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郎报仇 (第一百回) 储向东 杜线娘是河南商丘夏邑县大户杜明亮的女儿。聪慧、端庄秀丽,擅长词赋,八股文章流畅精美。她的塾师是一位博学多艺的老秀才,看到线娘的文章诗词,对杜明亮说:“可惜是个女子,如是男儿,荣登金榜指日可待。”或许是红颜薄命吧,线娘十七岁时,父母相继去世,丢下线娘同丫环、奶妈相依为命。 线娘家隔壁是吴家宅院,吴家多年前应其做官的亲戚邀请移居商丘了,只留一个老仆人看护。去年,吴家公子吴聘带了几个佣人回到宅院研习学业,准备乡试考举。吴聘听说线娘美丽多才,便想入非非,只是无缘相见。 线娘家后花园里有一棵白玉兰花树,斜倚在东墙上,每当花开时,清香扑鼻。一天早上线娘站在凳上采花,不巧被吴聘窥见。线娘的倩影让吴聘看呆了,情不自禁地叫了一声:“仙姑下凡,请受小生一拜。”说着长揖不起。线娘一见,涩色满面,急于回避。只听吴聘说:“我并非宋玉笔下的登徒子,岂敢有越墙的非分之想。只因独自温书,无师指正,欣闻妹妹才学品优,愿意学古时的王羲之拜女公子为师,期待指正。”说着从怀里掏出一篇文章,掷过来请线娘为其修改。线娘本不想理睬,但出于好奇,拾起吴聘的文章带回内室,阅读后觉得文章具有一定的文化功底,不是一般纨绔子弟所能写出来的。线娘将一二处小毛病修改了一下。第二天将修改的文章用丝线扎好掷了过去,吴聘看到线娘修改的地方,细细品味后,极为佩服感激。 经此一次,两人对对方都有了很深的印象,于是便彼此互通书信,点评文章,交流心得。时间一长,双方感情日益深厚。吴聘写了一篇《逾东墙而搂处子》的文章挑逗线娘。线娘回了一篇《媒约之言》。吴聘笑着说:“答非所问。”线娘说:“草率行事,难以收场。”吴聘觉得线娘话中有可乘之机,于是架梯爬墙而过,握着线娘的手说:“我每日以你为师,被你倾倒,你为何不答应我呢?”线娘婉转地说:“读书人容易做昧良心的事,一朝艺成,你能保证不作出逢蒙杀害后羿的事吗?”吴聘听后,赶忙对着天地发誓,保证与线娘永结同心,百年恩爱。如有违誓,不得善终。线娘感他深情,同意与他幽会。于是吴聘每晚越墙与线娘同宿,早晨再爬墙回到自己书房。如此半年,两人如胶似漆难舍难分。一日吴聘接到家信,说其父病危,让他早日归家。线娘知道后,催促他早日回家探亲,并让他告知父母他俩之事,以便早日举办婚礼。吴聘发誓一定早去早回,迎娶线娘。 谁知吴聘离开后,从此杳无音讯,不仅人没回来,连一封信也没有。原来他父亲不是病重,而是让他回去完婚,他没有告知父母他与线娘的事,竟依从父母的意愿,同当地一位官宦人家的女儿结了婚,把线娘抛弃了。线娘得知此消息后,经不住打击,一病不起,不久就香消玉殒了。 吴聘收到线娘奶妈寄来的书信,对线娘为他而死竟无一丝悔恨。 一年以后吴聘参加乡试,刚拿到考卷,发现线娘款款走来,吴聘害怕得浑身哆嗦,手握不住笔杆。谁知线娘不仅没有怨他无情,反而替他拂纸研墨,讲授题意,使他茅塞顿开,思如泉涌,在乡试中名列第一。一年后吴聘进京会试,线娘又来了,将吴聘答案中不妥之处一一指点修正,使吴聘在殿试中名列二甲,得以金榜题名,留京任职。在吴聘任翰林院编修时,线娘常来看他,对他说:“翰林院编修每天抄抄写写,是帮人干活的闲差,没有实权,每月俸银很少,不够你在京城开销,以你的才干到地方做个知府或藩司是不成问题的。”吴聘赞成线娘的意见,找到他恩师,在恩师的举荐下,吴聘得到了苏州知府的肥缺。苏州是商埠重镇,鱼米之乡,也是达官贵人醉死梦生的游乐场。吴聘到苏州后,如跳进了大染缸,贪赃枉法,收受贿赂,草菅人命,用得来的肮脏钱再到红楼酒肆处买笑挥霍。时间不长,身染恶疮,治疗期间被人举报揭发许多不法之事,朝廷震怒,下旨查办。面对确凿证据,吴聘只得认罪伏法,领刑受死。在临刑前的晚上,吴聘又看到线娘翩翩走来,面含讥讽地对他说:“数年的孽债,今日才让你偿还,我只所以帮你考取功名,是因为书生终日埋头窗下,难以犯杀头大罪。一定要让你踏入仕途,才有机会使你犯罪伏法,替我报仇。”说完飘然而去。 吴聘此时才如梦方醒,线娘为他助考和劝他担任地方官的原因。他也知道自己罪孽深重,想上吊而死,苦于手脚被缚不能动弹。第二天午时被带到法场,让刽子手砍了头。 点击查看往期精选 安九高铁潜山南站效果图来啦!破坏农田非法采砂潜山检察立案调查潜山新增二处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潜山:阳光归来满眼春市民赏春正当时关于公布打击非法挖山取土河道采砂和超限超载治理工作举报电话的通告关于表彰潜山市年度优秀志愿服务项目、优秀志愿服务组织、优秀志愿者的通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ngqiuzx.com/sqlt/8837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