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是猪病多发季节,发病的诱因很多,天气骤冷及昼夜温差较大是主要的发病诱因,除常见的病毒病以外,很多细菌病也在秋季机会性地入侵机体,导致发病率升高。今天节目邀请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动物工程系副教授郭全海介绍秋季常见猪病的防控要点。

邀请嘉宾: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动物工程系副教授郭全海。介绍内容:秋季常见猪病的防控技术。

一秋季有哪些常见猪病,应当怎样防控?

1.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这两种猪病都属于病毒病,一般情况下相隔2年―3年是一个发病周期,由于发病规律难以掌握,因此需要在进入秋季时对母猪注射疫苗。一旦发病,可口服药物补充维生素,并注射抗生素,一般在药物治疗下5天―7天可自行恢复。

2.猪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征(蓝耳病)。病猪食欲减退,发热(40.5℃―41℃),呼吸困难。怀孕母猪发生流产,运动失调,转圈,公猪缺乏性欲;哺乳猪出生时弱胎、沉郁、消瘦、外翻腿姿势、呼吸困难、眼结膜水肿,个别仔猪出现震颤,断奶仔猪和生长猪表现为持续性厌食、沉郁、呼吸困难以及皮肤充血,耳、腹下、后腿等部位发紫。

3.猪伪狂犬病。哺乳仔猪大量死亡,母猪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不育。免疫接种,后备种猪引进二次免疫,间隔4周;怀孕母猪分娩前4周免疫,公猪每年免疫2次;断奶仔猪8周、12周各免疫1次。

4.猪瘟。温和型、非典型化占据主流。疫苗质量不佳,免疫程序不合理,注射剂量不足或操作不规范,即便是打了猪瘟疫苗照样也发瘟。如果没给母猪打过猪瘟疫苗(单联苗、二联苗或三联苗),哺乳期仔猪很可能就发生无名高热,便秘、皮肤发绀,喝脏水,食欲时好时坏,后期下痢;母猪打过猪瘟疫苗时,没断奶的仔猪不会发生猪瘟。

5.流感\链球菌病混合感染。多发生在晚秋或气温突变的天气。猪突然发病,体温达40℃,食欲减退,咳嗽、流涕、结膜潮红,易反复。猪病防治: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圈舍清洁干燥,定期用20%的烧碱水消毒;安乃近或氨基比林10―20ml肌注,每天2次,连用3―5d;病毒灵10―20ml,庆大霉素5―10ml肌注,每天2次;青霉素,每千克体重2―3万单位,用普鲁卡因液10ml溶解后肌注,每天一次。继发混合感染多,猪患感冒后易继发。急性病猪体温升高到41℃以上,减食或停食,结膜潮红,流鼻涕。部分病猪发生关节炎,跛行,爬行或不能站立;有的表现共济失调,空口磨牙等神经症状;病猪先便秘后腹泻或便秘腹泻交替出现,后期呼吸困难,常于1天―3天内死亡。及早注射疫苗,猪链球菌已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强效阿莫西林、氧氟沙星、恩若沙星等能有效控制病情。

6.猪肺疫。慢性猪肺疫患猪体温升高到41℃―42℃,呼吸困难,呈犬坐姿势,耳、腹部出现红色斑点,咽喉急剧肿大,触诊坚硬、有热痛,口鼻流白色泡沫,腹泻、消瘦。

7.附红细胞体病(红皮病)。典型临床症状表现为母猪生产性能下降,仔猪体质变差,贫血,肠道及呼吸道感染增加。育肥猪病初精神萎顿,体温升高到39.5℃―42℃,颤抖转圈或不愿站立、离群卧地,出现便秘或拉稀。病猪耳、颈下、胸前、腹下、四肢内侧等部位皮肤红紫,指压不退色。可用血虫净(贝尼尔)、阿散酸配合长效土霉素治疗,同时补充生血的药物或饲料添加剂。

8.弓形体病。体温升高到40.5℃―42℃,表现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咳嗽、流鼻涕、四肢和全身肌肉疼痛、僵直,四肢内侧、腹部皮下大面积呈红紫色。体表淋巴结肿大。发病初期即采用复方磺胺嘧啶钠注射液,按每千克体重0.3毫升(10毫升内含磺胺嘧啶钠1克、甲氧苄啶0.2克)肌肉注射,首次剂量加倍,每日3次。连用2天后体温会陆续下降,5―7天后体温、食欲应该恢复正常。

二了解了秋季常见猪病,那么在养猪的工作中要采取哪些方法进行防控?

1、切实做好生物安全措施,包括卫生环境的控制、饲养管理的加强、引进猪种等,引种必须要有足够的隔离观察期限。

2、做好抗体检测,避免免疫空窗期、避免免疫负担。做到疏而不漏的免疫程序。

3、减少霉菌毒素的危害,尽量选购优质全价料或原材,自配料的客户要在饲料中添加高效脱霉剂1-3Kg。

三猪得了口蹄疫,应做好哪些管理工作?

四仔猪在秋季易发生哪些疾病,在防治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五养猪过程中存在哪些养殖误区?

1、盲目依赖抗生素:不重视基本的但也是最重要的生物安全。

2、消毒误区:一些养殖户阉割仔猪时,不注重仔猪皮肤、刀片的消毒工作或用人喝的白酒进行简单消毒,而造成阉割后的仔猪继发附红细胞体、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等而造成损失,正确的是要做到皮肤、刀片、操作人员手进行消毒工作同时术后做好保健,比如:肌注长效土霉素。

3、防疫的误区:误认为猪群在消毒后不能进行防疫(除了通过饮水免疫或滴鼻免疫不能防疫外,其他都可),误认为做好疫苗就万事大吉:首先要考虑疫苗的质量,疫苗的储存情况,其次,不同阶段的猪群要使用不同型号的针头,同时有些养殖户打疫苗时用一个针头打倒底,出现病原散播;不重视疫苗免疫效果的监测,造成许多疫苗只要注射就结束了,不重视免疫的效果。疫苗用量想当然。误认为怀孕母猪不能用药和打疫苗:有些养猪户认为母猪怀孕后,如果用药的话,会对胎猪不利,其实这是错误的认识,因为有些药物如链霉素、氯霉素等对孕猪采用静脉注射,药物不通过肝脏进入胎猪,毒性较大,但如果改用口服,药物经过肝脏解毒后,则安全有效,同时一些养殖户不敢对怀孕母猪注射疫苗,担心对胎儿不利,其实有些疫苗在母猪怀孕期间打是给仔猪最经济最实惠的母源抗体,如:大肠杆菌副嗜血杆菌苗、链球菌等,能保证仔猪在某一阶段不受病原的侵袭而导致发病。

4、频繁更换抗生素或一旦有效就停药:抗生素的疗效有一个周期问题,如果使用某种抗生素的疗效暂时不好,首先应当考虑用药时间不足。此外,给药途径不当以及全身的免疫功能状态等因素也可影响抗生素的疗效。如果与这些因素有关,只有加以调整,疗效就会提高。频繁更换药物,会造成用药混乱,从而会使猪体肝脏,肾脏解毒排泄能力下降,而且容易产生耐药性,一些养殖户打完药物一见病情减缓就停药,而抗菌药物的药效依赖于有效的血药浓度,如果达不到有效的血药浓度,不但不能彻底灭菌反而会造成耐药性。如果有了效果就停药,不但治不好病,而且残余细菌还会反弹如:副猪嗜血杆菌。

5诊断预防医治误区过分依赖专家,不结合本场自身情况盲目套用专家、权威介绍的疫苗种类、免疫程序或者药物。许多基层兽医的水平有限,诊断片面或不准确。

总之,传染病的防控应从“养、防、检、治”采取合理措施,树立养重于防,防大于治的理念。购种猪只讲,不讲品种和体型。

6、不了解市场信息,盲目建场,高价进猪低价出售,造成很大的损失。

            信息传递技术指导致富帮手生活参谋      

商丘广播电视台党教频道播出时间:

每天下行14:00晚上:20:40

商业合作:—

                        

长按,识别图中







































御医后人泄露去除神经性皮炎的秘方
糖尿病足的预防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ngqiuzx.com/sqsh/7769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