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代的雁峰寺,山门现在依然保存完整,但已经成为偏门了。相传吴三桂在衡阳称帝时,就在雁峰山东边的馒头顶祭天,太子说,馒头顶太矮了,恐国运不长久,不如就在雁峰山祭天。吴三桂大怒,杀了太子,还是馒头顶祭祀天地,没有一年就死了。太子被杀的地方就是离雁峰山仅米的太子码头。 上面是衡阳的石鼓书院,全国四大书院之一,毁于年日军飞机轰炸。 这是现在的石鼓书院,所有的人都认为,不及老书院雄伟。 这是30年代的衡阳城,唯一的一张城区图。 这张是草桥,就在石鼓书院旁边,“青草桥头酒百家”足见草桥当年的繁华。有数据表明,衡阳的米酒曾经占到湖南全省的80%,牛皮可不是吹的。杜甫也有“酃渌今日酒,相秩昨日书”的诗句。草桥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往日繁华今不再,唯有蒸水依旧流。 湘江中流的东洲岛,也曾经是衡阳人的精神家园。 有很多人误以为衡阳只有一个石鼓书院,那是大错特错了。这张照片就是东洲岛上的船山书院,也有人认为船山书院是王船山(王夫之)创办的,那也错了,清湘军名将彭玉麟为纪念王船山而捐建了东洲岛船山书院(注意:王船山是著名的反清人士,彭玉麟能建船山书院说明当时“解放思想”搞的不是一般的好,而是大大的好),著名学者王闿运在这里任山长,并写下了著名的《湘绮楼集》;帝王之师—杨度在这里任教,是清末全国最有影响的书院之一;毛泽东等革命家也在此活动。上图是船山书院的湘绮楼。 衡阳的莲湖书院,在现在西湖公园内,当时的莲湖书院是衡阳县的县学。 江西会馆,现在的岳屏公园内。 岳屏公园的花药寺,始建于宋代,虽然逃脱了战争,但毁于文革。 民国时期的衡阳火车站,现在还在使用,那时侯的衡阳火车站比武汉、广州还要繁忙。门前的那棵樟树已经有两抱围了,见证了历史的沧桑。 这是现在的衡阳火车站, 年,日本鬼子的闯进了火车站。 衡阳孤儿院内的战争孤儿 国军英勇抗日,请我们的年轻人牢记历史。 国军英勇抗日,请我们的年轻人牢记历史。 昔日的战场已经追寻不到,天马山也有名无实,都已经让日本人炸平了,只有一段战壕在重现历史。 衡阳保卫战虽然失败了,日本人将将士的头颅砍下来庆功,抗战胜利后这些头颅尚在。 巍峨南岳为动容,滔滔湘江应痛哭! 3万国军在方先觉的领导下抵抗了10万日本人疯狂进攻(包括毒气弹)。所以《救国日报》年12月20日发表社论《方先觉不愧张睢阳》:“抗战八年,战死疆场的英雄烈士,至少数十万人;而保卫国土,至死不屈者,亦不在少数;而其对国家贡献最大,于全局胜败有决定作用者,当推衡阳之守。”蒋中正也说“只有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可以与衡阳保卫战一比”。 全国唯一的抗战纪念城(中正题词)。 全国唯一的抗战烈士忠烈祠 也是中正题词。 为了纪念衡阳保卫战,台北的西门街更名为衡阳路,现在全国以衡阳命名的街道还有9个。 牢记抗战历史,我们应该记住南京、卢沟桥和皇姑囤,还应记住衡阳。 再次向英勇的国军和共军将士致以无上的敬礼! 最后一张衡阳的老照片:民国时期衡阳--军事地图--, 让我们再次温习那些熟悉的名字:岳屏、雁峰、大西门(现衡阳日报附近)、小西门、反子坪(就是现在的瓦子坪)、演武坪、两路口、辖神渡(抗战时炸了)、太子码头,湘江大桥(老桥已经在年炸掉了,现在黄茶岭还有桥墩,后来修了一座浮桥,也就是现在的湘江一桥位置),,, 欢迎娌荤枟鐧界櫆椋庡嚭鍚嶅尰闄?娌荤枟鐧界櫆椋庡嚭鍚嶅尰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