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卫,让城市更美好 ——我市积极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 记者翟华伟 核心提示 天蓝如海,白云飘垂。秋日的商丘,高楼、河流、公园、道路相映成景,散发着迷人的风姿。 树木蓊郁,满目叠翠,雅致秀丽,路平、行畅、景美、民乐,小巷胡同干净舒朗,一派整洁祥和的景象。 天蓝、水清、地绿、街净,如今漫步在商丘街头,人们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以来发生的变化。 最是蝶变动人心。自年3月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至今,我市持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持续坚持全域创建、全面提升、全民共享的创建原则,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创建热情,把卫生城创建作为市民卫生意识提升的过程、卫生习惯养成的过程、城市环境改善的过程,坚定信心,持之以恒,对照标准,补齐短板,持续推动创卫常态化、长效化,以“长征精神”,用“绣花功夫”,走出一条具有商丘特色的创卫之路。 创卫,改善了商丘的人居环境,提升了城市品位,让商丘这座城市变得更加美好,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玄鸟雕塑转盘周边井然有序。城市更新,功能和品质显著提升秋日清晨,晨曦透过绿叶繁枝,洒下无数斑驳浅影。晨练的人们行走在绿树扶疏的道路上,公园绿地上随处可见健身的人们。整个城市充满活力,生机勃勃。城区内,一条条宽阔整洁的道路犹如彩带,延伸着城市的风景,承载着民生幸福。位于梁园区的黄河路曾经坑坑洼洼,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以来,我市对该路段进行了升级改造。如今,站在位于黄河路东段的中州世贸商城楼顶俯瞰,首先映入眼底的是阳光下熠熠生辉的玄鸟雕塑,道路往西北方向延伸,中间的绿化带将宽阔整洁的路面一分为二,来往车辆川流不息;人行道旁的绿化带内,绿化树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犹如花园;尤其是新安装的中华灯路灯,显著提升了该路段的品质和档次。“黄河路升级改造好后,不仅不堵车了,也增添了绿化景观。住在路边,就像住在花园附近,晚上休闲散步也不用去其他地方了,路面干净,特别是路灯一亮,真美。”在黄河路附近居住的梁园区解放街道办事处孙庄社区居民赵德民说,黄河路升级改造完成后,不仅缓解了此前交通的拥堵,道路两侧的景观带也成为靓丽的风景线。道路之变,变出城市之韵。年以来,我市中心城区投资亿元,对条道路进行新建改造。修补坑槽12万余平方米、雨污管网清淤公里,完成6座污水提升泵站、6座雨水立交泵站养护,更新了个积水点的清淤改造,道路功能进一步完善,承载能力显著提升。变化的不只是道路。近年来,我市加快了环卫设施建设。全方位提升城区环卫工作,机械作业、人工普扫相结合,购置环卫机械台,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投入一线环卫工人名,擦拭清掏垃圾箱,清洗护栏花箱,冲洗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上门收集垃圾。以“区长工程”推进“公厕革命”,将公厕建设列为“区长工程”,拆除旱厕座,新建高标准公厕座,公厕总量达到余座,其中座公厕标注到百度地图,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如厕需求。目前,城区有标准化公厕座,平均每平方公里4.95座。完成了21座生活垃圾中转站续建和42座升级改造,目前城区生活垃圾中转站座,平均每平方公里1座。城区现有污水处理厂7座,日处理能力达56.5万吨。在市政绿化和“亮化”工程方面,年以来,我市实施中心城区个园林绿化项目,完成投资74.4亿元;投资万元,在重点位置栽植“市花”月季面积达2.76万平方米;年投资万元在城区主要道路节点渠化岛和公园绿地种植花草2万多平方米。投资万元,实施了17条道路、22条背街小巷照明工程和重要绿地及重要节点5项照明工程。目前,主干道亮灯率达98%,次干道亮灯率达97%。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契机,商丘城区更新、羽化成蝶,城市功能和品质显著提升。升级改造后的黄河路上,车辆川流不息。示范区方域公园,绿树掩映。生态优美,天蓝水碧风光旖旎天蓝、水碧、地绿,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社会产品,蕴藏着最朴素的民生诉求。蓝天自不必说,抬头可见已成常态,市民已经不再“大惊小怪”。为开展“蓝天”治理行动,年以来,我市累计排查“散乱污”企业1万多家,查处黑加油站、加油车起,完成热、气“双替代”改造3.3万户,卫生保洁重点由中心城区向“城中村”、城乡接合部延伸。年,我市空气优良天数超过全省平均值10天。一条碧水满城秀,河流是一个地方的气质所在。如今,我市的内河河道绿水逶迤、蜿蜒而流,岸边垂柳依依、花木葳蕤,空气清新,景色怡人。居住在河道岸边的人们,隔窗可闻鸟鸣,出门犹如画中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启动以来,睢阳区重点对北海路至文庙路段的蔡河进行了综合治理。昔日杂草丛生的水沟经过彻底清淤,完成了挡土墙、石笼、滨水步道、护坡及带状景观等工程建设;在沿河空间节点修建儿童乐园、雨水公园等不同元素为主体的游园;沿河修建污水管网,完善管网系统,进行截污纳管,收集沿岸排放的污水,彻底杜绝污水进河现象,极大地改善了城区沿河周边的环境。如今,这段河道两侧花木葱茏,翠竹绿叶婆娑,风景优美,公厕、户外劳动者驿站和老年活动中心等设施一应俱全,游人络绎不绝。夜晚时分,华灯初上,霓虹闪烁、倒映在清清河水中,休闲散步的人们的笑声飘荡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年以来,我市积极推进河渠综合治理,围绕“渠通、水清、岸绿”工作目标,中心城区实施河道治理项目11个,完成投资约8亿元(含二污)。完成运河宁陈闸新建工程、运河(凯旋路—三明路)景观提升等工程,实施了城区9条河道部分河段带状公园建设,开展了“三清一净”行动。年以来,共清理岸坡垃圾约吨,打捞水面漂浮物约吨。方域公园位于示范区方域路以南、创新路以东、丝雨路以北,占地30余亩,于去年3月份开工建设,同年年底对市民开放。方域公园以服务便民、改善周边居民生活环境为目标,建设有市民活动广场、树阵广场、风雨连廊、林间小径、儿童活动专区等,积极为市民打造“15分钟生活圈”,让周边居民的幸福生活“近在咫尺”。此外,该公园采用海绵城市的理念,广场园路采用透水材料铺装,设置植草水沟,具备防治水土流失、净化空气、降低辐射、防尘、防噪音等良好的生态功能。年以来,我市共谋划推进9条沿河带状公园、3个湿地公园、12个便民公园、4个健康教育主题公园的规划和建设。我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17平方米。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契机,如今的商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天蓝水碧,城市风光旖旎,一座座城市花园形成叠加效应,逐步向花园城市转变。老旧小区改造后的白云嘉苑小区。改善民生,人居环境焕然一新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民生工程。老旧小区的治理和改造,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行动中一项重要工作。老旧小区是一个城市人口集聚度最高的地方,蕴藏着一个城市的灵魂。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启动后,老旧小区的改造迫在眉睫,提质刻不容缓。“你看看我们现在的家属院,干净整洁,住在这里真幸福。”8月24日,在人居环境焕然一新的白云嘉苑小区内乘凉的市民姬辉满脸幸福。白云嘉苑小区是原商丘市白云副食品公司家属院,建成于上世纪90年代,随着企业破产,家属院成了“无物业管理、无主管部门、无人防物防”的“三无”家属院,基础设施缺失,楼道内杂物堆积、脏乱差现象严重。今年4月,梁园区白云街道办事处围绕“彰显文明特色、提升生活品质”的工作思路,结合该小区的实际情况,坚持“天上地下、楼上楼下、院里院外”的原则,高标准、高水平开展整治提升工作,先后进行路面硬化、雨污分流、楼顶防水、内外墙粉刷、破旧门窗更换、强弱电线路入地等工程,建设了篮球场、停车场等基础设施,24小时有保安看家护院,8小时不间断卫生清理,使整个小区实现了华丽转变。示范区平安街道办事处董庄社区董庄新村的胡同和小巷内曾经是土路,没有污水管网,人居环境堪忧。以创建国家卫生城为契机,示范区平安街道办事处对董庄新村进行了大力整治改造。现在村内胡同和小巷全部修成了水泥路,还铺设了污水管网,配备有专门的保洁人员,胡同内增设了垃圾箱等环卫设施。如今,村内干净整洁,文化广场上健身器材齐全,家家户户门口种着葡萄树和石榴树等,景致别具一格,居民生活幸福安乐。年以来,针对老旧社区、城中村等城市治理中的顽疾,我市以猛药去陈疴,加大财政投入,专项治理老旧小区和家属楼院,整改老旧小区6个,改造背街小巷条,治理大杂院处,让市民群众分享卫生创建成果,感受卫生城创建带来的实惠和变化。农贸市场连着市民的“菜篮子”,和民生息息相关。以创建国家卫生城为契机,我市的农贸市场经营环境得到显著提升。位于睢阳区的雪苑路农贸市场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已有个商家入驻,东区和西区均建有标准化的停车场,上下两层,内部空调开放,主营瓜果蔬菜、海鲜肉禽、米面调料、副食家居、日杂百货等,营业时间不间断保洁,摊位井然有序,不仅丰富了周边居民的“菜篮子”,还让居民体验到了商超般的购物环境。年以来,我市大力开展农贸市场专项整治行动,重点解决环境卫生脏乱差、公厕不达标、设施不规范、公示不齐全等问题。市财政拿出0万元,用以奖代补的形式,撬动社会资金万元,对市区23个农贸市场逐一进行标准化升级改造。加强农贸市场管理,重点解决活禽、水产宰杀不规范和生熟食品“三防”设施不落实等问题,疫情期间强化进口冷冻水产品新冠病毒监管。专项整治期间,停业整顿1家,限期整改3家。目前,中心城区所有农贸市场均达到创卫标准。城市之变,变出生活之美。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契机,商丘人居环境焕然一新,城市功能和品质明显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指数节节攀升。美丽宜居的城市,都是时代的作品。新时代,我们正在遇见更好的商丘。(文/记者翟华伟图/记者邢栋摄)8月30日,市民在干净整洁的南湖湖畔观赏晚霞。城市环境卫生的好坏直接影响市民的生活质量。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环卫设施投入,创新工作机制,城市环境卫生持续改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生态与居住环境不断优化。记者崔坤摄在城市发展中,我市始终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文明创建为人民,积极开展“两城”联创工作,不断提升城市建设质量和公共服务水平—— 让市民收获满满幸福感古人云:“城,所以盛民也。”人们聚集到城市,就是为了更美好的生活。 在城市发展中,我市始终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文明创建为人民,从一条路到一盏灯、从主干道到背街小巷、从城市公园到小区游园、从硬件升级到政务服务改革,我市不断提升城市建设质量和公共服务水平。而所有的努力带来的,是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尤其是“两城”联创工作开展以来,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是显著提升。 8月31日,市民在金世纪广场晨练。随着我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城区公园绿地数量不断增加,极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体育健身生活。记者崔坤摄“我每天晚饭后都会出来散步,不得不说现在我们的城市环境真是太好了。我现在虽然年纪大了,但看到自己居住的城市变得越来越美好了,我们活得也越来越有劲了!”8月31日傍晚,家住天祥花园小区的田瑞兰像往常一样在门口花园散步,说起商丘近年来的变化,她可是如数家珍。“以前街边小广告、流动摊贩到处都是,交通秩序不太好,小区管理也跟不上。现在好了,不仅市容市貌整洁了,交通也更加顺畅了,出门就有供市民休闲娱乐的公园绿地,路两边没多远就有垃圾箱,市民更加文明了,我们每天在这么美的地方散步,格外惬意……”“我们小区是廉租住房,附近就是包河,几年前河水散发着恶臭,从这儿经过的居民都避之不及。自‘两城’联创工作开展以来,咱商丘也进一步加大了黑臭水体整治力度,你看看现在河水多清澈,每天下班后我们都会带着孩子来这儿遛弯,小孩子都喜欢到这里玩耍。”家住东城花园小区的许秋菊在示范区一家事业单位上班,说起近几年来城市环境,她忍不住竖起大拇指连声称赞,“以前小区居民都说我们的房子位置不好,不仅临近臭水河,还紧挨着铁路,现在不仅有了居民广场和沿河景观带,小区内的物业管理和环境卫生也都不错,大伙儿都说,我们住的可是河景房呢!”市民在景色优美的包河河畔游玩。水环境综合整治后的内河水体恢复清澈,沿岸居民生活环境不断改善。记者崔坤摄市民张红艳说,现在不仅街头游园多了,步道沿途还设有健康知识、慢性病防治等健康教育宣传栏,让广大市民在游玩、散步、健身、赏景的愉快过程中获得健康知识,在休闲娱乐中强身健体。市民刘青说:“我在神火大道开了一家电动工具店,过去店门口车子乱停乱放、秩序混乱,现在都实行‘门前三包’,商户监督,市民也自觉了,店门口没有乱停乱放了,车子都整整齐齐地停放在指定的地点,地面也干净了,整个环境都改变了。”采访中,不少市民纷纷点赞“两城”联创带来的新变化,感受着“两城”联创带来的幸福感。“‘两城’联创是政府的大事,也是我们的大事,需要全民参与,共同维护我们的美丽家园,只有环境好了大家的生活才会更好!”市民吴春梅说。(记者李娅飞李奇)平安街道办事处“党建+”助力“两城”创建 在“两城”联创工作中,示范区平安街道办事处紧紧围绕“党建带创建、创建促党建”理念,把“两城”联创工作与党建工作结合起来,形成了党员带头干、居民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 为进一步提高辖区居民对“两城”联创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度,营造文明宣传氛围,办事处在4个社区党支部除了利用小喇叭、版面、电子屏等将“创文”“创卫”知识推送给小区居民外,还将所有分包到社区的机关干部分为若干小组,明确任务分工,深入单元楼道,大力宣传“双创”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连日来,每天晚上,街道和社区干部都会穿梭在一个个小区、一栋栋楼房、一个个单元之间,敲门入户,陪大家认真填写调查问卷,耐心讲解测评标准,畅谈创建成果,让每一个居民都能真正成为文明城市创建的参与者、实践者、推动者和受益者。 各社区党支部以“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等党内政治生活为载体,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做到“三个领先”,即思想认识领先一步、文明表率领先一步、行动落实领先一步,争做“两城”联创工作的践行者、传播者。社区干部和党员志愿者对照“创文”和“创卫”测评标准,检查小区环境卫生、消防设施以及各个楼层的楼道灯、楼内卫生,确保做到“三个如一”,即表里如一、创建与常态如一、点上与面上如一。 办事处党工委引导各社区党支部实行“管一带多”工作模式,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坚持党员分片包干,将党员全部纳入网格,狠抓公共环境卫生提升行动、居民居住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和文明素质提升行动,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把“两城”创建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在康桥水岸小区,志愿者和居民一起打扫卫生、清理垃圾。 “以前,我们的小区基本没人管。自从实行网格化管理以后,社区志愿者多次来帮助我们。现在楼道里乱贴小广告的现象没有了,楼梯间的卫生保持得也很干净,大家都是自觉打扫,居住环境有了很大改变,邻里关系也和谐了许多。不仅是我们社区在变,整个街道都变得越来越干净、越来越美。”小区居民李美琴大妈高兴地说。(记者马晓伟通讯员郑新胜) 8月31日,在南京路与中州路交叉口,环卫工人利用高压水枪清理路面油污。全市城管系统秉承“绣娘”精神,坚持把“马路当作客厅来打扫”,通过人力和自动化机械结合的模式清理路面垃圾,确保地面干净、整洁。记者邢栋摄睢阳区文化街道办事处创建不下“火线”居民送饭支援 “包子真好吃!”8月31日,社区网格员贾亚雷一边吃着大包子,一边由衷地夸赞着赵玉凤、张红英等老人的手艺。大家吃着香喷喷的包子,其乐融融;讨论着下一步工作,信心百倍。这一幕温馨感人的画面,出现在睢阳区文化街道办事处商都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当天中午12时,家住商都社区4号楼的赵玉凤和张红英等人,将亲手制作的热气腾腾的包子和豆浆,送到正在准备创卫迎检的社区工作人员面前。 “真心感谢咱社区的工作人员为我们小区办了恁多事!”心直口快的赵玉凤说,“原来我们小区是出了名的脏乱差,你看自从‘两城’联创以来,我们小区柏油路面宽敞平坦、绿化苗木枝叶茂盛、楼房内外焕然一新、健身广场器材齐全、停车位规范有序、篮球场宽阔平整……做梦也没想到能变恁好啊!” 张红英老人接过话茬:“看到你们这段时间天天加班,帮我们打扫卫生、整理电线,中午只能吃盒方便面,我们大家都很感动,也很心疼。所以,今天组织几个老姐妹动手做一些包子,一是表示对社区工作人员的感谢,二来也算我们老姐妹几个为‘两城’联创做一点贡献吧。”连日来,文化街道办事处为迎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检查工作,在办事处党工委领导下,全体人员加班加点,迅速在辖区内掀起一场全方位、无死角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坚决做到问题早发现早整改,全力补短板,努力树强项,确保在迎检过程中不失分、添光彩。经过全体党员干部的艰苦奋斗和广大居民的密切配合,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显著提高。(记者邵群峰通讯员安现御)8月30日,睢阳区市政建设局绿化养护人员在胜利小学附近清除杂草。由于今年雨水较多,杂草生长繁茂,自入夏以来,该局绿化养护人员已进行了5次清理,为市容市貌提升和“两城”联创工作作出了应有贡献。记者邵群峰摄关于开展“烟头不落地、商丘更美丽”捡拾烟头兑换礼品活动的通告 为深入持续推进商丘市“两城”联创工作,进一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卫生意识,调动广大市民群众参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积极性,让更多市民参与到捡拾烟头的行动中来,商丘市文明办、商丘市华商农村商业银行组织开展“烟头不落地、商丘更美丽”捡拾烟头兑换礼品活动。现将有关烟头兑换礼品相关事宜通告如下: 一、兑换礼品活动时间 自年9月1日开始 二、兑换礼品标准 个烟头兑换一盒抽纸;0个烟头兑换一斤鸡蛋;0个烟头(1斤)兑换一瓶洗洁精;个烟头兑换一桶洗衣液;个烟头(2斤)兑换一个玻璃保温杯。 三、兑换时间 每周集中到周二、周四11时至15时 四、兑换地点 商丘市华商农村商业银行:总行营业部分理处、科技学院分理处、府东分理处、文化中路分理处、大陈分理处、叶庙分理处、振商分理处、睢阳支行、应天分理处、宋州分理处、府前分理处、文金分理处。 商丘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商丘市华商农村商业银行 年9月1日 来源:商丘日报 编辑:小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ngqiuzx.com/sqlt/8793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