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民阅读的怪现状 我们身处阅读条件最好的时代 早在年,中国出版的图书便超过了44万种、83亿册,居世界第一。十年来,中国人的平均工资上涨近3倍,然而图书价格却涨幅甚微,加上近年来价格低廉的电子书盛行以及公共图书馆的普及——想看一本书,太容易了! 年中国开始实行双休制,同年,八小时工作制也被写进正式出台的《劳动法》,国人的休闲时间开始大幅增长。央视年发布的《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显示:中国人每天的休闲时间为2.55小时,较三年前增长了18.1%——我们其实也不缺看书的时间! 有书不看的怪现状 阅读的客观条件虽大幅改善,但国民阅读率却没有应有的提升。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仅为4.58本,电子书为3.26本,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略低于泰国。只有20.8%的国民对自身阅读状况表示满意,比年下降了5%。 原因是显而易见的,看电影、打游戏、卡拉OK……各种娱乐休闲项目无不在争夺“国民总时间”,诱惑这么多,有多少人会选择枯燥地闷头看书?即便想看书,面对五花八门的排行榜、书单、书评,许多人也难以入手。种种原因,加上人类与生俱来的惰性,阅读习惯的培养变得难上加难。 有钱也不买书,买了书也不愿抽空读,这便是当今国民阅读的怪现状。 阅读革命,“只欠东风” 阅读的重要性越来越被国家、社会重视。年“全民阅读”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并纳入人大立法进程。全国多个城市已有经常性的阅读节、阅读日活动;财政资金对实体书店的扶持已由12个试点城市扩展到12个省份;图书馆拨款连年增长;60万所农家书屋已覆盖有条件的行政村……年,“全民阅读”工程更是被列为“十三五”时期文化重大工程之一。 “对今天的中国而言,‘阅读革命’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个东风就是全民阅读习惯的培养与提升。”《人民日报》年曾撰文说。 那么,“东风”在哪里? 二、阅读革命的“东风” 回顾几百年来的近代史,不难发现:人类生活方式上的进化,其实都是拥有新技术、新思路、深谙人们心理的企业在推波助澜。如德哈维兰生产的世界上首架量产商用民航客机,让人们的出行疆域从此扩展;苹果公司推出的iPod,改变了年轻人听音乐的方式……而这一次,阅读也不能例外!当新兴的企业甚至个人带着创新思维强势介入阅读领域,变化便开始了。 互联网公司,让阅读更智能与便捷 代表:多看阅读、儿童得白癜风的原因北京中科医院诈骗曝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