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医学3D打印技术与应用创新大赛

医院获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

年医学3D打印技术与临床应用全国创新大赛,在苏州圆满落幕。全国范围内共有96人投稿报名参赛,其中30人获得参赛资格。医院(医院)骨科共有三人参赛并全部获奖,其中获得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医院医院人员全部获奖的单位,得到戴尅戎院士及专家同仁的高度赞赏。

大赛获奖者与专家合影

“年医学3D打印技术与临床应用全国创新大赛”是由国家卫健委医管中心3D打印医学应用专家委员会指导,上海交通大学医学3D打印创新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3D打印技术临床转化研发中心共同主办。本次大赛规格较高,大咖云集,代表了目前国内医学3D打印技术的最高水准。沧州医院手显微外二科副主任王华柱、创伤骨二科业务副主任刘阳、创伤骨三科业务副主任李国梁三人积极参与大赛,精心准备,拿出作品,倾情演讲,向全国应用3D技术方面的医学界专家同仁展示医院骨科在3D打印方面的科研水平。

戴尅戎院士

01

王华柱获奖作品

王华柱副主任汇报的“数字建模联合3D打印技术在拇手指再造中的应用”荣获大赛一等奖。王华柱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等比例“手指”,模拟手指再造,于足部精准切取复合组织供体,成功为患者再造出完美的手指,同时足的功能也得到保留。这样一来,切取更精确,副损伤小,术后手指功能完好且美观。此课题创新性强,应用前景好,得到戴尅戎院士的高度评价。

王华柱与郝永强主任

02

刘阳获奖作品

刘阳副主任汇报的“3D镜像打印辅助治疗髋臼骨折”荣获大赛三等奖。通过镜像的方法,用CT把完好的一侧骨盆镜像复制,3D打印一个“完整的”骨盆模型,再将骨折受损的骨盆直接打印一份。通过这两个模型,把手术用的固定钢板提前准备好,大大缩短手术时间,同时病人的出血量明显减少,伤口暴露时间也大幅减少,无疑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同时所制作的固定钢板更贴合更精确,手术效果更好。

刘阳做演讲

03

李国梁获奖作品

李国梁副主任汇报的“硬性标记物置入下3D打印导板(3D短裤)微创治疗骨盆前后环多处骨折”荣获大赛三等奖。在骨骼上置入硬性标记,并留于皮外,术前设计3D短裤(全骨盆包围,各角度均可设计置钉导向),打印导板后应用于术中,大大提高精准度,使得皮外导板辅助置入骨盆各个通道螺钉成为可能。手术成为真正的微创手术(不做切开),手术时间明显缩短,达到患者微创,医护也微创(以往手术医护要受大量射线)。

王旭洋代替李国梁领奖、做演讲

三位获奖者与戴尅戎院士、郝永强主任合影

3D

河北省医院(医院)3D医学打印中心创始于年。中心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戴尅戎院士的医学3D打印创新研究中心合作,挂牌成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3D打印创新研究中心沧州分中心。分中心拥有优秀的医学临床、工程设计、生物研发等30余人的科技人才团队,实验室建设面积平米,设备产值余万元,已实现了临床与医学3D打印的有机结合,完成了骨科、肿瘤、整形、口腔、康复及组织修复等医疗领域的3D术前手术模型、术前手术规划、术中的导航定位导板、个性化定制的内植物、术后的定制康复器械的设计制造及应用,年完成临床应用病例余例,年制作3D模型-1余例,并以快速增长的趋势扩大应用领域及研发项目,医院重要的科研及产业转化平台,在技术及应用领域走在河北省前列。王华柱、刘阳、李国梁三位获奖者看到了3D打印技术的优越性,积极地将3D打印技术应用在临床,专注病患、开拓进取、锐意创新,最终取得了学术上的长足进步。

医院3D打印中心

3D打印中心部分仪器

3D打印应用展示

本次全国大赛吸引了临床医生、企业研发人员和大专院校研究生的积极报名和参与,参赛项目覆盖了骨科、口腔、五官科、血管外科、手外科、生物打印等领域,表明我国医学3D打印技术的应用已走在国际前列,相信越来越多的病患会得益于这项技术的发展。医院在大赛上一鸣惊人、荣获奖项,充分体现了医院的学术水平能够在国内占得一席之地,这也将最终造福沧州市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angqiuzx.com/sqlt/87718.html
------分隔线----------------------------