殖率很高,所以舜帝就赏给他一块土地,又赐他姓赢,现在也养的这么好,朕也封给你一块土地,作为附庸吧。 大约是公元前年-公元前年,这个附庸小国,国号就叫秦。周幽王时期犬戎攻入镐京,秦襄公因为保卫周王室有功,正式被封为诸侯国。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1年),诸侯割据称雄的局面结束,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汉族统一国家开始了。这是中国历史上特殊的伟大事件。作为一个大一统王朝,在幅员辽阔的统治区域内,创立了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但是仅仅15年后,秦朝灭亡了。 秦末天下大乱,因为秦国严苛的法律、沉重的劳役赋税,人民普遍对秦不满,陈胜、吴广首先发动的起义席卷全国,随即,全国的豪强地主和六国的旧贵族趁机割据,而刘邦和项羽也在这时登上历史舞台。项羽的叔父项梁是原楚国将领,利用时机起兵反秦。同时,身为沛县县令的刘邦在沛这个地方起义。前06年10月,刘邦军进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但是,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以勇冠三军的神勇,一举歼灭秦军主力,成为了各路义军事实上的统帅。巨鹿之战后,项羽军随后进入咸阳,并很快掌握大权。他杀掉了秦王子婴及义帝,自封为“西楚霸王”。凭借自己强大的武力进行统治,分封诸侯。他将刘邦封在蜀地,且将刘邦的国号定为汉。不久,刘邦在自己的封地整顿军队对项羽进行进攻,垓下之战中,刘邦打败项羽,使项羽逃至乌江自刎而死。 西汉疆域 前0年,刘邦称帝,建国号汉,定都长安,西汉正式建立。 东汉王莽篡夺西汉政权后,公元5年,刘秀在绿林军的协助下,以武力击败了篡位的王莽,夺得帝位。刘秀身为西汉皇族,故仍定国号为汉,但建都洛阳,年号建武,是为汉光武帝。此时的国土面积万平方公里。 三国三国(0年-80年)是中国东汉与西晋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主要有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中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形成三国鼎立的雏型。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次年刘备在成都接续汉朝,史称蜀汉。夷陵之战后,孙权获得荆州大部。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恢复国内生产。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鼎立。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氏掌控。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国号“晋”,史称西晋。公元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 三国(0年-80年)是中国东汉与西晋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主要有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中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形成三国鼎立的雏型。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次年刘备在成都接续汉朝,史称蜀汉。夷陵之战后,孙权获得荆州大部。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恢复国内生产。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鼎立。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氏掌控。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国号“晋”,史称西晋。公元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 西晋西晋,司马炎于65年取代曹魏政权建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为时仅五十余年。 西晋王朝只存在了短短的五十余年,可谓昙花一现。武帝司马炎建立晋朝,统一三国,惠帝司马衷天生愚笨,即位后贾后掌权,又有八王之乱,内部刀兵不断,怀愍时期,匈奴等少数民族侵犯边疆,首都陷落二帝被擒。西晋只立四主,首都陷落,北方尽入两赵版图。西晋灭亡后,进入了东晋十六国,南北朝统治的长期分裂局面。 东晋西晋王朝灭亡后,汉族政权退守江东。公元年,镇守建康(今江苏南京)的晋宗室司马睿在江南重建晋室,史称东晋。东晋政权维持了长期的偏安统治,到公元40年被刘裕所建立的宋所取代,共享国年,历4代11帝。 西晋王朝灭亡后,汉族政权退守江东。公元年,镇守建康(今江苏南京)的晋宗室司马睿在江南重建晋室,史称东晋。东晋政权维持了长期的偏安统治,到公元40年被刘裕所建立的宋所取代,共享国年,历4代11帝。 南北朝南北朝(公元40年—公元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由公元4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公元年隋灭南朝陈为止。该时期上承东晋、五胡十六国,下接隋朝,南北两势虽然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所以史称南北朝。 南北朝(公元40年—公元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由公元4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公元年隋灭南朝陈为止。该时期上承东晋、五胡十六国,下接隋朝,南北两势虽然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所以史称南北朝。 隋朝隋朝(年—年)大定元年(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帝位于杨坚,即隋文帝,建国隋朝。隋朝是五胡乱华后汉族在北方重新建立并进而统一全国的王朝,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年的分裂局面,中国重新进入大一统时期。隋唐时期也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期。隋炀帝过度消耗国力,最后引发了隋末民变和贵族叛变,最终亡国。但是隋朝时的国土面积比汉朝要小很多,是万平方公里。 隋朝(年—年)大定元年(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帝位于杨坚,即隋文帝,建国隋朝。隋朝是五胡乱华后汉族在北方重新建立并进而统一全国的王朝,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年的分裂局面,中国重新进入大一统时期。隋唐时期也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期。隋炀帝过度消耗国力,最后引发了隋末民变和贵族叛变,最终亡国。但是隋朝时的国土面积比汉朝要小很多,是万平方公里。 唐朝唐朝地域和现代中国比较图 唐朝(公元年-公元年),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也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国号“唐”是晋的古名,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为西魏八柱国之一,被封为“唐国公”,其后,爵位传至李渊。李渊,隋朝时官居晋阳(今太原)留守,起兵尊隋,每战必克,直入长安,在隋恭帝杨侑禅让帝位后便以“唐”为国号,建都长安,随后又设陪都东都洛阳和北都太原,与长安合称“三都”。唐朝是一个强大而繁荣的时代,其鼎盛时期,全国人口达万之多,国土面积万平方公里。在军事上,军力强大是唐代的一个鲜明的特点。唐朝统一了隋朝末年军阀割据的中国。唐太宗、高宗、武后在位时又远征东西突厥,灭高昌、收其地为州县,灭高句丽和百济[古朝鲜】并在白村江战役打败日本援军,又与靺鞨、铁勒、室韦、契丹等民族征战。当时唐朝在亚洲军事制度,经济和科技的优势都是这些战绩的基础。唐玄宗时唐朝的势力与来自现在阿拉伯、新兴和信奉伊斯兰教逊尼派的黑衣大食的势力在包含昭武九姓国、大小勃律、吐火罗在内的中亚诸国相遇,结果后来唐朝因安史之乱在军事上全面收缩,中国的势力从此退出中亚。接踵而至的藩镇割据导致华北地区经济萧条。 宋辽时期先说说辽的来由。 历史文献最早记载契丹族开始于公元年,柔然部战败于鲜卑拓跋氏的北魏。其中北柔然退到外兴安岭一带,成为蒙古人的祖先。而南柔然避居今内蒙古的西喇木伦河以南、老哈河以北地区,以聚族分部的组织形式过着游牧和渔猎的氏族社会生活。又在不断的动荡岁月中走向联合,形成契丹民族。契丹族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有深远影响的少数民族,由于契丹的名声远杨,国外有些民族至今仍然把中国称做“契丹”。契丹本是鲜卑的一支,4世纪中从鲜卑族中分离出来,游牧于潢水,今内蒙古赤峰市境内的锡拉木伦河,土河一带。6世纪前期,契丹族尚处在部落阶段,唐初形成部落联盟,曾臣服于漠北的突厥汗国。唐太宗时期,契丹部落联盟背弃突厥,归附唐朝。契丹与唐朝之间,既有朝贡、入仕和贸易,也有战争和掳掠。年,契丹建立了政权,成为中国北方一个强大势力。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创建契丹国。年,太宗耶律德光改国号为辽,辽成为中国北方统一的强盛王国政权。年,辽为金所灭,此后契丹逐渐被融合。辽亡后,耶律大石西迁到中亚楚河流域建立西辽,年被蒙古汗国所灭。 辽宋战争 五代后唐清泰末,辽帝扶植石敬瑭攻灭后唐称后晋皇帝后,从石晋王朝攫取了燕云十六州,今北京至山西大同地区之地,并以此为基地,不断袭掠中原。后周建国初,辽又扶植北汉政权割据河东,今山西太原西南,作为附庸以屏蔽燕云。后周显德七年,殿前都点检赵匡胤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北宋后,辽继续支持北汉与宋抗衡。时南方尚有吴越、南唐、荆南、南汉、后蜀等独立割据政权。为实现统一,赵匡胤在实施先南后北进军方略过程中,曾寻机分兵攻取北汉,试图铲除辽附庸,以便收复燕云。乾德二年,宋攻北汉辽州,是宋辽之间首次大规模作战。开宝元年至二年,宋再次攻北汉,兵围太原,辽又出兵援北汉,被宋军击退。直至开宝末年,不仅未能灭北汉,反使宋辽间冲突迭起,矛盾日深。宋太宗赵光义继位后,南方统一大局已定,遂于太平兴国四年亲率大军攻北汉。先败辽援军,继破太原灭亡北汉,为进取燕云创造了条件。自此,开始了长达5年余的宋辽战争而毫无结果。 宋金战争 同样,先说说金朝。 金朝,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一个王朝,女真族原为辽朝的藩属,女真族首领在统一女真诸部后,1年于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建都立国,国号大金。金朝立国后,与北宋定“海上之盟”向辽朝宣战,于年灭辽,于年灭北宋。迁都中都时,领有华北地区以及秦岭、淮河以北的华中地区,使南宋、西夏与漠北塔塔儿、克烈等部落臣服而称霸东亚。年,金朝在南宋和蒙古南北夹击之下灭亡。 北宋灭亡后,康王赵构于天会五年五月,在南京(今河南商丘南)即位,是为高宗,重建宋朝,史称南宋,改元建炎。 北宋宣和七年至南宋端平元年(一)期间,占据中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金王朝,日益强盛。年,攻占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掳宋徽、钦二帝北归。此后,金为夺占中原,分遣三路大军,向陕西、河南、山东等地进攻,再次逼近东京,但在宋将宗泽率领军民的顽强抗击下,兵败北撤。宗泽死后金大军再次攻宋,南宋沿淮守军望风而溃,宋高宗南逃杭州。年,金军第三次攻宋,渡过长江,攻占建康,今江苏南京、临安,今杭州等城邑后、被宋将韩世忠等部截击,败于黄天荡。南宋绍兴六年(),岳飞率军北伐,收复中原大片地区.南宋嘉定十七年(14),金停止攻宋,专力抗击蒙古军之进攻。年,宋与蒙古联军攻破金帝完颜承麟据守的蔡州,今河南汝南,将金朝灭亡,史称宋金战争。 宋金战争持续百余年之久。战争初期,金朝处于军事政治上升时期,在军事上充分利用骑兵迅捷之长,采取广正面多路突进、重点进攻的战略,灭亡北宋。并利用骑兵优势,实施大纵深、大迂回的战法,多次深入南宋腹地。但因战线过宽过长,兵分势寡,给养供应困难,加之缺乏对占领地的控制与巩固,未能灭亡南宋。战争后期,连年征战国势日衰,军力锐减,内部矛盾激化,疲于对宋对蒙两面作战,终未实现其统一南北的战略企图。北宋由于采取守内虚外、强干弱枝的政策,至末年,兵备废弛,战斗力低下,尤其奉行妥协求和的国策,终为金所灭。南宋虽仅据半壁河山,采取偏安江南的自守待敌的消极策略,但国力尚丰,军民同仇敌忾,依江河设防,据险坚守,加之名将辈出,所以能与金旷日久战而未亡,最终联蒙灭亡金朝 元元朝的疆域空前广阔,今天的新疆、西藏、外蒙古、云南、东北、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统治范围之内,还包括西伯利亚大部分、锡金、不丹、克什米尔东半部、缅甸北部、泰国北部、老挝、朝鲜东北部。领土面积超过万平方公里,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蒙古人的直系祖先是和鲜卑、契丹人属同一语系的室韦各部落。隋唐时,他们分布在契丹之北、鞑靼之西、突厥之东的广大地域。曾受突厥的统治,突厥人多称之为鞑靼。唐朝贞观年间,突厥势衰,室韦人一度称臣于唐。继突厥而起的回鹘政权崩溃后,室韦—达怛人大批进入大漠南北。 蒙古部落原为金国的臣属。随着金朝的衰落,蒙古部落也开始壮大起来,逐渐脱离金国政权的统治。年,蒙古诸部领袖铁木真通过战争统一了蒙古高原各蒙古部落,被推举为“成吉思汗”,建立政权于漠北,国号蒙古国。 明年1月3日-年4月5日,年10月3日彻底灭亡。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中原王朝,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国祚76年。是以汉族为主推翻蒙元统治,恢复中华汉族的政权。 年朱元璋在南京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迁都北京,并改北京为京师,同时复原南京的名号。明朝前期国力强盛,开创了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和弘治中兴等盛世,国力达到全盛,疆域辽阔。中后期由于政治腐败和天灾导致国力下降,爆发大规模民变。 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朱由检于煤山自缢。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政权,随后满清趁乱入关,击败李自成农民军和南明政权,年永历帝朱由榔被杀,南明覆亡。年清军攻占台湾,明郑结束。 约万平方公里(年) 清前清与现代中国比较图 满清的祖先是女真族,源自多年前“肃慎”,一度建立渤海国。辽金时期称“女真”,金朝就是女真族建立的。这时的女真不是东北的土著居民,他们的祖先源自西伯利亚的通古斯地区的野人部族,不同於宋朝时期入侵中原的女真人。在明朝初期,女真的祖先早已迁到了朝鲜,后来他们因为在朝鲜受到打击,呆不下去了,这才向明朝请求庇护,当时的明朝把女真安置在了东北地区。所以满清的祖先是个移民族群。正因为这个原因,民国历史学家孟森说满清的先祖受明朝的恩惠特别深厚。明朝初期,女真族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后又按地域分为建州、长白、东海、扈伦四大部分。明朝在东北设立辽东都司、奴儿干都司作为管理机构,女真各部皆臣服于明朝。清朝统治者为出身建州女真的爱新觉罗氏。建州女真首领猛哥帖木儿为明朝建州卫左都督,年因部族冲突被害。0年建州部南移,最终定居于赫图阿拉。南移后,建州女真部与明朝交往密切,建州部社会生产力提高,经济繁荣。后金统治集团借用明朝中央政府给予其的官职地位起家,在东北地区大肆抢劫屠杀,实行疯狂的民族迫害,掳掠平民当奴隶,危害大量无辜平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来更发展到要求与明朝中央政府分庭抗礼,完全从中国独立出去。但事实上,东北地区早在洪武、永乐年间就已经是中国明朝的领土,明朝早期设置的奴尔干都司控制范围远大於后来满清统治时期控制的东北地区,远达外兴安岭以北,还包括了库页岛。即便到明代中晚期军事衰落的时候,现在东北的绝大部分地区以及重要城市也都在明朝政府的直接控制管辖之下。 年,努尔哈赤袭封为建州左卫指挥使,以祖、父遗甲十三副,相继兼并海西女真部,征服东海女真部,统一了女真各部。他还筑城池、设大臣、定法律、理诉讼、建立八旗制度,促进了女真社会的发展,巩固了努尔哈赤的统治地位。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自立为汗,国号金(史称后金),公开反叛明朝政府。1年,努尔哈赤发布“七大恨”的讨明檄文,誓师伐明,举国震惊。年,明朝在萨尔浒之战惨败,几年间丧失辽东七十余城。年,努尔哈赤攻占辽阳、沈阳,迁都于辽阳。春,努尔哈赤不顾贝勒诸臣异议,决定迁都沈阳,自此沈阳成为后金政权的统治中心。不过,努尔哈赤在年的宁远战役中被明军的大炮打成重伤,不久逝世。第八子皇太极继位。他继续对明朝展开攻势,并联合蒙古各部,势力不断扩大。同年皇太极称帝且改“金”国号为“清”。年,明清松锦之战爆发,年洪承畴在松山被俘,祖大寿在锦州投降。松锦之战标志着明朝在辽东防御体系的完全崩溃,在关外只剩下宁远一座孤城。年,李自成攻陷北京,明朝崇祯帝自杀于景山。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清摄政王多尔衮指挥八旗劲旅,兼程入关,以吴三桂为前导,击败农民军,进占北京。同年清顺治帝迁都北京,接着南下剿杀农民军,北方的地主、官僚纷纷迎降,五世达赖朝见顺治帝勾结清军,镇压农民军。与此同时,在南方,一些明朝遗臣拥立皇族建立几个小朝廷,史称南明。此外还有李自成的大顺、张献忠的大西政权。清朝于5年灭大顺、南明弘光;6年灭大西、南明隆武、南明绍武;年灭南明永历;4年消灭大顺残余势力。清朝入关后历经0多年的战争,征服中国绝大多数领土。李自成死后,余部与明湖广总督何腾蛟、湖北巡抚堵胤锡联明抗清。7年大败清军于全州,次年几乎收复湖南全境。江西金声桓和在广州李成栋先后反正,出现了南明时期第一次抗清斗争的高潮。因为不能团结对敌,给了清军以喘息之机。9—0年,何腾蛟、瞿式耜先后牺牲。年,李定国率军8万东出广西,下桂林,又攻入湖南、广东,“两蹶名王,天下震动”。刘文秀亦出击四川,克复川南。东南沿海的张煌言等的抗清军队也发动攻势,抗清斗争再次出现高潮。这时孙可望同李定国之间矛盾爆发,破坏了大好形势。孙可望降清后,云贵虚实尽为清军所知。 明延平王郑成功在1年收复了当时为荷兰殖民地的台湾南部。永历帝被害后,郑成功之子郑经继续使用南明永历年号,尊前明宁靖王朱术桂为监国。年,清朝占领台湾,年设立台湾府,标志着中国被彻底征服。 民国民国不同于此前中国的君主王朝,它是经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斗争而建立的共和国家。19世纪末年,由于清王朝腐败和西方列强侵略的深入,尤其是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使中国陷入严重的民族危亡。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的发展和西方政治思想学说的传播,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势力开始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以孙中山为首的一批志士仁人首先选择革命救国的道路。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成兴中会,提出推翻清王朝,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0世纪初年,一批反清的革命团体在国内出现。它们发动的反清起义相继失败,其领导人纷纷逃往国外。由于孙中山和黄兴的联合倡导,流亡到国外的革命党人于年8月0日在东京成立了同盟会。会员包括十余省的革命党人,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政党,孙中山提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主张,后来由此进一步阐发为以民族、民权、民生为内容的三民主义。之后,同盟会在南方一些省区不断组织会党和新军起义。以武装起义推翻清王朝,是同盟会推进革命运动的基本战略。从年萍浏醴起义至1年4月黄花岗起义,革命党人前仆后继,共发动十余次武装起义,均宣告失败。1四川保路运动爆发,清政府由湖北抽调新军入川,武昌新军中的革命党人乘机于10月10日起义,一举攻占总督衙门,并迅速光复汉口和汉阳。新军协统黎元洪和立宪派首领汤化龙等都归附革命。黎元洪被举为湖北军政府都督。军政府宣布中国为中华民国,号召各省响应革命,推翻清政府。武昌起义震动全国,各省革命党人纷纷发动新军起义。武昌起义后,湖南、陕西、江西、山西、云南、上海、江苏、贵州、安徽、浙江、广西、广东、福建、四川等地先后宣布独立。1月日革命军攻占南京,南方各省均告光复。1月9日,十七省代表在南京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职,定国号为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年为民国元年,以五色旗为国旗,至此民国成立。 台湾版民国地图 民国全图 民国纠纷图 民国自成立以来内忧外患,扫割据抗外敌。我这里罗列了一组民国成立以后的历次战争,辛亥革命就不说了。 5年(民国四年)1月至6军6月护国战争 7年(民国六年)9月至8年11月护法战争 年(民国九年)7月直皖战争 19年(民国十一年)4月至6月第一次直奉战争 年(民国十三年)1月至年7月第一次内战 年(民国十三年)9月至10月第二次直奉战争 年(民国十四年)月至3月第一次东征 年(民国十四年)10月至11月第二次东征 年(民国十五年)7月至年1月北伐战争 年(民国十六年)8月至年7月第二次内战 年(民国十八年)8月至1月中东路战争 年(民国二十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 年(民国二十年)10月至11月江桥抗战 年(民国二十六年)7月至5年9月抗日战争 年(民国二十六年)7月七·七事变 5年(民国三十四年)9月至0年6月第三次内战 外蒙对于中国人来说,蒙古是一个特殊的国度。因为在中国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里,蒙古就是中国的一部分。直到清末,直到民国,直到新中国,不断的分分合合,直到今天。 蒙古只有一个,本没有内外之分。因为与中国合并时间有先后,遂被分割。先合并的南部为内蒙,后合并的北部为外蒙。 公元前三世纪,在中国北方的匈奴族生活在大漠南北、叶尼塞河上游和贝加尔湖等地。春秋时期被称为“胡人”,被北方的燕国收容。秦汉时代,匈奴族一分为二,北匈奴被远驱进入欧洲,南匈奴降汉。 公元四十七年,匈奴正式成为汉朝的属国。唐朝时在那里设置州府管辖。宋代1.13世纪时,北方游牧部落的一支开始兴起,因部落名字的缘故他们被称做蒙古人。年开始,成吉思汗大举南侵西进,统一蒙古各部。年忽必烈入主中原,建立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市)。年朱元璋攻占大都,元朝退出中原,与明朝对峙,史称“北元”。年元臣篡位建国鞑靼,北元亡。由于元朝对汉民族的歧视,使其过早灭亡。但是元朝的统治,为中国疆域画订了以后的大致范围。1年,辛亥革命,中国各省纷纷宣布独立。清廷瓦解,外蒙也乘势宣布独立。从混乱和废墟上建立起来的民国,不久就进入了军阀割据时代。蒙古的独立运动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的。当武昌起义后宣布独立的中国各省开始为重新统一、建立“中华民国”而开展各种政治活动的时候,外蒙脱离了这一进程,开始酝酿“独立建国”。此前,由于清末的腐败,沙俄染指中国事务,外蒙已经变成了沙俄的保护国。民国袁世凯主政后,开始与沙俄交涉。沙俄做出让步,承认外蒙是中国的领土,条件是外蒙实行“自治”。5年6月7日,沙俄政府、外蒙当局和北洋政府三方在外蒙的恰克图签订了《中俄蒙协约》,外蒙宣布取消独立,时任总统袁世凯册封外蒙活佛哲布尊丹巴为“呼图克图汗”,外蒙实行所谓“自治”,但实际上已被沙俄控制。十月革命,沙俄被苏联推翻,失去保护的自治蒙古于是开始与中国进行取消自治、重回中国的谈判。当时中国的代表是主管蒙藏事务的陈毅。9年,主掌中国政局的段祺瑞派兵进入外蒙,用铁腕政策迫使外蒙放弃自治,外蒙回归中国。年,段祺瑞下台,外蒙也进入混乱状态。直到年5月,苏联红军进入外蒙,打败沙俄残余占领库伦,外蒙再次宣布独立。北京政府的实权人物曹锟和吴佩孚,以中国政府名义发布措词严厉的声明,谴责外蒙企图分裂中华民国的 九段线在中国地图上,南海中存在几条断续线组成的U形线,是中国南海海域的国界线。1年,当时的民国政府在《南海诸岛位置图》中,以未定国界线标绘了一条由11段断续线组成的线。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与越南关系友好让出北部湾、东京湾两条,将这11条改为9条,“九段线”因此而得名。 民国的《中国南海各岛屿中英文对照表》,详细地罗列了南海诸岛13个岛、礁、沙、滩的名称,第一次将南海诸岛划分为四个部分: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年又出版了《中国南海岛屿图》,图中在南海疆域内标有东沙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和团沙群岛,其周围用断续线标明,以示南海诸岛同属中国版图。这就是中国地图上最早出现的南海疆域线。 抗日战争时期,南海诸岛沦陷,抗战胜利后,为了使确定的南海领土范围具体化,1年民国政府重新审定南海诸岛地名,出版了《南海诸岛位置图》,作为现代中国南海地图的重要蓝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版的地图在同一位置上也标上这条断续线,并声明领海宽度为1海里,宣布此项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领土,包括中国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同大陆及其沿海岛屿隔有公海的台湾及其周围各岛、澎湖列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其他属于中国的岛屿”。 至此,就中国立场而言,涉及南海的“九段线”的法律地位已经明确。但是可悲的是,因为鞭长莫及,没能得到有效管理。 南海,大致分为东沙西沙中沙南沙群岛,周边有菲律宾,越南,马来半岛,文莱和印尼,最南边的曾母暗沙靠近加里曼丹岛,距离中国大陆公里。南海通过巴士海峡、苏禄海和马六甲海峡,与太平洋和印度洋相连。约有万平方公里。史籍记载,早在汉武帝时代,中国就发现了南沙群岛。宋代,中国将南沙群岛命名为万里石塘,直至明清,都在南海实行了有效管理。清末中国国势衰微以后,英国、美国、德国、法国和日本垂涎南沙群岛,曾多次派舰调查勘测。年,南沙被当时统治越南的法国殖民当局侵占,二战期间,日军于年侵占南沙群岛。从60、70年代起,南沙群岛被周边国家侵占和分割,资源遭到大量掠夺。菲律宾从0年开始,截止8年占领南沙岛屿18个。???越南后来居上,是唯一对南沙提出全部主权的国家,目前占有30个岛礁,4年中国和越南发生海战。 这是越南主张的海域图 从80年代起,岛屿争端日趋激烈。马来西亚占领了弹丸礁、南海礁和星仔礁,文莱抢占了南通礁。这些国家与外国石油公司合作,开采南沙地区的油气资源。目前印尼虽未在南沙群岛占有岛礁,但印尼的纳土纳群岛00海里经济海域的东北部,与南沙群岛的00海里经济海域有重叠之处。这就是目前南海的现状。 各国主张图 俄占中国领土示意图 年10月14日,中国政府与俄罗斯政府签署了《中俄关于两国边界东段的补充协定》,此协定与《中苏东段国界协定》以及《中俄西段国界协定》一起,标志着四千三百多公里的中俄边界线走向全部确定。 可能因为民众对领土主权的敏感性,政府方面并没有大张旗鼓的宣传,但有太多的东西值得回味。中俄边境谈判历经几十年时间,条约的签订意味着至此自19世纪以来沙俄霸占中国的万平方公里国土合法化。 这是一张俄国地图 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攻至北京,火烧圆明园,清朝咸丰皇帝逃到热河。此时俄国乘机介入,假以帮助中国向英法调停为名,逼迫清政府签订了《瑷珲条约》,除江东六十四屯外,割去了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的60万平方公里土地,并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40万平方公里土地划为两国共管。年又以退出调停为名,与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将共管土地全部画为己有。这两个条约夺走了中国万平方公里土地。?俄国的远东总督穆拉维约夫,正是此人,用马刀逼迫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了《瑷珲条约》,用铅笔在边界地图的乌苏里江沿着中国江岸划了一条粗线,以至于酿成了绵延近百年的中俄边界纠纷。而中国也永远失去了东北的入海口。???年,沙皇俄国费时近百年,征服了大、中、小三帐哈萨克政权,与中国的在西北边界接壤。沙俄政府乘中国太平天国内乱,以武力相威胁,逼迫腐败的清政府与其签订了《勘分西北界约记》。?而俄国单方面划定的地图,已远远越过了中国的边界,深入新疆内地。当清朝谈判代表提出异议时,俄国竟出动大军,夺占了中国近44万平方公里土地。《伊犁条约》后,沙俄又陆续和清朝签订了几个勘界议定书,又从中国割去了新疆霍尔果斯河以西3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年,俄国出兵强行占领了帕米尔高原上的萨雷阔勒岭以西万多平方公里土地,?造成了长达百年的帕米尔未定界问题,直到年,中国才同塔吉克斯坦签订了边界条约,收回了其中的近平方公里土地,其余的就永远脱离了中国版图。年,中亚浩罕汗国首领阿古柏侵入新疆,俄国当即以此为借口,出兵占领了新疆伊犁地区。清朝派出左宗棠前往新疆平定叛乱,经过数年战争,清军终于打垮了阿古柏军,收复了除伊犁外新疆全部地区。?清朝又派出代表和俄国商谈收回伊犁,经过艰苦谈判,签订了《伊犁条约》,沙俄总算放弃伊犁,但又从中国割去了阿尔泰山以西,额尔齐斯河上游4万多平方公里土地。目前,中国的版图,大体上是按鸦片战争以来中俄之间9个不平等的条约划定的。? ?翻开近代史,我们可以看到亚洲国家中,中国是领土丢失最多的国家。象日本虽然战败,但还是吞并了琉球。0世纪的外蒙独立,也是俄国一手造成的。?众多侵略者当中,俄国是受益最多的国家,而付出代价却是最少的。在分割中国领土时,以静制动,采用守株待兔的方式,非法占有或分割。 这是一张中国丢失土地对比图 麦克马洪线 在中国出版的地图上,西藏南部察隅、墨脱两县的南部只标志寥寥无几的城镇地名,那片地区事实上只在中国地图上属于中国,中国叫它藏南地区。如果换一张印度地图,那片地区叫阿鲁纳恰尔邦,被印度实际控制。目前中印两国的实控线是中国一直不承认的“麦克马洪线”,画在中国地图上、实际却在印度控制下,面积达到九万多平方公里。 中印边境在地图上的位置 4年,英印政府外交大臣麦克马洪构想了一条印藏分界线,以喜马拉雅山脊分水岭的连接线作为界线。麦克马洪又利诱西藏噶夏政权的代表,背着中国北洋政府代表,搞了一份划界换文,达赖喇嘛和噶夏政权也未给其代表有划界的授权,后来了解了情况的噶夏政权对麦克马洪画的线不予承认。 0多年后,英国政府正式把麦线标入地图和政府文书,遭到中国国民政府的反对。 英印统治期间,虽然公布了麦线为边界,但是英国人也仅仅在极个别地区,试探性地侵入门隅和察隅地区,不敢放胆占领。0年初,印度军队则大胆越过西山口进军达旺,到4年印军完全控制麦线以南原西藏的门隅-洛隅-下察隅地区,印度政府为此成立了东北边境特区进行管辖。同年出版的印度官方地图首次把麦线从年以来注明为“未标定界”改为“已定界”。年印度将该特区改为阿鲁纳恰尔中央直辖区。6年底印度议会两院通过立法将阿鲁纳恰尔中央直辖区升格为邦,翌年,印度正式宣布成立阿鲁纳恰尔邦,。它就是中国藏南地区。 进入90年代后,麦线已经成为双方的实际控制线,年双方军队交换了实控地区地图。 转载周伯通-5-4:1:0文章:中国历史版图的变迁 好的中医白癜风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ngqiuzx.com/sqmt/7871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