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民国时期的河南区域规划和地图为参照,会发现,在建国之后,有一些县名消失了,又有一些新的县名出现了,有时候,原本属于河南省的一些县因为某种原因被划分到了其它省份,诸多变化,对于生活在这不同区域内的人们的生活和心理也必定随之带来一系列影响,这些县,它们各自是哪些?变化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历史原因?

毛亨

豫记

粗略统计,年后在河南地图上消失的县名一共有23个。最近的是在年2月,陕县撤县设为三门峡市陕州区,最早的发生在年新中国建国前后。这其中,有2个县降级为镇,并入临近的县;有3个县划归河北省管辖,彻底离开了河南省的版图;有7个县由于合并而使得“县名”消失;有4个县,重新更名,在新县名获得后,旧县名消失;有7个县,因为城市框架的拉大和自身独特的地理位置,撤县划区而消失。

撤销县级建制,降低为镇洧川县

建国初期洧川仍设县,年6月21日政务院批准,撤销洧川县,并入长葛县。年原洧川县部分地区又划归尉氏县,此后,洧川在年改人民公社称乡,年改乡称洧川镇。

洧川历史悠久,洧川古城仍可以见到,保存下来的大南门是明代建筑。洧川西北有汉传佛教寺院鸿台寺。洧川风味小吃更堪称一绝,主要特色有:洧川锅盔、洧川豆腐、洧川羊肉烩豆腐。

陈留县

陈留县,旧县名。秦朝置,治今河南省开封县陈留镇,属砀郡。明、清仍属开封县。

划归河北省管辖的临漳县

临漳地处中原腹地,六朝古都。位于冀豫两省交界,太行山东麓,东邻魏县,西接磁县。民国初年,隶属河南省河北道,道治在河南卫辉。民国十三年废道,直属河南省。年并入磁县。自此这个传统的属于河南的县开始归属河北省管辖,年复置临漳县。年后归河北省邯郸市辖。

临漳“六大名吃”有:“大锅羊汤”、“临漳扒兔”、“黄辛庄块肉”、“热锅肉”、“顶盖烧饼”、“传统烩菜”等;临漳县旅游景点有铜雀台、邺城遗址、转军洞等。

武安县

位于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地带,民国前隶属河南彰德府(今安阳)管辖,称为武安县,建国后划归河北省管辖,年,撤销武安县,西部并入涉县,东部划归邯郸市,称武安矿区。年,恢复武安县原建县。年10月6日更名武安市,为省属县级市,由邯郸市代管。

武安县特色的小吃有:武安小米、武安拽面、驴肉卷饼、武安烩菜、武安小麻糖等。

涉县

位于太行山东麓,河北省西南部,晋冀豫三省交界处。明代属河南省彰德府,清代袭之,仍属河南省彰德府。民国初属河南省豫北道。年,涉县直属河南省政府。年,属河南省第三专区。年,改属河北省邯郸专区,自此离开河南省版图。

娲皇宫位于涉县城西北十多公里处的中皇山上,为国家AAA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最大的奉祀中华始祖女娲的古代建筑群,自古就有“蓬壶仙境”之美誉。

两县合并,获得新县名兰封县,考城县

兰封县,即现在的兰考县城关镇周围地区。清朝时期,兰阳、仪封二县合并,称兰仪县,以二县首字为名。后因讳皇帝溥仪之“仪”字,改兰仪县为兰封县。解放后,年,兰封、考城二县合并,又以二县首字为名,称兰考县。

原武县、阳武县

这两个都是古县,年原武县曾与阳武县合并,改设博浪县。同年又复旧。年3月,原武、阳武二县合并为原阳县(以二县首字得名)。

原阳大米属素有“中国第一米”之称。

广武县、汜水县、成皋县

广武县最早设县开始于隋代,治所在今荥阳市东北广武镇。因境内有广武山,故名。年,广武县更名为成皋县,次年5月又复名广武县,年并入成皋县。

汜水县最早设县于隋开皇十八年(年),在今荥阳市西北汜水镇。因汜水河由巩义东南北流经此地注入黄河,故名。年与广武县合并为成皋县。

年汜水、广武二县合并,重新设立成皋县,治所初在广武镇,年搬到汜水镇,年,成皋县撤销,地入荥阳县。

广武县的一条鸿沟中分天下,楚河汉界开创了中华民族象棋文化的先河;汜水县内的虎牢关有多年的历史,号称“中州之枢”,名列中国八关之首,传说为周穆王畜虎之地。

因某种原因更名的县汲县

明、清属卫辉府,府治在汲县。年11月7日,汲县县城解放,县政府机关迁驻县城,划城区和城郊部分村庄成立卫辉市,与汲县同属太行五专署。年2月,撤销卫辉市,其辖区复归汲县,年10月,撤销汲县,建立卫辉市,属河南省直辖,由新乡市代管。

汲县共有比干庙、望京楼、姜太公故里、孔子击磬处等国家、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化古迹处。

临汝县

年,民国政府废府、州,实行道、县制。改汝州直隶州为临汝县,年属豫西五专区,年归许昌专区,年10月改隶洛阳专区管辖,年,撤专区建制,实行市(地)管县,改隶平顶山市。年8月改临汝县为汝州市,属省直辖,计划单列,由平项山市代管。

汝瓷、汝石、汝帖并称“汝州三宝”,久负盛名,汝瓷位列宋代”汝、官、钧、哥、定”五大名窑之首。在中国陶瓷史上素有“汝窑为魁”之称,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经扶县

经扶县为新县的前身。年10月,国民党蒋介石政府为了便于控制鄂豫皖边界的大别山区,对付革命力量,以当时河南省政府主席刘峙之字“经扶”为县名,以新集为县治,设立经扶县,划归河南省第九行政督察区管辖。年8月,刘(伯承)邓(小平)大军挺进大别山。28日,新集重获解放。12月,在县城西南王湾召开经扶县首届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刘伯承、邓小平提议,与会代表多人一致通过决议,改“经扶县”为“新县”。一是因为新成立的新县人民政府以新集为治所,二是寓意新县人民从此当家做主获得新生,过上幸福生活。

新县境内资源丰富,盛产板栗、银杏、茶叶、油茶、中药材、山野菜和猕猴桃,其品质、产量均居河南省之冠,其中银杏是全国四大银杏基地之一,被誉为“板栗之乡”、“银杏之乡”。

伊阳县

河南省汝阳县的旧称。因与宜阳县同音,年改为汝阳县,因县治位居汝河之北,故名。

伊阳县历史文化悠久,既有仰韶文化,又有龙山文化。有杜康造酒遗址、杜康庙、鬼谷故里、魏明帝陵、云梦山古军校遗址等21处名胜古迹。

因行政规划,被并入或改成区商丘县

民国末年,商丘县为特大县,今虞城县的马牧集、站集、黄冢、店集、谷熟、营廓、杜集,今夏邑县的济阳,今商丘市区的全部均归商丘县的区域,共有2平方千米。至年,全县有人口84万。年6月1日国务院批复,商丘地区行政公署、县级商丘市及商丘县合并为地级商丘市,设立睢阳区、梁园区。原商丘县大部分划入睢阳区,部分划入梁园区。

商丘县的地方的特色小吃具有代表性有:归德府的水激馍、五香糟鱼,虾子烧素。

郑县

年改郑州为郑县。年改郑县为郑州市。年撤市复改郑县。年为河南省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地。年10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郑州,郑县分为郑州市和郑县。年撤销郑县,年河南省人民政府由开封迁入郑州,郑州成为河南省省会。

郾城县

民国十六年(年)2月,正式组建中共郾城县委员会。年10月16日,郾城漯河分设,恢复原漯河市建制。年12月27日漯河市区划把郾城一分为三,正式命名为郾城区。

郾城县特色的历史遗迹有:金国五老堂、敕修石磙城、文曲魁星楼、镇气文笔峰、高大半截塔。

南阳县

南阳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北靠伏牛山,东临社旗、唐河,西邻镇平,南临新野,位于南阳盆地中部,原南阳地区行政公署所在地南阳市四周。年7月,国务院批准南阳地区撤地设市,南阳县被撤销,与原县级南阳市以人民路为界重组为宛城、卧龙二区。

南阳县独特的人文景观有:武侯祠、医圣祠、汉画馆、内乡县衙、张衡墓等。

洛阳县

年1月16日,洛阳市与洛阳县合并,治所驻民主街。合并后名称为洛阳市县民主政府。洛阳市长兼任县长,负责城市工作;洛阳县副县长负责农村工作。年10月2日,接河南省政府令,实行洛阳市县分别治理。11月1日,市县正式分开办公,洛阳市人民政府驻民主街,负责城市工作;洛阳县人民政府驻营林街,专管农村工作。年11月,为支援洛阳工业建设,发展洛阳市,国务院决定,撤销洛阳县。建置撤销后,所辖之地分割给洛阳市、偃师县、孟津县、宜阳县。

陕县

陕县,古称陕州,位于河南省西部。年2月,撤县设为三门峡市陕州区,以原陕县的行政区域为陕州区的行政区域,陕州区人民政府驻大营镇陕州大道18号,陕县遂成为历史。

地坑院、空相寺等是陕县独特的人文景观。

开封县

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年),开封县改名为祥符县,成为宋朝天子脚下的京畿重地,富甲天下。中华民国二年(年),祥符县被易名为开封县。年,河南省调整开封市部分行政区划,撤销金明区,并入龙亭区;撤销开封县,设立祥符区。年10月19日,正式更名为开封市祥符区。

推荐阅读

有一种美食叫妈糊,鹿邑人看见就会流口水

豫中五城记:县域经济特色背后的人文力量









































北京市治疗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北京有哪些医院治疗白癜风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ngqiuzx.com/sqfz/8079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